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東師範學堂

川東師範學堂

川東師範學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1906年4月18日,是清政府在重慶正式創辦的第一所正規的師範學校,是一所具有悠久的歷史的師範學院。

師範

2000年,原西南師範大學和原西南農業大學都舉行過建校50周年慶祝活動。其實,無論是原西南師範大學,還是原西南農業大學,都不是1950年才創辦的全新大學。原西南師範大學西南農業大學其實同根同源,原本就是一所學校,均發軔於1906年創辦的官立川東師範學堂、1933年創辦的四川省立教育學院(簡稱川教院)和1940年創辦的國立女子師範學院(簡稱女師院)。而川教院和女師院此前也已有相當長的歷史。這種歷史是不能割斷的。要追溯現在的西南大學和以前的西師、西農的辦學源頭,就不能不去探究組成她們的學校中創辦最早的學校。這在全國乃至世界都是一種通例。
組成原西師、西農的川教院與女師院中,川教院建立更早;川教院與川東師範學堂又有頗為複雜而密切的關係。所以,要對西師、西農以至今天的西南大學的創辦追本溯源,就必須把川東師範學堂如何演變為川教院的歷史弄清楚。
川東師範學堂的創辦與清末教育制度的改革密切相關。清代的官辦學校在京城有國子監、翰林院,在地方有府、州、縣學。經過本省各級考試取入府、州、縣學的,通稱生員,即秀才(又稱為諸生)。此外,還有私人辦的私塾、書院等。生員一般是隸屬於本府、州、縣學的,若考選升入京師國子監讀書的,則不再是本府、州、縣學的生員,而稱為貢生。意思是以人才貢獻給皇帝。
1901年清政府決心實行改革即清末新政,內容之一就是改革學制。
1903年,張百熙、榮慶、張之洞等在《奏定學堂章程》的《學務綱要》中,特彆強調師範教育之重要性,要求各省辦初級師範學堂以培養國小教師,優級師範學堂以培養中學堂、高等學堂教師。《學務綱要》規定,初級師範學堂在省城應設五年制的完全科和一年制的簡易科;在州縣除辦完全科外,為應急需,還應辦師範傳習所。在這次史稱的“癸卯學制”改革中,師範教育第一次成為一個獨立系統,不再附屬於其他學堂之中。
為實施新學制,培養師資,清政府於光緒三十二年農曆三月二十五日,即公元1906年4月18日在重慶正式創辦了第一所正規的師範學校——官立川東師範學堂。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西南大學的最早淵源。倡議者是川東道員張鐸(字振茲),贊助者是紳士杜成章等,歸川東道署管理。學堂監督即校長是銅梁人楊霖。生源由川東道所轄36縣選送,也同時招收一定數量的自費生。
1906年首次招收一年制簡易師範科23名學生,1907開辦完全五年制師範科及附屬國小。至辛亥革命前,共有畢業生230餘人。
1912年9月,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師範教育令》稱:“師範學校定為省立,由省行政長官規定地點及校數,報告教育總長分別設立。縣因特別情事,依本令之規定,由省行政長官報經教育總長許可,得設立師範學校。兩縣以上聯合設立師範學校者,亦須依前項之規定。”據此,川東36縣聯合設立的川東師範學堂在民國三年即1914年改名為“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
學校管理的最高機關是維持會,由川東道尹任會長,學校校長(時為銅梁人邱兆熊)任副會長,由36縣教育行政長官為成員。1928年,維持會改為校董會,道尹為會長。
辛亥革命後,由於戰亂頻仍,川東師範學堂常被軍隊占駐,學校不得不多次往返遷徙 。1916年租住觀音梁船幫公所及附近民房,當年秋遷回原址.1917年秋遷住巴縣文廟,1920年再次遷回原址,因變買舊址,擬建新校.1930年春租住曾家岩巴縣農中校舊址及龍泉觀作臨時校舍,1930年末遷至石馬崗,即今文化宮。其時,因為戰亂,四川實行防區制,政出多門,辦學經費不能如數、按時徵集;校長頻頻更換,民國十一、十二年間,曾五易其人,最短的任期不足兩個月。民國十六年周天治任校長時,情況更為嚴重,周因經費困難於任職之次年辭職,另委任之校長徐天權也因學校經費之窘迫而堅辭不就,學校無人負責。川東聯 合縣立師範學校瀕臨倒閉之絕境。
川東師範瀕臨絕境之時,正值劉湘主政重慶。劉曾決定將該校停辦,遂指派剛接任川東道尹的甘績鏞到校辦理結束事宜,但遭到學校師生及社會各界的強烈反對,熱心教育事業的甘績鏞審度形勢,召開維持會,討論學校存廢問題。會議決議,學校繼續辦理,並改組維持會為校董會,道尹為會長。校董會一致推舉甘績鏞為校長,川東師範得以保留。甘績鏞接任校長後,募集資金,整頓解款,償還舊債,使校務出現轉機。民國十八年,甘績鏞提出將已不適用的舊校址出賣,覓地另建新校,得到校董會同意後,遂在通遠門外石馬崗購買7000餘方丈土地建設新校舍,並於1930年末遷入。
