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漸進國際化的路徑與政策選擇

人民幣漸進國際化的路徑與政策選擇

本書主要目的是研究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及政策選擇。全書共分七章,主要內容包括國際貨幣與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貨幣國際化理論與人民幣國際化,適應貨幣國際化要求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使用現狀分析,人民幣區域化的可行性分析,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路徑與政策選擇等。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人民幣漸進國際化的路徑與政策選擇
作 者:馮郁川
出版社中國金融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年03月
ISBN: 9787504949271
開本: 16開
定價: 25.00 元

內容摘要

本書主要目的是研究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及政策選擇,主要包括以下七章的內容。
第一章國際貨幣與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詳細分析研究了金融全球化的歷史及趨勢、國際貨幣的特徵與成為國際貨幣的條件、國際貨幣體制的演變歷程,並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金融全球化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潮,它既是經濟全球化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經濟全球化的重要動力,從整體上推動了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的發展,將經濟全球化引向前所未有的廣度和深度。 2.強勢貨幣、強勢國際貨幣具有四個方面的主要特徵。一是具有貴金屬性質或與貴金屬緊密相關,特別是在早期的鑄幣年代,強勢貨幣往往受到貴金屬含量及純度與成色的影響。二是得到強權勢力的認可或與霸權緊密相關,並成為一些國家推行其霸權的一種主要手段。三是使用範圍較廣,突破一定的地域限制,成為不同國家都能使用的一種工具。四是幣值相對穩定。 3.一國貨幣要實現國際化,發行國必須具備如下條件:一是有相當的經濟發展規模和開放程度,這是決定一國貨幣實現國際化的基本條件。二是有充足的國際清償手段,即政府應有充足的黃金外匯儲備以及從國外融資的能力,可以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匯兌要求,維持外匯市場和匯率的相對穩定。三是巨觀經濟相對穩定並能得到有效調控,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能夠創造一個有利於本國貨幣國際化的巨觀經濟環境,並能適應國內外經濟周期的變動,保持幣值的相對穩定。四是市場經濟體制完善,主要表現在商品市場、人力市場、資本市場、信息市場和金融市場的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反映價值規律要求的價格體系的建立,以及微觀企業經營機制的正常運作等方面。五是合理的匯率體制,匯率要能夠客觀地反映外匯市場的供求關係並正確引導外匯資源的合理配置,匯率體制上要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此外,可兌換性是貨幣國際化的特徵之一,也是一國貨幣成為完全的國際貨幣的必要前提,沒有一定的可兌換性就沒有普遍的接受性。 4.當貨幣發行非黃金化或貨幣不能自由兌換成黃金後,原來為貨幣提供購買力保證的實物信用已被另外一種更高級的信用——國家信用所替代,這種國家信用也就是構成當今世界各國貨幣的本質基礎。
第二章貨幣國際化理論與人民幣國際化,詳細回顧分析了單一貨幣理論、最優貨幣區理論等貨幣國際化理論,認真研究了人民幣國際化的現實支撐及意義,並主要得出以下結論: 1.中國典型的大國經濟特徵使人民幣在世界貨幣格局中初步具備了“第四極”貨幣的條件:國民經濟綜合實力穩定增長構成了人民幣國家信用的基礎,外匯儲備實力雄厚為人民幣國家信用提供了保障,對外貿易份額不斷擴大是增強人民幣國家信用的動力,人民幣加快可自由兌換進程實現了人民幣國家信用的供給,人民幣自發實現區域性流通形成了人民幣國家信用的擴張,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為人民幣國家信用修好了“內功”,國際金融形勢的新發展提出了對人民幣國家信用的需求等。 2.從長遠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有諸多好處。首先,有助於推進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的進程,對於中國建立一個更加開放的市場經濟體制、實現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提高經濟的國際化程度、進一步縮小同已開發國家的差距、加速實現現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其次,有助於提高中國在國際經濟交流中獲得的利益,使中國可以直接從鑄幣稅(seigniorage)中獲得巨額經濟收益。再次,有利於增強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地位,中國可以在更深的層面和更廣的程度上參與全球經濟活動,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發言的權威性也可極大提高。最後,有助於減少中國對其他國際貨幣的依賴,推動中國金融機構在世界上迅速發展並對國際經濟金融秩序和國際貨幣體系的穩定做出積極的重要的貢獻。
第三章貨幣國際化的經驗與啟示,詳細研究了主要貨幣國際化的歷史進程,包括英鎊、美元國際化的成功經驗,日元國際化道路的成績與教訓,並對歐元產生後國際貨幣格局的演進進行了分析與預測,主要得出了以下結論: 1.美元不會甘願從霸主的地位上退下來。美國的經濟總量仍是世界第一,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在綜合實力上其他國家根本無法比擬,世界最強的金融技術和金融創新能力也有利於維護美元的霸主地位。 2.美歐之間因科技水平的差異而導致的經濟實力的差距仍會長期存在。經濟實力與經濟總量並非一個概念,前者更加強調發展的能力和潛力。在以科技實力為競爭手段的今天,美國的經濟實力和活力是其他國家所無法比擬的,科技水平的差異使得歐美之間還存在經濟實力的差距。 3.從貨幣國際化歷史來看,一國貨幣逐漸演變為國際貨幣需要具備以下幾個條件:一是經濟實力。一國的經濟實力是決定其貨幣成長為國際貨幣的基本條件,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國的經濟實力和其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並不成簡單的比例關係。由於國際貨幣的自然壟斷特性,成長為國際貨幣仍然是“贏家全得”的遊戲。二是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性和其貨幣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有更為直接的聯繫,

