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
意見
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及全國、貴州省、遵義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中共仁懷市委、仁懷市人民政府就加快教育事業改革發展步伐、推進教育提質升位、建設教育強市提出以下意見。
一、充分認識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
(一)深化教育改革是加快仁懷教育發展的根本途徑。我市不斷加大教育投入,辦學條件明顯改善,“兩基”通過“國檢”,各類教育持續發展,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積極貢獻。但總體看,我市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還很不協調,教育投入相對不足,教育觀念較為落後,選人用人體制機制不活,教育資源配置不優,學校管理水平較低,人才培養質量不高,校長及教師素質和能力難以適應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廣大人民民眾的滿意度不高,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強縣(市)形成了較大反差,已成為制約我市社會經濟跨越發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通過深化改革,才能有效解決當前我市教育發展中存在的諸多矛盾和問題,因此,必須以改革創新精神,推動我市教育事業加快發展、提速趕超,使之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民眾的迫切需求相適應。
(二)建設教育強市是仁懷率先轉型跨越的必然要求。民族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局性工程。振興仁懷教育,建設教育強市是提升人民民眾素質的根本途徑,是加快富民強市的戰略選擇,是構建和諧仁懷的重要內容,是仁懷率先轉型跨越的必然要求,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市工作的戰略重點之一。全市上下要切實增強加快教育改革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緊迫感和責任感,進一步突出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促進全市教育事業跨越發展。
目標任務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優先發展、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原則,著眼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宗旨,緊緊圍繞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深化教育管理和人事管理體制改革,突出抓好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職業教育和民辦教育,著力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教育制度創新、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提升、教師安居樂教 “六大工程”,不斷強化教育環境、教育投入、制度建設“三個保障”,加快推進教育改革和發展,率先實現教育現代化,為仁懷經濟社會率先轉型跨越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二)目標任務。到2020年,教育結構明顯最佳化,教育資源配置科學合理,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顯著提高,率先實現遵義市確定的中長期教育發展目標,使教育發展的主要指標位居全省前列,基本形成“發展均衡、優質高效、特色鮮明、充滿活力、人民滿意”的教育發展新格局,基本建成“貴州教育強市”。
工作重點
(一)積極穩妥推進“兩項改革”,不斷提高教育管理水平
1. 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以簡政放權和轉變職能為重點,堅持以市為主,強化鄉鎮(街道)責任,改革鄉鎮(街道)中心學校管理體制,加強和改進學校管理。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的新型關係。健全學校校務委員會、教職工代表大會、教師職務評審委員會、校務公開、師生滿意度測評等學校民主管理制度,不斷完善科學決策和民主管理。鼓勵和支持學校大膽創新,大膽進行綜合改革實驗,進一步激發學校發展活力。
2. 深化人事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理順中國小(幼稚園)教師管理體制,逐步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國小(幼稚園)教師編制標準。任何單位不得以各種名義和形式抽調教師從事教育教學以外的工作。抓緊清理在編不在崗教師,杜絕在編不在崗現象發生。加強教師崗位管理,建立健全教師補充機制,完善按需設崗、公開招考、調動同考、平等競爭、擇優聘任、嚴格考核、契約管理的運行機制,打破教師職務(職稱)聘任終身制,嚴格執行三年一聘制度,建立學校用人動態管理新機制。改革完善高級教師考核辦法,由教育主管部門制定考核辦法並組織實施,考核結果報市委組織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審批,財政部門根據審批結果發放高級教師職務津貼。建立與聘任制度相適應,能夠體現教職工崗位職責和工作績效的工資保障激勵機制。建立區域內中國小教師交流制度,推動教師有序交流。逐步取消校長委任制,積極推行聘任制,探索試行職級制,完善校長負責制和目標責任制,推進校長專業化管理。
(二)突出抓好“五大任務”,促進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