1931年1月,川東聯合縣立師範學校奉令改名為“川東共立師範學校”。
在甘績鏞任校長期間(1928--1935),加強了川東師範的建設,健全規章制度,樹立良好學風,嚴格選聘教師,籌措辦學經費,提高教師待遇,改善教學生活設施,並設立“典夔獎學金”,提高了川東師範的辦學水平。
1935年,劉湘任主席的四川省政府在重慶成立,即宣布廢除防區制,實現川政統一。甘績鏞升任民政廳長。是年7月13日,四川省政府由重慶遷成都,甘績鏞亦隨之去成都,不再兼任川東共立師範學校校長,遂由南京大學外文系畢業的聶榮藻接任。在聶任校長期間,學校進一步發展。
1939年5月,日本侵略者對重慶狂轟濫炸期間,川東師範遷至江津白沙鎮東海沱古墳灣,1946年5月遷回石馬崗。
大約在1934年末或1935年初,川東共立師範學校曾奉令改為“川東聯立師範學校”。1940年8月,又改名為“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
重慶解放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代表毛雍如代表人民政府,接管了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1950年9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發布命令,將四川省立川東師範學校改名為“重慶市立第一師範學校”。
從鄉村師範專修科到四川省立教育學院
民國二十一年即1932年,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內辦起了鄉村師範專修科。創辦過程也頗多曲折和艱辛。
接任川東師範校長的甘績鏞,對加強師資之培養以振興四川教育有深刻的認識。因此,在民國十九年(1930年)7月,向校董會提出了將川東師範改名為“川東聯合縣立高等師範學校”、增辦二年制高等師範的專案。校董會採納了甘氏建議,組織了籌備會,正式啟動增辦二年制高等師範的籌備工作,並將此呈報四川省教育廳。省教廳以改辦高師與現行學制不合為由,指令停止籌備。而川東師範籌辦高師諸君卻認為,此舉並無不是,繼續其籌備工作,只不過在形式和步驟上略作變通。在21軍(劉湘任軍長)和社會知名人士支持下,校董會決議,於1932年秋,在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內開辦鄉村師範專修科和中心農事實驗場,聘請四川石?d人、曾任山東鄉村建設研究院研究部導師的張知任科主任。“開辦之初,以經費基礎未固,規模又只一班,乃由政府劃歸川東師範學校辦理,而附設其中焉”。專修科“以研究鄉村問題、培養中級鄉村師範之健全師資為宗旨”,每年招收一個班40名學生。梵谷中、後期師範畢業或同等學力、年齡在19?D30歲之間、經學校錄取者,即可入學學習。學生分兩部分:一為川東各縣申送者,均為官費;一為川東以外縣分備資申送者,為自費。而後者名額不得超過總數的十分之二。是年8月,專修科先後兩次招生,9月1日正式開學。首屆共招生29人,農場也設在校內。
1933年2月,鄉村師範專修科遷至磁器口後,班次增加,規模擴大,但仍由川東師範學校派教師到該處上課。可見,不僅初辦時的鄉師專科屬於川東共立師範學校的一部分(該科成立一年時的《報告書》說:“本科系川師校的一部分,經費收支亦完全由川師校事務處負責”),而且遷至磁器口時,該科仍與川東共立師範學校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甘績鏞在給校董會的報告中說:“其產生之初,則全系本校之力”,是一點也不誇張的。
1933年7月,四川省政府頒發《四川鄉村建設學院辦法及組織大綱》,並撥款4萬元,正式將鄉村師範專修科改為四川鄉村建設學院,開始招收本科學生,與川東共立師範學校分開,成為一所獨立的高等院校。甘績鏞仍任該院院長。8月,學院開學行課。此時,學院僅設鄉村社會系和農業系。加上專修科學生,共有100餘人。1935年初,鄉建院共有教師23人,其中教授11人,講師10人。甘績鏞任四川省民政廳長後,21軍派政務處副處長高顯鑒接任院長。
由於鄉建院之名與當時學制不合,四川省教育廳於1936年8月訓令將鄉村建設學院改為四川省立教育學院,委任高顯鑒為院長。次年2月,教育部批准省教廳的決定,準予設立。此後,系科逐漸調整或增加。至1946年,全院已有7個系446名學生、133名教職員工(包括附屬農場、附中、附小教職員在內)。到重慶解放時,川教院共有教育、國文、數學、英文、史地、博物、農藝、農制、園藝等9 個系,已經具備大學的規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