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108則享樂與平衡的故事享受人生 體驗人生 熱愛人生
◎紐約時報排行榜暢銷書
◎歐普拉雜誌推介
◎各大時尚雜誌好評
她在小時候有個夢想:以為自己長大後會是兒女成群的媽媽。但在30歲以後,她才發現自己既不想要小孩,也不想要丈夫。
這是女性對自己的覺醒,當然也是對自己困惑的開始。為什麼我想要的,和原來的世俗標準都不一樣?既然如此,不如享受自己的最佳身心暢快計畫!
◎好吃!義大利 以前我們尋求娛樂→→這裡的人尋求快樂
在令人疲憊的婚姻結束之後,作者在義大利、印尼、印度等三個不同國度之間尋找自己。108個短篇象徵了靈魂探索、自我發現之旅:到義大利品嘗感官的滿足,在世上最好的披薩與酒的陪伴下,靈魂就此再生。她再到了印度,與瑜珈士的接觸,洗滌了她混亂的身心。峇里島上,她尋得了身心的平衡。
在義大利極盡吃喝的享受後,作者忽然有了罪惡的感覺,這個感覺的出現,讓她害怕:既然我擔心罪惡,為何我還要放假?原來,以往我們是在耗費心神後,才去尋找「休閒娛樂」,然而,有人正是以「無所事事的生活」為最高目標!
這是個漂亮的措辭。Bel far niente是「無所事事之美」的意思。聽我道來──傳統來說,義大利人自古以來一直存在著勤奮工作的人,尤其是那些長期受苦的勞動者,即所謂braccianti。但即使在艱苦勞動的背景下,「無所事事」始終是大家抱持的一個義大利夢想。無所事事的美好是你全部工作的目標,使你倍受祝賀的最後成果。你越是閒暇舒適地無所事事,你的生活成就越高。你也不見得要有錢才能體驗。
◎體驗!印度 以前是「觀光」→→現在要懂得「體驗」
作者到了印度,學習瑜珈與禪坐,這是人人對於印度習以為常的印象,也似乎是到了印度該去學習的事,但是她其實不喜歡每日早晨之後古魯梵歌的詠唱。外在的標準是教導我們必須忍受,或努力學習外界「認為對的事」,但是只有「勉強忍耐」一個方法嗎?既然得面對「不愉快」,不如學習體驗人生吧!
「這東西或許不好受,卻很有益。」
「該如何保持堅持下去的動機?」
「有別種選擇嗎?每回遇上挑戰就放棄?瞎混一生,過著悲慘、不完整的生活?」
「你剛說『瞎混』?」
「沒錯,我是這麼說。」
「我該怎麼做?」
「你得自己決定。但是我勸你-既然你問我-趁待在這裡的時候繼續吟唱古魯梵歌,特別是因為你對它有如此極端的反映。假如哪個東西這麼用力摩擦你,八成對你奏效。古魯梵歌正是如此。它燒燬你的自我,把你變成純粹的灰燼。小莉,它是一條艱苦的道路,其動力超越理性所能理解。你待在道場的時間不是只剩下一個星期?之後你可以隨意去旅行,找樂子。所以,就請你再吟唱七天吧,之後永遠不用再去碰它。記得你的導師說過──研究你自己的心靈經驗。你不是來這裡觀光或報導,你是來這裡追尋。所以就去體驗吧。」
◎去愛!峇里島 自以為是的「自由」,其實是混亂→→尋求定位自己,才能身心平衡
作者以為走出平常的生活是追求自由,沒想到和峇里島人相比,只是更顯得自己的步調混亂!在峇里島,人們最常問外來客的問題是:「你要去哪裡?」、「你從哪裡來?」、「你已婚嗎?」,三個問題表現了峇里島人相當注重自己的人生定位:了解自己與家人朋友的關係,與上天的關係,才能找到自己的平衡。
Giblert的文字充了機智、聰慧與無法抗拒的豐富情感。
──紐約時報書評
聰明、極具娛樂的回憶,作者在印度的回憶相當美麗,充滿了香料的氣味。
──時代雜誌
食物、語言、各式各樣的情感,都是愛的各種形式,而作者毫無保留的坦率,成為本書閱讀上的最大樂趣。
──洛杉磯時報
經過一場婚姻,作者才知道她既不要孩子也不想要丈夫。她踏上探索之旅,豐富與自我嘲諷的幽默文字使得這次旅途活潑了起來。
──紐約客雜誌
試想《慾望城市》的凱莉停下她的每周專欄,與她的三個好友離開摯愛的紐約,到達義大利品嘗從未吃過的美味披薩,買了性感內衣,……是一部值得發展為電視劇的好故事。
──Elle Magazine
在本書令人著迷的文字中,作者尋訪了義大利、印度與印尼……她從中學得的旅遊經歷是如此珍貴。
──Marie Claire
這部由才華洋溢的Gilbert寫成,極具娛樂性的書,絕不僅專屬於女人的讀物。
作者介紹
伊莉莎白.吉兒伯特 Elizabeth Gilbert具備小說家與新聞記者的身份,兩度獲得National Magazine Award深度報導獎,作品The Last American Man入選美國國家圖書獎決審名單與2002年紐約時報年度好書,故事集Pilgrims獲Paris Review最佳新人小說等獎項。曾為知名雜誌GQ、Bazaar、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撰稿,小說作品曾於Esquire、Story、Paris Review刊載。《斷背山》作者安妮˙普露譽其為:「一個閃閃發亮的作家」。
作品目錄
序言:或說「本書如何組構」;或說「第109顆珠子」第一部 義大利
或說「像吃東西那樣說出來」;或說「三十六則追求享樂的故事」
第二部 印度
或說「恭喜認識你」;或說「三十六則追求信仰的故事」
第三部 印尼
或說「就連內褲裡頭也覺得不同」;或說「三十六則追求平衡的故事」
最後的感謝與確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