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人體能夠感受外界的溫度變化是因為在人體皮膚層中存在溫度感受器,當它們受到冷熱刺激時,就會產生衝動,向大腦發出約50mV左右的脈衝信號。信號的強弱由脈衝的頻率決定。如果將一個微電極插入一個神經元的軸突中或單個神經纖維中,就可以直接記錄下這些脈衝,同時可以考察到它們的頻率隨溫度刺激的改變而改變。目前科學家們就是用這種手段來研究人體和動物的冷熱感覺和體溫調節的生理機制的。
除人體皮膚中存在溫度感受器外,人體體內的某些黏膜和腹腔內臟等處也存在溫度感受器。這些均可稱作人體的外周溫度感受器。而人體的脊髓、延髓和腦幹網狀結構中也存在著能感受溫度變化的神經元,稱作人體的中樞性溫度敏感神經元。下丘腦局部溫度改變0.1℃,這些神經元的放電頻率就會有所改變,而且沒有適應現象。延髓和腦幹網狀結構中的溫度敏感神經元還對傳人的溫度信息有不同程度的整合處理功能。
分類
根據溫度感受器對動態刺激的反應特性,可以將它們分為熱感受器和冷感受器兩種。不管初始溫度如何,熱感受器總是對熱刺激產生一個大的激越脈衝,而在冷刺激下,應激性被短暫地抑制。與此相反,冷感受器只對冷刺激產生衝動,在熱刺激下被抑制。當皮膚溫度和人體核心溫度改變時,溫度感受器感受到這種變化,產生瞬態的冷熱感覺,同時發放脈衝信號,通過脊髓傳遞到大腦。熱感受器與冷感受器的信號在傳輸過程中是分開傳送的,在中樞神經系統的不同層次進行整合,產生對應的冷感覺和熱感覺,同時對產熱和散熱的過程進行促進或抑制。
感受器位置
雖然迄今用顯微鏡還無法識別冷熱感受器,但現代生理學的發展使人們對皮膚的機構有了更清晰的認識。1930年Bazett等人已經發現冷感受器位於貼近皮膚表面下0.15-0.17mm的生髮層中,而熱感受器則位於皮膚表面下約0.3-0.6mm處。圖1給出了冷感受器處的皮膚結構。冷感受器與熱感受器在皮膚中的分布密度是不同的,冷感受器的數目要多於熱感受器。冷熱感受器的這種位置分布和密度分布決定了人體對冷感覺的反應比對熱感覺的反應更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