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檔案
名 稱:《夢》
作 者:亨利·盧梭
創作時間:1910 年
尺 寸:205 × 299cm
類 別:布面油畫
收 藏:美國,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
創作背景
法國在19世紀末,出現了一種以闡發人的原始本性為宗旨的繪畫,它在流派紛呈的巴黎畫壇,顯得特別矚目。這種原始主義由於缺少表現主義那種激情,也無浪漫主義的想像力,它既不象在重現人類的童年,又顯得稚拙味十足,令當時不少鑑賞者反感,因而很少有追隨者。這一風格的代表人物即是出生在巴黎郊區拉瓦樂的法國畫家亨利·盧梭。
亨利·盧梭(1844~1910.9)是一個自學成才的畫家,父親是工人,母親出身農家。亨利·盧梭青年時在軍中服役了四年,結識了去過墨西哥的士兵,他們講起的異國風情,使他十分嚮往。1868年他定居巴黎;1870年又參加了普法戰爭,退伍後在巴黎當了一名稅關雇員,因受騙失職而被解僱,只得在酒館以演奏來餬口。他也參加繪畫活動,但未經訓練,所繪作品技巧拙樸,這種不是做作的"拙味"被當時著名詩人阿波里奈爾所賞識,並為他寫文章推薦。從此,他在畫壇上獲得了一定聲譽。後經表現主義藝術家的鼓勵,他保持這種率真的觀察事物方法,並在題材中雜以某種神秘主義,使他的藝術獨具一格。
1886年盧梭展出的第一幅稚拙主義油畫是《狂歡節之夜》,描寫深夜裡一對情侶踏著黑影,在鄉村的小道上踱步。遠處群山亮得如同白晝,近景樹木則深埋在黑暗裡,令人觀後稱奇。
提起夢幻,只有他的《夢》才最富抒情味,也最富色彩的裝飾味。此畫後來成了盧梭風格的藝術典型。
《夢》展現的是一種幻想中的原始森林。說它是原始森林,是指畫面上那些奇怪的獸類,少見的熱帶植物,除了闊葉叢林以外,還有美麗的蘭花、熱帶所見的水果,等等。這是一個未有人跡的原始叢林,可是在這樣不可想像的環境裡,有一裸體女人橫臥在一張不可思議的華麗沙發中。中間一個皮膚黝黑的人,在面對觀眾的方向吹起他的長笛,一頭獅子在樹叢里向外窺探著。這一切不是真實的存在,時令和環境都是違反常理的。它是一個夢境,一個畫家頭腦中的怪異的夢境。
《夢》具有一定的表現主義成分,因為畫上集中的事物:處女地、獅子、漂亮的禽鳥、可怕的美國野牛、慘澹的孤月,黑皮膚的吹笛手以及畸形的裸女,等等,只表露了畫家的童稚般的想像力,由於它妙趣橫生,受到許多人的讚賞。一位評論家風趣地說:"他的天才勝過了天真,他應被奉為20世紀藝術的開拓者。"
作品賞析
歐洲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畫壇,可謂風起雲湧,先鋒畫家銳意革新,印象派、後印象派、新印象派交叉登場,傳統的繪畫風格被愈來愈遠地丟在後面。在這種情況下,盧梭的出現無疑是個特例,他完全在自我、隨意的情況下,去追逐自己的繪畫風格,既不囿於傳統,也不追逐新興的繪畫潮流。這也許與他沒有受過傳統的美術訓練有關,因為這樣,他既不受傳統繪畫風格的束縛,也沒有先鋒畫家鼎力革新的強烈意識。然而,他在自己的繪畫道路上,卻用天真、淳樸、原始的情趣,稚拙的畫筆,開拓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
《夢》是畫家的絕筆之作,也是一幅充滿視覺幻想、詩意盎然的清新之作。在一片開滿各種奇異花朵和水果的熱帶叢林中,一個裸體的長髮女子躺在維多利亞式沙發上。密林的一角升起了皎潔的月亮,一隻禽鳥站在果樹枝上,一動不動。密林中,兩隻獅子睜大了眼睛正虎視眈眈地盯著前方和裸體女子。樹叢間露出一隻犀牛的眼睛,它也在注視著坐在沙發上的女子。一個皮膚黝黑的黑人正在吹奏豎笛,他漆黑的身體與周圍的環境水乳交融,神秘的笛聲似乎讓所有的動、植物都沉浸其中,如夢如幻、如痴如醉。
在畫家不失童心的優美筆觸里,我們仿佛走進了童話的世界,皎潔的月光下,黑人吹奏著巫師的魔笛,獅子、犀牛等所有動物都變成了通人性的精靈,與人相親相愛,人們之間也沒有黑人、白人的種族歧視,整個世界在花果的異香中變得簡單、純潔、清新、美麗,充滿了欣欣向榮的力量。我們無法想像這時的畫家已經66 歲,走進了生命的最後時光,可是他仍然把這份悠然的赤子情懷通過夢這個主題表現了出來,夢什麼都可以不是,夢什麼都可以是。這是畫家人生理想的寄託抑或是心靈深處嚮往而又無法企及的境界或者是對人類最深切的愛的期盼。不過不管怎樣,畫中這種詩意浪漫的氛圍,超現實的優美境界永遠都能打動善良的人們心靈深處某種神秘的空間,也讓我們一次次為畫家而感動。
畫家小傳
盧梭(1844~1910),法國19 世紀巴比松風景畫派畫家,原始派藝術的開創者。出生於法國北部的拉瓦勒。曾投身軍旅,退伍後在海關工作,後辭去公職專心作畫,一生沒有受過正規的美術教育。
作品筆法拙樸,充滿天真、夢幻的情趣,對現代畫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代表作有《狂歡節之夜》、《戰爭》、《岩石上的男孩》、《玩足球者》、《夢》等。
盧梭與其同時代的印象主義畫家交往甚為密切,尤其推崇高更、雷東、勞德累克等具有革新精神的畫家。他在藝術上不隨波逐流,甘願寂寞地走自己的路,從而形成天真淳樸真實稚拙的獨特藝術面貌。
畫如其人,我們通這幅畫,也可以想到盧梭的性情、人格。事實上,盧梭就是這樣一個天真、憨厚、樂觀而又充滿幻想的人,他的一生貧窮而又充滿災難,兩個妻子和八個孩子相繼離他而去,他的作品也一次次遭到沙龍的拒絕。可是他從來沒有向命運和生活屈服,仍然大膽而又樂觀地擁抱著新事物、新思想,用自己的畫筆為生活而歌唱。
當我們看過太多嚴謹而又精密的畫作時,看看盧梭的作品能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情趣,在日益精密和程式化的時代,他的作品中流露出的憨朴、純真、原始的氣息,超現實主義的風格,更能觸動人們心靈深處一些丟失的東西和一些無法企及的東西。
盧梭去世後很久,超現實主義畫家才開始推崇他的作品,並成為他們心目中學習的典範。他的繪畫藝術對20 世紀初期德國、美國等許多國家的現代藝術,都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
原始派藝術
原始派又稱“稚拙派”,指20 世紀初期出現的一種藝術潮流,以亨利·盧梭為代表。
原始派的稱謂源於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所表露出來的天真樸拙和自然天成的風格特徵。他們無視古典藝術的傳統和一切造型技術的訓練,主張藝術創作應返回原始藝術的風格中去,追求天然、淳樸、原始性的表現形式,努力表達直接的樸素的印象。成員多是沒有經過傳統美術訓練的人,代表除亨利·盧梭外,還有維萬、博尚、邦布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