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暴跌

人民幣暴跌

針對人民幣2014年1月28日早盤暴跌,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塗永紅對新浪財經分析,人民幣下跌原因有三:一是中國的出口貿易額下降,這種出口貿易的差額影響了匯率走向;二是樓市降價等市場唱空聲音導致逃離資金獲利回吐;三是美國QE退出,資金回流。

事件

截止台北時間11點10分,人民幣兌美元已大跌0.9%突破6.18關口,報6.1808。和周四收盤價6.1284相比,貶值幅度已超過500點;人民幣即期累計跌幅很可能創下自匯改以來最大單月跌幅。

塗永紅認為,這次人民幣貶值是市場的一種正常反映,是央行減少行政干預,逐漸交由市場決定的信號。她分析,人民幣下跌原因有三:一是中國的出口貿易額下降,處於經歷過去年第四季度出口高峰後的淡季,這種出口貿易的差額影響了匯率走向;另外,前段時間樓市降價風波引起了市場擔憂,產生了唱空中國的言論;而且投資者前期套利的資金,要獲利回吐,再加上美國QE退出,資金回流。可以說,這次下跌是完全由市場決定的。

人民幣暴跌 人民幣暴跌

她解釋,這次央行並未從一開始就出手止跌,允許這種情況存在近一周。直到過去兩天,市場交易匯率才降至央行確定的每日指導價下方,“打破了人民幣匯率的部分單向押注,出現雙向波動,這是匯率市場成熟的表現。”塗這樣說。

她補充,央行的做法和倡導的匯率改革相符,它的目的是以市場決定匯率,增加靈活性和彈性,擴大波動幅度。“這樣做當然會有風險,比如引起熱錢的大幅波動,同時要求實體企業、金融機構有更多的金融風險管理手段,但是也帶動了更好的市場氛圍。”

那么在市場的影響下,人民幣是否會持續下跌?或者能殺跌反彈呢?

塗永紅表示,這需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馬上將公布的一季度巨觀經濟數據,如果好於市場預期,那么人民幣匯率會回升,如果不足或走平於預期,那么起伏波動可能性很大,還會加速資金外流,導致股市波動;另一個則是看歐美貨幣走向,“畢竟人民幣已經走向國際化了”。

對比過去人民幣連續上漲不止一周的情況下,塗永紅認為,此次人民幣下跌並不需要擔心,其中可能會存在部分投機者買入賣出,導致短期內人民幣的波動,但從長期而言,一定是趨向於穩定。

她的預測是,人民幣未來跌幅大概會維持在3-5%之間,因為2013年的漲幅也是如此,每周大概1-2%的上揚幅度。

人民幣暴跌的多種後果

美元理財產品或將走紅

美國經濟復甦預期所帶來的美元需求,也帶動了美元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的攀升。多數美元一年期以下的理財產品收益在3%左右,但中信、興業等銀行推出的美元理財產品收益已有明顯提升。興業銀行發行的“天天萬匯通外幣2014年第五期B款”,客戶年化參考淨收益率5.1%,而2014年初該款產品只有4.1%。

此外,招商銀行從2月27日起正在發行一款期限174天的美元理財產品安心回報系列,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25%。認購起點為8000美元。而在2013年同期發行的一年期美元安心回報理財產品,年化收益為1.75%。

業內理財師認為,年化收益率的變化可能是短期波動,但也可能表明了銀行對人民幣匯率繼續下跌的預期。這種預期只會對有美元需求的人產生影響,也就是說年內有成員出國留學計畫的家庭,可以考慮購買美元理財產品。

影響房價,資產將縮水

經濟領域的很多行為,看的是預期。若一旦形成人民幣將會貶值的預期,越來越多人的投資決策可能會受到影響,並很可能傳導到房地產市場。中國人已經習慣了人民幣升值。從2005年起,人民幣從約8元錢兌換1美元,逐步升值到約6元錢兌換1美元。這表面上看,只是一個數字遊戲,但在全球化的今天,這個數字的變化,涉及很多人的利益。

由於擁有的資產不同,所處的行業不同,人民幣貶值,會使得一些人的資產縮水,同時又會使有些人受益。首當其衝的,就是擁有房產的人。有一個“巧合”:人民幣持續升值的9年,也是中國房地產價格持續上漲的9年。

出境游、留學壓力增大

僅僅一個半月時間,兌換1萬美元需多付人民幣260元。人民幣於2月下旬開始持續走軟,上周五美元兌人民幣即期匯率一度達到6.1808,暴跌超過500點,基本耗盡了2013年下半年以來人民幣的漲幅。

人民幣大幅貶值,意味著出國留學、旅遊費用將面臨更大的壓力;理財方面則有利好,美元理財產品預期收益有所上漲。但有理財師表示,沒有外匯投資經驗的市民,不要貿然轉持美元。

此外,人民幣貶值意味著旅行團的成本費用將增加,旅客所需給的團費同樣有所增加。境外旅行線路計畫、價格均在兩三個月前設計好,目前尚未調整,但旅客在境外消費時將可明顯感受到“錢不耐花”。

出國留學同樣影響頗大。假如留學生蘇同學需要身在國內的父親匯款1萬美元,按昨日6.1190的中間價計算,蘇父需匯人民幣61190元。但如蘇父提前至1月14日匯款,只需匯人民幣60930元,可節省260元。如蘇同學一年花費5萬美元,則可節省1300元。

學者聲音

人民幣開始不淡定了

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也向記者表示,2015年人民幣貶值壓力較大,但不會出現大幅貶值。中國有充足的外匯儲備和封閉的資本項下管制,只要不出現斷崖式的人民幣貶值,金融市場根本就不會產生不良的連鎖影響。

“雖然人民幣暴跌引發人們的貶值擔憂,但我們應該看到背後的機遇。”宋清輝表示,第一是人民幣貶值對以美元結算的國外買家而言,中國的產品相對便宜了。第二是結匯環節也給中國的企業帶來了客觀的收益。具體到行業而言,資本市場以外貿出口為導向的紡織服裝、玩具、鞋帽等無疑受益人民幣貶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