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
物質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近現代重要史跡及建築
北京市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VI-881
簡介
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現代(清至民國)有代表性建築。位於北京市西城區新文化街45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御史黃瑞麟奏請設立京師女子師範學堂,在石駙馬大街(今新文化街)建校舍。宣統元年(1909年)建成。建築面積4500平方米,其中教學樓(含走廊)4300平方米,禮堂220平方米。由四座樓組成。1924年改為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反鎮壓學生運動的學潮興起後,另組建北平女子大學。魯迅於1923-1926年曾在該校任職。1926年3月18日,李大釗領導北京各界民眾舉行反帝反封建軍閥的遊行示威,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劉和珍領隊走在前頭,反動軍警開槍射擊,造成遊行民眾死47人,傷200多人的慘案。1928年該校被改為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 學堂坐北朝南,由六棟二層樓房組成,其中有5座樓是老建築,保存尚好,整組建築為中西古典風格,在西洋柱式和拱券做法中夾雜了許多中國傳統磚雕花飾。 走進校門,第一眼就能看到魯迅先生的半身像,像前是一壇鮮花。西側院內,有一座高約2米的“三·一八遇難烈士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碑身正面刻有“三一八遇難烈士劉和珍、楊德群紀念碑”16個大字。這座漢白玉紀念碑的底座還是原始的底座,四周刻有二烈士傳略。現在已經風化嚴重,上面的文字已大部分不清晰,碑身背面刻有文天祥的正氣歌:“是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碑身兩側分別刻著:“國立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中華民國二十年三月十八日立”。這座紀念碑靜默地坐落在校園裡,承載著80餘年的歷史風雲變幻。魯迅中學(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
北京的魯迅中學(京師女子師範學堂舊址)有四美:校園之美,文化之美,文物之美,四季之美。而我以為,在這四者當中,當以文化之美最打動人。究其實,文化之美和文物之美又可融二為一。因此,我的標題里便出現了“三美”,是為記。位於新文化街45號。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七月,御史黃瑞麟奏請設立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清學部在石駙馬大街(今新文化街)斗公府舊址建築校舍,清宣統元年(1909)建成。民國後,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改稱北平女子師範學校。1928年7月改為北平大學女子師範學院。1923年7月至1926年8月魯迅先生在校兼任國文系講師,講授中國小說史。“三一八慘案”中犧牲的劉和珍、楊德群即為該校學生。1931年北平大學師範學院師生籌資在校園的西跨院為劉和珍、楊德群烈士立紀念碑。
坐落在這所美麗校園中心的“文化園”,是這個建築群中現存最古老、保存最完備的部分。“文化園”三字系啟功生前親書,走筆清健俊朗。看了那字,相信每一個人都會按捺不住,進去瞧一瞧。
我是眾多進去瞧的分子之一。
您別小看它,這簡簡單單的一個“瞧”字,也是極不容易爭取來的。今年6月9日,我國第二個文化遺產日。北京7處從來不對外開放的文物單位免費向世人展出,魯迅中學便是其一。想起去年魯迅逝世70周年時都未曾對公眾開放,可以想見此次開放的意義該有多么重大。
現在,我就要領略它的無以言說的美了,這種美似乎就“站”在我面前,那樣的近,那樣的觸手可及。
回頭望吧:青磚雕花、迴廊相連;校舍錯落有致,環境古樸典雅。偶爾碰到路過的同學,看他們步履匆匆的樣子,可以感受到“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般的激情。客觀地說,自從參加工作以來,我已經好多年未再跨進中學的大門。中學時代的那種情懷許久未曾感受到了。如今,久違了的情愫又回來了。那種激情,那種氛圍,不正是我們曾經渴望和追求的嗎?
