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報德

以德報德,拼為yǐ dé bào yu,指德:恩惠。用恩惠報答恩惠。出自《論語•憲問》。

基本信息

成語資料

拼 音:yǐ dé bào dé
釋義:德:恩惠。用恩惠報答恩惠。
用法:作謂語、賓語、定語;指知恩圖報.
近義詞:知恩圖報
反義詞:恩將仇報
同韻詞:出敵意外、無恆安息、筆困紙窮、雄赳赳,氣昂昂、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三個臭皮匠,合成一個諸葛亮、隨俗雅化、風姿綽約、普濟羣生、李代桃僵
示例:九公才說恐女兒國將舅兄留下,日後倘有此事,我們就去救你出來,也算“~”了。(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十九回)

成語出處

《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意為:有人問:“不記別人的仇,反而給他好處,如何?”孔子說:“那用什麼報答別人對你的好呢?應以正直回應對別人的仇恨,用恩惠報答恩惠。”

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有人問孔子用恩德去酬報怨恨自己的人是否可行?孔子說:“如果對我有仇恨的人,我用恩德去酬報他,那么對我有恩德的人該如何酬報呢?因此,對我有仇恨的人,不如以適當的反擊行動對待他,對我有恩德的人,才能用善意去報答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