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口月夕書懷

《京口月夕書懷》是宋末愛國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抒發了詩人長期飄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的孤獨悲涼之情。作者感慨時光老去,年華不再,並把感情寫得含而不露。詩歌語句清健而感情蒼涼,有杜律精神。

作品信息

【名稱】《京口月夕書懷》
【年代】宋末元初
【作者】林景熙
【體裁】五言律詩

作者簡介

京口月夕書懷》是宋末愛國詩人林景熙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抒發了詩人長期飄泊在外,年老而不回家的孤獨悲涼之情。作者感慨時光老去,年華不再,並把感情寫得含而不露。詩歌語句清健而感情蒼涼,有杜律精神。

林景熙像林景熙像
林景熙
(1242~1310) 宋末愛國詩人。字德陽,一作德暘,號霽山。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公元1271年(南宋鹹淳七年),由上捨生釋褐成進士,歷任泉州教授,禮部架閣,進階從政郎。宋亡不仕,隱居於平陽白石巷。據新編《平陽縣誌·林景熙傳》載:元世祖忽必烈所任江南釋教總統楊璉真珈,發掘紹興宋陵及大臣墓101所,拋棄其遺骨。時林景熙在紹興王英孫家作客,激於愛國義憤,約鄉人鄭朴翁等喬裝採藥人前往,拾得高宗、孝宗骸骨,共裝六函,葬於蘭亭附近,移植皇陵冬青樹作為標誌,又作《冬青花》和《夢中作》四首,以記其事。林景熙這種熱愛祖國,反抗民族壓迫的行動,深受稱讚。他教授生徒,從事著作,漫遊江浙,因而名重一時,學者稱“霽山先生”。著作有《白石稿》、《白石樵唱》,後人編為《霽山集》。

作品原文

京口月夕書懷
山風吹酒醒,秋入夜燈涼。
萬事已華發,百年多異鄉。
遠城江氣白,高樹月痕蒼。
忽憶憑樓處,淮天雁叫霜。

作品鑑賞

林景熙生於公元1242年(宋理宗淳祐二年),從這首詩在《白石樵唱集》中的位置和詩中“華發”、“百年”等詞句看,應當是宋亡以後的作品。大約在公元1298年(元大德二年)前後,作者從故鄉出發,至杭州、蘇州、潤州(鎮江)等地旅行。這首詩當寫於此行途中。
作者的老家在溫州平陽,這首詩是他旅居京口時的感懷之作。京口,即今江蘇鎮江。月夕,即月夜。年老漂泊,是人生途中最難堪的境遇之一,尤其是在自己功業無成,國破家殘之後。這當兒如果再碰上衰颯的秋天,面對衰敗的景象,那么淒涼酸楚的情懷就更加難以抑制了。杜甫有句云:“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登高》)便是這種特殊的感情和典型環境相統一的範例。林景熙此詩在景物的描寫上,頗有杜意。
詩以“山風吹酒醒”開端,用“淮天雁叫霜”煞尾,略去了飲酒前的苦惱,也不寫借酒澆愁的衷腸,只用酒醒後一剎那間的所見、所想、所憶來抒發鬱結在胸中的愁緒,深得含蓄蘊藉之致。首聯寫初醒,山風、秋、夜、燈、涼都是室內所感覺到的。在這兩句詩的背後,可以清晰地看見一位深夜對孤燈而悶坐的詩人形象。頷聯是初醒時所想:“萬事”而使生白髮,可見事事皆不如意;百年又“多”在異鄉,可見長期漂泊生涯之艱苦——這是全詩中最為明確地披露了作者心跡的兩句,於此讀者可以體會到詩人把含而不露的藝術手法運用得非常成功。頸聯是所見。上句寫平視,由於在夜晚,因而遠城的方向只有一片“江氣”;下句寫仰望,因為天空雲遮霧罩,所以樹梢頭唯存一點“月痕”——這裡,作者用“江”、“白”、“痕”、“蒼”等字把左右上下寫得混沌一片,既符合當時的時令天氣,又符合詩人酒方醒時朦朧的視覺,更符合他蒼涼迷茫的內心世界,顯示了作者駕馭語言的功力。尾聯寫所憶,是對白天登樓情景的回想。“雁”和“霜”同樣是牽惹情思之物,末句以“雁叫霜”戛然而止,一方面是對飲酒前情緒的暗示,另一方面,這種“欲說還休”的寫作方法可以啟發讀者不盡的遐想。
這首詩以酒微醒時身邊事物發端,繼寫清醒後對燈感懷,再寫為擺脫苦悶而抬頭時所見,又由仰首望天聯想到入醉前登樓所見的水天一色的長淮,寫得自然連貫、首尾完整。此外,詩句結構特殊,也是這首詩的一個顯著特點。比如第二、三、四、八各句,就都不是按照漢語句於的通常結構方式組成的。這種特殊句型的採用,不但能在有限的字句中匯入豐富的事物,使這些事物間產生各種巧妙的聯繫,而且使詩句搖曳多姿,形成一種峭拔清雋的風格。
詩人運用虛實結合的手法來寫“涼”:用“秋夜”、“山風”、江氣寫天氣之涼,這是實寫;用生白髮、居他鄉、憶霜天寫心境之涼,這是虛寫。抒發了作者旅居他鄉愁苦悲涼(或苦悶、淒涼等)的心情。

其它作品

讀文山集》、《 酬謝皋父見寄》、《夢 回》、《溪 亭》、《枯 樹》、《冬青花》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