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麻斑枯病

麻株接近成熟時,病斑邊緣變為灰色至黑褐色,表面散生許多分生孢子器。 亞麻斑枯病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Mycosphaerella icola(Speg.)Garass.子囊殼近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亞麻斑枯病
拉丁學名:Mycosphaerella linorum
為害作物:亞麻
分類屬性:子囊菌亞門真菌

為害症狀

亞麻整個生育期內的地上部分都能受害。子葉和真葉病斑一般呈近圓形,初為黃綠色,後逐漸變為褐色至暗褐色,表面散生許多黑色小粒點,即分生孢子器。發病嚴重的葉片乾枯脫落。莖部發病,初生褐色小斑點,以後逐漸擴大或幾個病斑互相連並成不規形病斑,邊緣不很清晰。麻株接近成熟時,病斑邊緣變為灰色至黑褐色,表面散生許多分生孢子器。後期,在枯死莖上形成許多子囊殼。

形態特徵

亞麻斑枯病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Mycosphaerella linorum(Wollenvw.Garcia-Rada]。無性階段為Septorialinicola(Speg.)Garass.子囊殼近球形或扁球形,黑褐色。於囊長圓形或棍棒形,無色,內生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梭形,無色,彎曲,有一個橫隔膜。分生孢子骷近球形,頂端具一小孔口。分生孢於線型上端略細,直或彎曲,一般有3個橫隔膜,老熟時,偶有7個橫隔膜,透明無色

發病特點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土壤中病殘組織上越冬,第二年亞麻播種後,氣候條件適宜時即產生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雨水、氣流傳播,進行初次侵染。發病後,病部不斷產生分生孢子,由氣候進行重複侵染種子帶菌,既是初次侵染菌源,又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長期天氣陰雨,地勢低洼潮濕有利此病發生。多年連作麻地可以加重發病程度。品種間抗病性有一定差異。

防治方法

輪作重病地實行三年以上輪作,可以有效地消滅土壤中病菌。
(2)清潔麻地 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組織後翻耕土壤,可減少初次侵染的苗源亞麻生長季及時開溝排水,增施肥料,促進苗壯抹健,提高抗病力。
(3)種子消毒 用種子重量的0.5-1%的炭疽福美,或拌種雙,或多福混劑拌種播種。噴藥用l0%雙效靈水劑200~300倍液,或35%銅懸浮劑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粉劑600~800倍液,或代森鋅500-700倍液,在發病初期均勻噴霧,畝施50一75公斤藥液,用藥2次可控制為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