1. 加快發展學前教育。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並舉的辦園體制,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和新農村建設規劃,積極發展公辦幼稚園,大力扶持民辦幼稚園。城鎮要以社區和小區為依託創辦幼稚園,農村要充分利用教育資源積極發展鄉鎮和村級幼稚園。加強學前教育管理,規範辦園行為。實行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對家庭經濟困難的幼兒入園給予適當財政補助。到2015年,每個鄉鎮(街道)均有一所以上公辦幼稚園,城區所有社區均有一所以上幼稚園。到2020年,村(社區)幼稚園(班)覆蓋率達60%。
2. 均衡發展義務教育。均衡配置教育資源,調整制定市級新一輪教育布局規劃,留足用地,分批建設,重點解決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資源嚴重不足、校點布局不合理、適齡人口入學難、大班額等突出問題,滿足城鎮人口快速集聚的教育需求,切實解決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問題。國小以方便就近入學為前提,合理調整校點布局,辦好特殊教育學校和必要的教學點,確保適齡兒童依法受教育。逐步實現國中按每所學校服務區域人口2萬人左右的比例設定,在人口相對集中的地方建設標準化寄宿制初級中學。加快推進義務教育辦學條件標準化建設和寄宿制學校建設,到2015年,全市國中辦學條件和教育水平達到貴州省新制定的義務教育標準和要求。到2020年,全市國中辦學條件和教育水平進入貴州省縣(市)前列。到2015年農村國中學生寄宿率達70%,農村國小寄宿率達30%,到2020年實現應住盡住。到2016年全面撤銷九年一貫制學校。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確保2013年實現初步均衡,2016年實現基本均衡。重視發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建立城鄉一體化的義務教育發展機制,在財政投入、學校建設、教師配置等方面向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傾斜,提高農村學校和城鎮薄弱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基本形成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新格局。
3. 積極發展高中教育。科學制定高中學校布局規劃,在南部新城積極籌建中等教育園區,進一步最佳化普通高中教育布局結構,緩解城區教育資源緊張的矛盾。加大市級財政對高中階段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高中辦學規模。明確不同高中的辦學定位,將仁懷一中和酒都高級中學建設成優質示範高中,五年內辦學水平進入全省先進行列。將茅台高級中學建設成大規模普及型優質高中。重點推動仁懷四中辦學模式改革,在綜合高中創建和農村高中發展中走出路子、創出特色,形成仁懷高中教育具有重要影響的品牌。採取措施提高兩所民辦高中的辦學水平。加快普及高中教育,有計畫、有步驟地把高中階段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體系。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建立和完善多元化辦學體制,堅持政府投入為主,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舉辦高中階段教育,促進辦學體制、培養模式多樣化,鼓勵高中辦出特色。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建設知名品牌學科,創建知名品牌特色,打造知名品牌學校,建設在全省有突出影響的優質高中教育高地。
4.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就業為導向,把職業教育納入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實施促進校企合作辦學的政策措施,鼓勵行業組織、企業舉辦職業學校,鼓勵委託職業學校進行職工培訓,多渠道擴大職業教育辦學規模,縮小普職差距。以職培中心為基礎,整合職成教育資源,組建集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技能鑑定、推薦就業、技術推廣為一體的職業教育基地。積極爭取創辦以培養白酒釀造、行銷等人才為主體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茅台學院),為將來創辦茅台大學奠定基礎。
5. 促進民辦教育發展。認真貫徹《民辦教育促進法》和《貴州省人民政府關於促進民辦教育大發展的意見》,制定落實促進民辦教育發展的優惠政策,市政府每年安排2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民辦教育發展,扶持、規範一批民辦學校提升辦學水平。依法落實民辦學校、學生、教師與公辦學校、學生、教師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辦學校辦學自主權。依法加強民辦學校管理,規範審批、評估和監督制度,取消不合格民辦學校辦學資質。支持民辦學校創新體制機制和育人模式,提高民辦學校辦學質量,建立健全激勵和風險防範機制,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三)著力實施“六大工程”,紮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1. 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最佳化布局、增加投入,使教育硬體建設在全省領先,接近東部經濟發展水平相近的縣市。通過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工程”,按優質學校、標準學校、合格學校制定學校建設和裝備標準。到2015年,2所高中、8所國中、15所國小成為優質學校,辦學條件配備達東部同類地區學校水平;2所高中、15所國中、50所國小成為標準學校,辦學條件配備接近東部同類地區學校水平;其餘學校全部建設成為合格學校,達到國家規定的辦學條件。到2018年,全市公辦學校裝備條件與東部同類地區水平相當。
加快中國小信息化工程建設,到2015年,各級各類學校基本實現多媒體教學“班班通”,網上閱卷系統、視頻會議系統、教學錄播系統等覆蓋全市50%以上學校。到2020年,建成教育基礎信息資料庫、教育基礎信息系統和教育信息服務平台,實現“數位化校園”全覆蓋。
