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位於永定縣撫市鄉聯中村西坑岩山腰,地處東經 117°3′,北緯24°51′。有簡易公路可達山腳。結構
洞口在岩的西北端,呈半圓形,長約15米,寬7米,高5米。據初步探明:洞深約1300米,走向為由北向東南縱深延伸,洞內大洞套小洞,迂迴曲折,變化無窮。
洞內景色
進入仙湖洞洞口,在千多米彎彎曲曲的路程中,要闖過怪石洞、陡壁崖、田螺玄、刀石夾四道險關和百餘米須低姿匍匐行進的“隧
道”。洞內通道四通八達,自然景觀十分宏偉壯觀,大洞套小洞,小洞藏大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湖,湖中有洞,洞洞有奇觀,深邃莫測。沿途經過十餘個“廳”,面積從十幾平方米到上萬平方米不等。其中最後,也是最大一個洞廳,高達20米,面積約萬餘平方米,地勢平坦乾燥。可作旅遊中聚會活動的場所。仙湖洞的右側為向上伸展的斜坡,滿地是造型各異的石筍,大多頂著一顆潔白的石珠,有如翡翠頂寶珠,琳琅滿目,千姿百態。大洞四壁溶岩,神奇古怪,有的形似“烏龜頂石”、“鴛鴦戲水”,有的酷似“雄獅翹首”、“鵾鵬展翅”或“千年古榕”,真是美不勝舉。大洞中的許多石鐘乳用手輕輕敲打會發出銅鐘般的響聲,妙不可言。湖中則有一支高一二十米的頂天柱,造型別致。湖壁更有一條帛帶似的痕跡,從高處直瀉湖中,宛如一道無水的瀑布,十分壯觀。第二湖與第三湖還有洞穴相連,環環相扣,真是別有天地。置身其中,真有親臨龍宮仙境之感,令人頓覺心曠神怡。所以,人們又將這一石灰溶洞稱為“仙湖洞”。據參加探察的地質工程人員初步鑑定推測,龍巖地區石灰岩屬中生界三迭系下統溪口組,是海平面以下200~400米的地質沉積。這說明大約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此處曾是海洋。後因地殼的上升運動,石灰岩表露,受海水沖刷和大自然風化剝蝕沉積的地質作用,形成奇特壯觀的喀斯特溶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