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公嶺景區

介公嶺景區

介公嶺景區屬於山西省的風景區之一。

概況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從西漢劉向著《列仙傳》開始,介之推便被奉為道家之神,介公嶺便是介子的隱居地、焚身地和享祀處。介之推是古今中外唯一以山、縣、節、俗銘記的歷史名人。以介之推隱居地介公嶺中心的介公嶺景區屬於山西省介休旅遊區,主要景點有:有哀號坡、綿山碑林、神仙石林、一掌山、呼介石、子母石、蓮葉泉、白鴉山、如意泉、魚龜山、避火洞、思煙臺、足下亭、介公嶺、柏樹嶺、介公墓、懾神石等主要景點。魚龜山,諧音于歸,是介之推的歸隱處。[1]

思煙臺

介公嶺景區
介公嶺景區
思煙臺記載了晉文公焚山,有白鴉繞煙而噪,使火不能焚的故事。哀號坡、足下亭,講述著晉文公面對枯木余煙,用燒剩的木頭製成木屐穿在腳上口呼“足下”頓足哀號的往事。介公墓建於2000級石階之上的柏樹嶺中央。居高臨下,放眼眺望,古晉國山川盡收眼底。墓依山而建,有元、明、清歷代墓碑數通。介公祠是我國最大的石窟祠。山頂還有李姑岩、鐵瓦寺、竹林寺、銀空洞、五龍庵、茅庵、摩斯塔等重要景點。[2]

介公嶺

千百年來人們稱介公嶺為風水聖地。這裡四面環山,前溝後川,左泉右谷,
介公嶺景區
[3]松柏蒼翠,山花爛漫。雨霽,在此觀雲海,雲霧蒼茫,如萬馬奔騰,海市蜃樓。上看天堂仙境,平看白紗遮山,下看寺廟金壁輝煌。早晨雲中觀日出,一輪紅日似一顆火球,漸漸沖淡層層雲霧,噴薄而出。傍晚雲中觀日落,餘暉虛無飄緲,火燒雲似大紅綢緞天邊斜掛。有時還可看到山腳下大雨滂沱,山腰間陽光普照,山頂上雲霧繚繞三重天的奇特景象。[4]

魚龜山

魚龜山
魚龜山
魚龜山:經過艱難跋涉,介之推母子終於走出狹谷,眼前豁然
魚龜山
[5]開朗。只見遠處半山腰上有一山岩酷似魚形,與之相對稱的另一山岩又酷似龜狀。子推不禁想到了《詩經·螽斯》中"子之于歸,宜其室家”的名句。“魚龜”與“于歸”諧音,“宜其室家”意為適宜於在這裡建屋安家。這豈不是告說此處就是自己結廬隱居的地方?但又想到“子之于歸”多指女子出嫁,又有點拿不定主意。介母看出了他的心思,便說:“我兒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女子出嫁是找到了歸宿,你我找到了隱身之處豈不也是歸宿?”一番話說得子推心明眼亮。
從此母子二人便在此搭建草屋安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起了無憂無慮的隱居生活。《晉史乘》說《詩經·伐檀》“逝將去汝,適彼樂郊,樂郊樂郊,誰之永號”,就是此時介之推母子生活的寫照。[6]

介公祠

介公祠
介公祠
介公祠:在這八百二十級石階之上,魚、龜山岩之間,那窟
介公祠
[7]巨形岩洞,便是介之推的享祀處——介公祠。祠內正殿主要供奉有介之推、介母及鄰人解張的金妝塑像。兩邊偏殿中繪製有反映介之推生平的精美壁畫,並陳列有歷代名人題詠介子的詩詞條幅。介之推被奉為道教之神,從西漢劉向所著《列仙傳》開始,兩千多年來世代供奉,香火不絕。[8]

旅遊信息

地址: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交通:綿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晉中介休市,從太原火車站或長途汽車站換乘直達介休的汽車(每半小時發一趟車),兩個半小時左右到達。綿山風景區自備豪華大巴、大客車、中巴、小轎車等50餘輛,“綿山號專列”兩列,在北京、天津、石家莊、太原、臨汾、運城、西安及介休火車站專門設有辦事處或接待站,可全天24小時接待全國各地的遊客。
住宿:綿山風景區有提供住宿。現有賓館及招待所9座、床位2500個。從經濟間、普通間、標準間到豪華間、以及中式、西式總統套間應有盡有,能夠滿足不同消費層次遊客的住宿需求。它們分布於景區各處,依山勢而立,建築精巧別致、雄偉壯觀,構成綿山風景區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如果要返回晉中市區,請查看相應的信息。[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