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該亞公國

亞該亞公國(Principality of Achaea)又稱摩里亞公國(Principality of the Morea),系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後西歐封建主在拜占庭帝國廢墟上建立的十字軍國家之一。它是希臘地區的十字軍政權中世系延續最久,實力也最為強大的一個。

建立過程

1205年,塞薩洛尼基王國國王博尼法斯派遣法國騎士威廉·查普利特(William of Champlitte)和戈特弗里·威列哈督因(Geoffrey I of Villehardouin)率領數百人的隊伍去消滅拜占庭在伯羅奔尼撒半島(摩里亞)的殘餘勢力。他們在康多羅斯橄欖林之戰(Battle of the Olive Grove of Koundouros)中擊敗了十倍於己的拜占庭軍,迅速征服了幾乎整個伯羅奔尼撒半島,少數堅持抵抗的要塞也相繼陷落。威廉當年自立為亞該亞“君主”,定都半島西北沿海的安德拉維達(Andravida)。1209年他死後由戈特弗里繼任。戈特弗里將全公國分為12個男爵領地,每塊領地進一步分為多塊收入1000金幣的小封地,從而在南部希臘穩固地建立起西歐式的封建體制。

內政體制

亞該亞公國紋章 亞該亞公國紋章

亞該亞公國的最高權力機關為大議事會(grand court),由君主召集貴族組成,其決議對君主有約束力。君主下設首相、元帥和財政大臣等官職,初步建立了一套封建國家機器。公國適用的法律稱為“羅馬尼亞敕法”(Assizes of Romania),其內容混合了法國習慣法和拜占庭法,影響遍及其它希臘十字軍國家。原拜占庭的某些貴族頭銜和普羅尼埃制(參見拜占庭軍區制)也得以保留,但被改造以適合公國的西歐封建體制。每個男爵領地的男爵每年必須在公國軍隊中服役4個月,另加4個月衛戍各地城堡。

繁榮和滅亡

在戈特弗里的孫子,威列哈督因的威廉二世統治下(1246-1278),公國臻於鼎盛。威廉二世獎掖藝術,其宮廷成為法語文化興盛的中心。1249年,威廉遷都斯巴達故城附近的米斯特拉斯。1259年,威廉在佩拉崗尼亞戰役(Battle of Pelagonia)中被尼西亞帝國俘獲,被迫在1262年割讓包括米斯特拉斯在內的拉科尼亞地區以換取自由。此後為抵抗拜占庭人的蠶食,威廉在1267年承認西西里國王查理一世(安茹的查理)的宗主權。1287年威廉去世後,查理一世及其子查理二世相繼執掌公國政權。此後公國一直陷於安茹系和威列哈督因系王族的繼承權爭鬥中。1430年,拜占庭的摩里亞親王托馬斯·巴列奧洛格占領了公國大部分土地,並於1432年通過聯姻最終合併了公國的剩餘領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