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寨

山腳有建築遺蹟,似為入山登寨的門戶。 寨門上為敵樓,有雉堞存。 入寨門為百平米左右的空地,地面鋪石板。

簡介

仙台寨,依山而築,建於山巔處,四周砌石,地形險峻,聳入雲端。寨東、西壁尤為陡峭,形同刀削;北部最高,但山勢較為平緩;南部為登寨的通道,地勢亦較坦緩。山腳有建築遺蹟,似為入山登寨的門戶。沿山間曲曲小道盤山而上,先至第一層石砌寨牆,其寨門已毀,隱約可見建築遺址。再盤曲而上約五、六十米,折而向西,有寨門一處。拱形門上有石碣,匾書“仙台”二大字。右上角直書“大明崇禎十六年歲次癸未正月”題記,左下角題碣人姓名己被人為鑿去,故不可知。
寨門拱洞內左右壁有門槓洞。寨門上為敵樓,有雉堞存。敵樓左右與南牆、西牆相接,有雙壁相夾的運兵甬道可通四周。入寨門為百平米左右的空地,地面鋪石板。兩北角有一水井,井面由九塊平滑的石板砌成。井水清澈甘甜,水面距井口不足1米。該井四季不涸。在高山絕頂有此不枯之井,實乃奇觀。寨之東北角處,約20餘級台階直通北部高台之上。高台上為一塊碩大的巨石,頂面平滑,約10多平方米,相傳為兵寨里的演武場。向北再登數級,為寨之最高處。舊為廟堂,為寨之神佑之所,現僅剩遺址。
仙台寨四周寨牆保存基本完好,可見其當初建造工藝之精湛。考其建築,當為明末農民起義軍由晉南入晉城,附近村民為避兵禍而建,約於崇禎十六年(1643年)完工。後廢棄,鄉民於寨內殿宇基礎上塑神像,並逐漸忘其為寨,而獨以廟稱。相傳寨門處舊塑有黑虎靈官像,寨門拱洞內有機關,若踩其上“靈官”便張開雙臂來抱,煞是嚇人。寨內曾供奉送子奶奶,故俗稱“奶奶廟”。該寨為晉城地區保存相對完好的同時期古寨的代表,對研究古代軍事、戰事、城防均有很高的價值。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