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現代醫學學科高度分化,不斷地縱向發展,學科間的相互滲透,又需要橫向聯繫。現代醫學科學體系既分化又綜合,相互之間既具有自身的內涵,又相互聯繫、密不可分。同時,需要在專業、綜合、實用、研究幾方面加以認識和關注。
《人體器官結構》的編寫打破了傳統的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的學科格局,從教學實際需要出發,淡化學科意識,將器官形態、結構有機融於一體,並注重全書的整體最佳化、內容的聯繫與銜接,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編排形式不拘一格,按細胞的結構、基本組織結構、人體胚胎結構、骨和骨的連結、肌的結構、內臟器官、心血管器官、感覺器官、腦和神經器官、內分泌器官的順序編寫,以器官描述為主,系統完整性為輔,相得益彰。
編寫內容力求通俗易懂,遵循實用、夠用原則。從教育改革的角度出發,融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為一體,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獲取信息及終身學習的能力。
目錄
緒論
一、正常器官結構概念
二、學習正常器官結構的觀點和方法
三、人體的組織和分部
四、解剖學姿勢、方位術語、人體的軸和面
第一章細胞
第一節細胞的結構
一、細胞膜
二、細胞質
三、細胞核
第二節細胞增殖
一、分裂間期
二、分裂期
第二章基本組織
第一節上皮組織
一、被復上皮的類型及結構
二、上皮細胞的特殊結構
三、腺上皮和腺
四、特殊上皮
第二節結締組織
一、固有結締組織
二、軟骨組織與軟骨
三、骨組織與骨
四、血液
第三節肌組織
一、骨骼肌
二、心肌
三、平滑肌
四、三種肌組織的結構與分布比較
第四節神經組織
一、神經元
二、神經膠質細胞
三、神經纖維
四、神經末梢
第三章人體胚胎
第一節人胚的早期發育
一、生殖細胞和受精
二、卵裂和胚泡形成
三、植入
四、胚層的形成和分化
第二節胎膜與胎盤
一、胎膜
二、胎盤
第三節雙胎、多胎和聯體雙胎
一、雙胎
二、多胎
三、聯體雙胎
第四章運動系統
第一節骨學
一、概述
二、軀幹骨
三、四肢骨
四、顱骨
第二節骨連結
一、概述
二、軀幹骨的連結
三、四肢骨的連結
四、顱骨的連結
第三節肌
一、概述
二、軀幹肌
三、頭肌
四、頸肌
五、四肢肌
六、全身主要肌性標誌
第四節常用標誌
一、常用骨性標誌
二、常用肌性標誌
第五章消化系統
第一節消化管
一、消化管的微細結構
二、口腔
三、咽
四、口腔腺
五、食管
六、胃
七、小腸
八、大腸
九、肝
十、胰
第六章呼吸系統
第一節呼吸道
一、鼻
二、咽
三、喉
第二節氣管與主支氣管
一、氣管和主支氣管的形態和位置
二、氣管和主支氣管的結構
第三節肺
一、肺的位置與形態
二、肺段支氣管與支氣管肺段
三、肺的微細結構
四、肺的體表投影
五、肺的血管
第四節胸膜
一、胸腔、胸膜與胸膜腔的概念
二、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隱窩
三、胸膜下界的體表投影
第五節縱隔
第七章泌尿系統
第一節腎
一、腎的形態
二、腎的位置
三、腎的被膜
四、腎的結構
五、腎的血管與血液循環特點
第二節輸尿管、膀胱、尿道
一、輸尿管
二、膀胱
三、尿道
第八章生殖系統
第一節男性生殖系統
一、男性內生殖器
二、男性外生殖器
第二節女性生殖系統
一、女性內生殖器
二、女性外生殖器
第三節會陰和乳房
一、會陰
二、乳房
第九章腹膜
第一節概述
第二節腹膜與臟器的關係
一、腹膜內位器官
二、腹膜間位器官
三、腹膜外位器官
第三節腹膜形成的結構
一、網膜
二、系膜
三、韌帶
四、隱窩和陷凹
第十章脈管系統
第一節心血管系統
一、心
二、血管概述
三、肺循環的血管
四、體循環的血管
第二節淋巴系統
一、淋巴管道
二、淋巴器官
三、全身主要部位的淋巴結
第十一章感覺器官
第一節視器
一、眼球
二、眼副器
三、眼的血管和神經
第二節前庭蝸器
一、外耳
二、中耳
三、內耳
四、前庭蝸器的功能
第三節皮膚
一、皮膚的微細結構
二、皮膚的附屬結構
第十二章神經系統
第一節概述
一、神經系統的區分
二、神經系統的活動方式
三、神經系統的常用術語
第二節中樞神經系統
一、脊髓
二、腦
三、腦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腦脊液循環
第三節周圍神經系統
一、脊神經
二、腦神經
三、內臟神經
第四節神經傳導通路
一、感覺傳導通路
二、運動傳導通路
第十三章內分泌系統
第一節甲狀腺
一、位置與形態
二、微細結構與功能
第二節甲狀旁腺
一、甲狀旁腺的位置和形態
二、甲狀旁腺的微細結構和功能
第三節腎上腺
一、腎上腺的位置和形態
二、腎上腺的微細結構
第四節垂體
一、垂體的位置與分部
二、垂體的微細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