記得9日那天清晨,我很早便到了那裡。
從西單捷運出來,朝南,往西拐,循著“新文化街”朝里走,便會發現一座融西歐古典風格與中國園林特色於一體的建築群,悄然坐落在西城區這一片繁阜之地。這便是現在的魯迅中學。
關於“新文化街”名字的來歷,當時我心想,這或許是為了紀念新文化運動吧。後來果然在BAIDU上得到印證。魯迅中學辦公室的孫老師說,以前這裡叫石駙馬大街(明朝時曾住著一位姓石的駙馬,故名)。據我查到的史料,那位姓石的駙馬也是性格耿直,非常地有正義感。忽然間我就突發奇想:套用馬克思的話說,“歷史有時候會有驚人的相似”,石駙馬和魯迅的愛國正直不正是如此地神似么?而我們今天紀念魯迅,不正是需要更多的報效祖國的人嗎?為國家殫精竭慮,為民族大義拋頭顱,撒熱血,這樣的人永遠也是值得大書而特書的。
在感慨了一番之後,我開始參觀魯迅中學。它坐落在斗公府舊址上,前身是始建於1901年的篤志學堂。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3月,御史黃瑞麟奏請設立京師女子師範學堂,清學部決定在舊址建築校舍,清宣統元年(1909年)建成女師學堂。整組建築為清末西洋古典折中主義風格,在西洋柱式和拱券做法中夾雜了許多中國傳統磚雕花飾。
在魯迅中學這座有著106年歷史的名校里徜徉,那些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深深地吸引著我,有關它的一切引發了我濃郁的探究興趣。這座庭院的一草一木,見證了整整一個世紀的風風雨雨。百年滄桑,百年榮辱,清晰地折射進這所百年老校的每一天記憶。 而尤其讓魯迅中學的師生引以為豪的,是這所學校驕人的歷史。有“人類明燈”之譽的文化導師魯迅先生1923—1926年間曾在此執教,而先生的獨子周海嬰先生現在則是這所學校的名譽校長。
在魯迅先生像面前,我分明看到了他那無絲毫奴顏和媚骨的英雄形象,我也分明感受到了縈繞其間的那種堅決幹練、堅韌不拔的英雄氣概。
我在“文化園”西側的一個展廳偶然間碰到郗校長,他正忙著給一些參觀的市民做著講解。雖然他無暇與我談這所中學的光輝歷史,但我看見他忙碌、認真的樣子,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的敬業精神。
學校里的名言警句無處不在,譬如,不經意間,青磚上的“服人以誠不以言”便飄入眼帘;又如“三·一八烈士紀念碑”碑上文天祥的名言“氣所磅礴,凜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同樣激勵人心。劉和珍、楊德群兩位烈士是芳存千古的英雄,兩位烈士那“沉勇而友愛的”、“永存和藹和微笑的舊影”成為了全校師生永久的珍藏。 同樣值得珍藏的還有學校“以德立人、以文化人、以藝塑人”的精神。魯迅中學團委的孫老師告訴我,每年新生入校,第一項活動就是瞻仰烈士紀念碑,參觀“魯迅生平展室”;一位在紀念碑前充當臨時講解員的彭姓語文老師則說,他們有全國唯一的“劉和珍、楊德群大隊”,每年三月十八日,都要舉行“繼承先烈遺志,發揚革命傳統”的主題紀念活動,進行廣泛的愛國主義教育。
而這所學校的校訓里那條“篤志報國”也非常地切合我心。人是需要理想的,缺少了理想和行屍走肉又有什麼區別?而報國,不正是所有有志青年行動的指南么?不正是他們立志為民族出力的嚮導么?這是魯迅中學全體師生對魯迅一生事跡和高尚精神的高度概括,同樣也是包括我在內的所有人的心聲。 我在“文化園”的長廊里長久地躑躅,我在體味一代文豪那個時候的真情流露。在這個肅穆的庭院裡,曾經湧現出中國最優秀的青年,曾經生活著當時中國最為清醒的鬥士。彭老師說,當年魯迅就是在這個庭院裡的長廊里徘徊,寫下了令我們感動萬分的雄文《紀念劉和珍君》。在這蒼松翠柏之間,在這雕樑畫棟之上,凝聚著先生憂國憂民的拳拳愛國之心,迴蕩著可歌可泣的浩然正氣。他的“民族魂”精神,永遠都是一筆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萬古長存。站在“文化園”里,不需要任何華麗的說教。青磚作證,碑刻長存,朗朗清風相伴浩然正氣。一切盡在不言中:這就是一座園的力量,一座非同小可的園散發出來的攝人魂魄的力量,直沁心脾,欲罷不能。我在校園裡徜徉,徜徉到的僅僅是一種文化氛圍嗎?我在問自己。但願我的發問,是一種文化的自覺流露,一種對魯迅先生逝世71年以來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