作者簡介

馮郁川,1996年西南財經大學畢業後進入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工作。2002年赴英國CRANFIELD UNIVERSITY的管理學院攻讀MBA學位。2003年底回國後在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任專職秘書。2006年8月調入中國進出口銀行工作至今。

目錄

導論
第一章 國際貨幣與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
第一節 金融全球化:歷史與趨勢
第二節 國際貨幣的特徵與條件
一、國際貨幣的概念
二、國際貨幣的特徵
三、貨幣國際化應具備的條件
第三節 國際貨幣體系的演變
一、金本位體制
二、布雷頓森林體系
三、當今國際貨幣體系
第二章 貨幣國際化理論與人民幣國際化
第一節 單一貨幣理論與最優貨幣區理論
一、單一貨幣理論
二、最優貨幣區理論及其發展
三、理論的實踐與實證情況
第二節 國際貨幣的收益
第三節 貨幣國際化的基礎——國家信用
第四節 人民幣國際化的意義
第五節 人民幣國際化的現實支撐
一、國民經濟綜合實力穩定增長構成了人民幣國家信用的基礎
二、外匯儲備實力雄厚為人民幣國家信用提供了保障
三、對外貿易份額不斷擴大是增強人民幣國家信用的動力
四、人民幣加快可自由兌換進程實現了人民幣國家信用的供給
五、人民幣自發實現區域性流通形成了人民幣國家信用的擴張
六、金融業的改革和開放為人民幣國家信用修好了“內功”
七、國際金融形勢的新發展提出了對人民幣國家信用的需求
第三章 貨幣國際化的經驗與啟示
第一節 英鎊作為國際貨幣的演變過程
一、國際貨幣是當時英國頭號經濟強國的自然表現
二、英國的衰弱導致英鎊國際貨幣地位的下降
第二節 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過程及變化
一、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過程正是英鎊國際貨幣地位下降的過程
二、美元地位的變化
第三節 日元以及歐元的國際化
一、日元的國際化道路
二、歐元誕生後國際貨幣格局的演變與預測
第四節 國際經驗的啟示
第四章 適應貨幣國際化要求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第一節 貨幣匯率決定的一般理論
一、國際借貸學說
二、購買力平價理論
三、利率平價理論
四、貨幣學派的匯率理論
五、匯率決定理論的新近發展
第二節 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的發展
一、關於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的爭論
二、匯率制度選擇理論的新近發展
第三節 人民幣匯率的經濟決定模式
一、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歷史沿革
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最新進展
第五章 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使用現狀分析
第一節 人民幣在港澳台地區流通現狀
一、人民幣在港澳地區流通的早期發展
二、人民幣流人、流出的主要渠道
三、人民幣在港澳地區的流量分析
四、港澳台地區辦理個人存款、兌換、銀行卡和匯款業務的情況
第二節 中央銀行在香港的清算安排
第三節 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流通情況
一、人民幣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使用
二、邊貿結算中的人民幣結算
第六章 人民幣區域化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節 區域合作與貨幣區域化
第二節 亞洲金融危機後的亞洲
一、地區信用融資比例相對下降
二、儲備結構失衡
三、國際經濟政策監督機制和危機救助機制存在明顯的局限性
第三節 區域內的貨幣合作
一、建立亞洲貨幣基金組織的倡議
二、馬尼拉框架
三、《清邁倡議》框架下的貨幣互換合作
四、亞洲債券基金
五、檀香山協定
第四節 中國與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巨觀經濟的相關性分析
第五節 人民幣區域化的制約因素
第七章 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路徑與政策選擇
第一節 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背景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經濟基礎——中國經濟走向國際化
二、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的貨幣基礎
第二節 人民幣國際化中的外匯市場
一、增加外匯市場交易主體
二、豐富外匯市場交易品種
三、完善市場交易機制
四、改進匯價管理體制
第三節 人民幣國際化中的金融體系
一、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
二、中國農業銀行改革方案初步確定
三、農村信用社改革
四、股份制商業銀行改革
五、城市商業銀行改革
六、城市信用社改革
七、政策性銀行改革
八、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
九、郵政儲蓄體系改革
十、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狀況
第四節 人民幣國際化中的支付清算體系
第五節 人民幣國際化路徑選擇和政策建議
一、人民幣國際化的基本路徑
二、人民幣國際化的政策建議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