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水矴步,修建於清嘉慶年間,架設於仕陽鎮溪東村一段平坦寬闊、水流平緩的河面上。全長144米,共233齒,每齒分高低兩級,高的那級可供肩挑扁擔者或漲水時行走,低的那級可容兩人並肩而行。 對於石料的選擇,建造者也頗費苦心:高的用的是白色花崗岩,低的使用的是青石。這種顏色與石質的搭配,不僅美觀,更可以使夜行者可借星月微光的反光而暢行無阻;在漲水時,路人也可清晰地看見。其中還有更深的含義:石取其堅 ,計永年也;色取其白,昭利涉也。
該景點位於仕陽鎮溪東村。始建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南北走向,橫跨仕水溪。文獻載《江南靖士聯稿·仕水碇(矴)步》楹聯:“ 型局冠神州,目送逝川,安渡猶凌嘉慶石;雲霄辟人境,身行樂土,遐征更續仕陽途。”該聯就反映了此碇步在古代的重修史實及其交通重要作用等內涵。現存仕水碇步在1987年又進行了一次重修。該橋全長130米,為雙行矴步,有石磴223步,每步石磴由兩塊較平整的條石砌成,平行分高低兩級,每步相距0.6米,可供二人平行交往。矴步上下遊河床深埋木樁和木框架成“井”字型,內砌卵石,既保護河床又保護了矴步。橋頭南側有歷代修建碑記12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