2. 實施教育制度創新工程,推動以選人用人為重點的教育系統人事制度改革,以制度和機制改革推動仁懷教育快速發展。健全完善“凡進必考”、“調動同考”的用人制度。逐步建立校長公開競聘制度,探索實施校長職級制管理。實行校長任期目標考核制度,建立學校績效與校長績效綜合考評體系,依據任期目標考評決定校長獎懲、晉級和聘用。逐步建立基於職級與業績的校長薪酬制度,體現校長管理工作的績效,集中精力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建立教師工作業績考核評價新制度。建立“仁懷市教育發展獎勵基金”,用獎勵方式來體現教師的工作績效。建立校長和教師的教育教學事故問責制度,對於教學事故、其他教育責任事故實行問責。
3. 實施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工程,全面提升校長、教師和教育幹部的能力與素質。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強化師德師風考核,落實師德師風考核“一票否決制”。樹立教師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貴州教育精神(開放自信,樂於奉獻;攻堅克難,勇於爭先。人一之,我十之,咬定青山不放鬆,不達目的不罷休),不斷提高教師敬業精神。實施全市教師基本專業能力過關考試,建立不合格教師退出機制。建立“教師教學規範體系”,不斷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加大校長和教師培訓力度,提高校長教學管理能力和教師綜合能力。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雙名”工程,委託國內重點大學幫助培養一批明星校長和明星教師。
4. 實施教育質量提升工程,改進教學管理,改善工作條件,綜合提高仁懷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推進教職工坐班制度,嚴格教職工考勤管理。實施“核心學校改進帶動工程”,選擇高中3所、國中9所、國小18所作為核心項目學校,聘請知名教育專家直接指導其改進提高,運用核心項目學校帶動區域內一批學校,推動學校全面改進提高。實施學校管理分類達標制度,建立教育管理各類規範體系,以規範和制度約束推動學校管理水平的持續提高。紮實開展教育科研和校本教研,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完善教學質量監測評估制度,整體提高教學水平和質量。進一步加大初高中畢業班管理和獎勵力度,不斷提高中高考升學質量,確保中高考成績穩步提升。
5. 實施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工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以提高學生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實踐能力為重點,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牢固樹立“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理念,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遵義市關於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意見,健全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育人網路。深入推進新課程改革,加強地方課程、校本課程和綜合實踐課程開發,切實開齊課程,開足課時。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保證學生每天鍛鍊一小時。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逐步配齊心理健康教師。進一步加強校園文化建設,豐富學校文化內涵。
6. 實施教師安居樂教工程,提升教師幸福指數。建設農村教師和寄宿制學校教師周轉房,到2015年,各鄉鎮均有基本能夠滿足需求的教師周轉房。積極研究城區教師住房優惠政策,探索建立將城區教師住房納入保障性住房範疇等優惠措施,逐步解決城區教師住房問題。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逐步提供教師午餐,為教師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制定教師辦公設施標準,確保教師必要的辦公條件。進一步完善教師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機制,實施教師每年體檢制度。大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良好氛圍,切實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切實維護教師合法權益,吸引優秀人才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制定鼓勵和吸引教師到農村特別是村(點)校任教的相關政策,在評先選優、職稱評聘、津貼補貼等方面向農村一線教師傾斜。從2012年3月起,村(點)校教師平均每人每月補助200元並在此基礎上逐步提高。切實關心離退休教師。
(四)強化“三個保障”,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1. 最佳化教育發展環境。牢固樹立教育優先發展的觀念,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優先安排教育事業、財政投入優先保障教育發展、公共資源優先滿足教育需要的原則,形成加快教育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強大合力。市人民政府負責抓好統籌教育改革、中國小規劃、布局調整和辦學水平督導評估工作,籌措和安排市級財政教育經費,管好、用好上級和本級教育專項經費,保證學校工作正常運轉。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制定加快教育發展的措施,制定相關標準和工作要求,不斷加強學校管理和指導,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財政部門負責按要求制定標準,落實預算,逐步加大教育投入。