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成
皂角刺、炒黃耆各一兩(30g),生甘草、乳香各五錢(15g)。
用法用量
1、古代用量:上各為細末。每服三錢,陳酒送下。
2、現代用量:上藥共為細末,每次9g,陳酒送下。
功用
立穿一切外症、托毒排膿,散瘀止痛。
主治
癰瘍腫毒,內已成膿,無力外潰。
方義
方中黃芪大補元氣,托毒排膿;皂角刺、乳香活血消癰,散瘀止痛;甘草解毒和中;以酒送服,乃取其通行血脈,以助藥力。諸藥合用,共奏托毒排膿,散瘀止痛之功。
運用
1、本方以癰瘍膿成體虛,無力外潰為辨證要點。
使用注意
瘡瘍已潰者忌用。
文獻摘要
原方選錄
1、《外科全生集》卷四:“代刀散:皂角刺、炒黃芪各一兩,生甘草、乳香各五錢。為細末,每服三錢,陳酒送下。治癰瘍內已成膿,不穿破者。”
2、《外科全生集》卷四:“代刀散:立穿一切外症。角刺、炒黃芪(各一兩)、生甘草、乳香(各五錢)。各研細末,陳酒送下,每服三錢。”
3、《外科證治全生集》卷四:“代刀散:皂角刺、黃芪(炒)各一兩,生甘草、乳香各五錢。各研細末,陳酒送下,每服三錢;或作湯劑,水煎服。功能托毒排膿,散瘀止痛。主治癰瘡腫毒,漫腫無頭,或硬結不能成膿,或膿成不能穿潰。”
4、《外科全生集》:“代刀散,由黃芪、皂角刺、乳香、甘草組成。功效托毒潰膿,散瘀止痛。適用於瘡瘍膿毒已成熟,尚未潰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