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原理 兩個正弦交流電動勢在極性對接時要達到補償或平衡,必須具備3個條件:①兩者頻率相同;②幅值相等;③相位相同。因此,交流電位差計只能測量同頻率的正弦電壓,且必須具有幅值和相位兩個調節迴路。交流電位差計分直角坐標型(圖1 ) 和極坐標型(圖2)。圖中毫安表mA監測並藉以標定交流電位差計的工作電流(用調節電阻r調節);檢測儀表用於指零,對於工頻可採用振動檢流計。圖1中標準的無感可變電阻器 R上產生同相補償電壓,互感線圈M的二次電動勢為正交補償電壓,它們的大小均可以調節。圖2中單相電源經過電阻、電容元件分相,成為兩相電源,再經過移相電路,使標準的無感可變電阻器R上產生的補償電壓相位連續可調。


交流電位差計由於工作電流不易準確標定,不易獲得準確的正交補償電壓或難於實現準確的移相,工作時易受外界干擾,易受電源諧波和交流檢測指零儀表特性的影響等,所以其準確度一般僅達0.1~0.5級,其發展也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