發改部門負責統籌協調學校規劃建設,搞好立項工作,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投入。市編制、人事部門負責按照控制總量、盤活存量、適度從寬、最佳化結構、有增有減的要求,做好教師編制管理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負責優先滿足教育發展用地,完善學校用地手續,新征學校建設用地要減免本級相關費用。建設部門負責將教育布局規劃納入總規,加強教育工程質量監管,讓教育工程成為人民民眾放心工程。公安、司法、交通、城管、工商、文化等部門負責加大校園及周邊環境整治力度,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和健康的文化環境。衛生部門負責加強食品安全衛生管理和傳染病防治,防止發生學校公共衛生安全事故。宣傳部門、新聞媒體負責加強教育宣傳,大力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加快教育發展、建設教育強市的良好氛圍。學校負責加強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深入開展“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增強師生安全防範意識,完善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定期演練,提高學校和師生應急處置能力,堅決杜絕火災、踩踏等事故發生。
2. 完善教育投入機制。進一步最佳化財政支出結構,建立公共財政體制下的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把教育作為財政支出重點予以優先保障,切實做到政府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學生平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從2012年起,努力使市級教育經費支出逐步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4%。完善義務教育財政全額保障、非義務教育財政投入為主、受教育者合理分擔的教育經費投入機制,確保政策規定的各項教育經費及時足額到位,保障學校辦學經費的穩定來源。按照《遵義市教育經費籌措管理辦法》(遵義市人民政府令第56號),制定實施《仁懷市教育經費籌措管理辦法》,加強教育經費籌措和管理。成立教育投資公司,為教育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財力保障。依法足額徵收城市教育附加費和地方教育附加費並全額用於教育。在確保正常教育經費投入的同時,市財政每年安排3000萬元“教育發展獎勵基金”並滾動使用,獎勵業績突出的教師,資助品學兼優的學生。拓寬教育經費籌措渠道,積極鼓勵和動員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公民個人捐資助學、出資辦學。市教育主管部門要加強對教育資源的監管,提高使用效益,防止資產流失。完善貧困學生就讀保障體系,建立政府主導、學校聯動、社會參與的扶困助學機制,確保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完善學校收費管理辦法,規範學校收費行為和各種資金使用管理,嚴禁教育亂收費。堅持勤儉辦學,反對鋪張浪費。
3. 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制定分類考核辦法,把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重視教育、發展教育、投入教育和保障教育等情況納入領導幹部考核指標體系,強化目標管理,層層分解任務,加強督促檢查。注重考核結果運用,把教育工作考評情況記入幹部政績檔案,作為幹部表彰獎勵、提拔使用、責任追究的重要依據。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建設教育強市目標全面實現
(一)加強領導。市成立教育強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教育強市建設工作目標責任制,完善市級領導和部門定點聯繫學校制度,堅持每年定期召開專題會議,及時研究解決教育改革與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市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教育管理主體職責,研究擬定並組織實施全市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統籌管理併合理配置各類教育資源,管好用好各類教育經費,切實加強各級各類學校辦學行為、質量評價和隊伍建設綜合管理,大力推進教育改革創新,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確保市委、市政府教育工作各項政策、措施和要求全面落實到位。教育系統要切實加強黨的組織建設,健全各級各類學校黨組織,充分發揮學校黨組織在學校工作中的核心作用,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政策,堅持教育發展的正確方向。各鄉鎮(街道)要切實承擔管教育、辦教育的相應職責,動員適齡少年兒童入學和輟學學生返校,確保適齡少年兒童接受義務教育,為提高中國小管理水平和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各級各部門都要認真履行教育發展職責,切實維護學校正常教學秩序,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二)強化督導。加強政府教育督導工作機構和隊伍建設,建立相對獨立的教育督導機構,獨立行使督導職能。完善市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導評估機制和考核機制,突出督政,強化督學,把建設教育強市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點,每年對鄉鎮(街道)教育工作督導評估,並將督導結論以適當的形式向有關部門通報或向社會公布,強化社會監督。
(三)嚴格問責。各職能部門和鄉鎮(街道)要全面履行教育強市建設工作職責,市委、市政府將對部門和鄉鎮(街道)履行職責情況進行考核,對履職不力甚至造成失誤的,嚴肅追究領導班子和主要負責人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