什麼是企業架構
早在1987年,John Zachman就提出: “為了避免企業分崩離析,信息系統架構已經不再是一個可有可無的選擇,而是企業的必需”。從那時起,Zachman的企業架構理論就開始逐漸發展起來, 它現已成為許多大公司用來理解、表述企業信息基礎設施的一個直觀模型,為企業現在的以及未來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藍圖和架構。企業架構包含如下要素:
1、關於一般性的企業或組織
2、包括某種企業模型的框架,或企業參考模型
3、涉及企業建模基本要素及其相互關係或結構、結構準則
4、涉及或包括整個企業生命周期上的治理支持或準則、規劃
5、基本的套用者是企業內信息技術部門,或能夠從企業戰略、業務模式與系統或組織建設角度結合、運用信息技術的部門或職能
常見的企業架構定義
1、1996年Clinger-Cohen法案的定義—EA是一個集成的框架用於演進或維護存在的信息技術和引入新的信息技術來實現組織的戰略目標和信息資源管理目標。2、OPEN GROUP的定義—EA是關於理解所有構成企業的不同企業元素,以及這些元素怎樣相互關聯。
3、OMB的定義:EA是業務和管理流程和信息技術間當前和將來關係的顯示描述和記錄。
4、MetaGroup的定義:EA是一個系統過程,它表達了企業的關鍵業務、信息、套用和技術戰略以及它們對業務功能和流程的影響。關於信息技術怎樣以及應該如何在企業內實施,EA提供一個一致、整體的視角,以使它與業務和市場戰略一致。
5、Microsoft的定義:EA是對一個公司的核心業務流程和IT能力的組織邏輯,通過一組原理、政策和技術選擇來獲得,以實現公司運營模型的業務標準化和集成需求。
6、IBM的定義:EA是記錄在企業內所有信息系統、它們的相互關係以及它們如何完成企業使命的藍圖。
企業架構發展歷史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還在IBM工作的John Zachman首先引入“信息系統架構框架”的概念。91年發布了TAFIM 模型,隨後發展了DOD模型。95年出現的TOGAF框架是TAFIM的發展,是第一個行業標準,也是當前業界使用最廣泛的框架。近幾年,隨著IT技術的發展,將業務架構和技術架構進行了良好的融合,從而更加適應時代的需要,從而發展了DoDAF, MODAF, or AGATE等架構,這些架構採用了相同的架構元模型。
常用的企業架構框架
Zachman: 企業架構方面的研究與實踐源自1980年代關信息系統的規劃與設計領域。John Zachman(1987)提出了“信息系統架構的框架”(Framework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Architecture),它是一個通用的組織架構模型分類方案,為現今所稱的企業架構提出了一個基本的概要性視圖。這一工作被視為企業架構方面的開創性工作之一。 在Zachman (1987)基礎上,Zhchman以及John Sowa,Keri Anderson,Clive Finkelstein等合作或分別進行了擴充或改進。Zachman (1997)總結提出了經過擴充的、更完整的框架,並改稱為“企業架構框架”(Framework for Enterprise Architecture)。TOGAF: 目前在商業企業領域較有影響的企業架構框架之一,是信息技術標準化組織Open Group的架構框架(TOGAF),其最初的版本(1995)是在TAFIM基礎上完成的。這一企業架構框架標準一直在改進之中,目前已發行了第9版。
RM-ODP: 是個ISO標準,和這個組織制定的7層網路參考模型一樣,有一些地方過於複雜了,它採用了CORBA的接口定義語言作為特定的計算體系結構的描述語言。
NIST EA Model: 美國標準研究院(NIST)在1989年發表的研究報告中,提出了NIST企業架構模型(NIST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Model),它是一個五層模型,是後來的重要企業框架FEAF的主要基礎之一。
其它框架:EABOK ,TAFIM,DoDAF,MODAF ,NATO Architecture Framework等。
企業架構實踐的四個方面
1、業務:包括 戰略,目標,企業的政策,運作模式 ,能力和組織模式 ,業務流程 ,組織周期,軟體、硬體、服務的供應商等方面2、信息:元數據,數據模型(概念模型,邏輯模型,物理模型)等方面
3、套用:套用軟體,產品,接口,組織內部、外部的連線等方面
4、技術:硬體,網路,伺服器,程式語言,資料庫等
延伸術語
企業業務架構(EBA):企業業務架構是企業關鍵業務戰略以及他們對業務功能和流程的影響的表達。通常包含業務功能、流程和信息價值鏈的當前和將來的狀態模型,通過信息架構、技術架構以及套用投資組合來進行實施,可定義為支撐競爭優勢的業務設計。企業信息架構(EIA):企業信息架構是一個由EBA驅動的模型集來描述企業信息價值鏈,主要包括建立關鍵信息流模型,描述業務事件的關鍵輸出信息,擴展組織邊界到外部信息來源和流向,使企業能快速進行業務決策和信息共享。
企業範圍內的技術架構(EWTA):企業範圍內的技術架構是一個邏輯一致的技術原理集合,指導組織信息系統和技術基礎結構的工程化。EWTA是對整個IT戰略的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