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老鷹隊史

亞特蘭大老鷹隊史

威爾金斯是老鷹隊史的得分王一支有著光榮歷史的球隊:從佩蒂特到“槍手皮特”到“人類電影精華”當人們說起球隊傳統的時候,亞特蘭大老鷹隊不是大家第一個會想到的球隊。但是老鷹是和任何一支球隊一樣可以讓人肅然起敬的一支球隊。球隊的歷史可以上溯到1946年,那時一支叫做三城黑鷹隊(Tri-city Blackhawks)的球隊就是現在老鷹的前身。那個時候,球隊被橫跨密西西比河的三個城市共享(伊利諾州的莫林(Moline)和羅克愛蘭(Rock Island),以及愛荷華州的達文波特(Davenport),一戰前後被該地區被叫做三城地區)。在之後的歲月里,球隊還在密爾沃基和聖路易斯打過球,並擁有了一批在NBA歷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球員。在1958年,聖路易斯老鷹隊,得到了球隊歷史上唯一的總冠軍。1946-47年,三城黑鷹隊加入了NBL聯盟,當時的球隊還有托萊多吉普隊(Toledo Jeeps)、揚斯敦熊隊(Youngstown Bears)、奧什科什全明星隊(Oshkosh All-Stars)和希博伊根紅皮隊(Sheboygan Redskin)。那一年也是傳奇中鋒喬治-邁肯(Goerge Mikan)為NBL的芝加哥美國齒輪隊(Chicago American Gears)打他職業生涯第一場比賽的一年。當時三城黑鷹的老闆是本-科納(Ben Kerner),球隊在有6000坐席的沃頓球館(Wharton Field House)打球。球隊在第一年沒有進入季後賽,但是在接下來的一年裡,他們達到了5成的勝率並且打進季後賽。在1948-49賽季開始的時候,喬治-邁肯的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Minneapolis Lakers)和其他三支NBL球隊一起加入了有紐約、費城和波士頓等大城市球隊參加的BAA聯盟。在1948-49賽季,黑鷹隊在唐-奧滕(Don Otten)——NBL僅存的一個7尺球員的帶領下,以36-28的戰績擠身季後賽,並且闖過第一輪,在第二輪的比賽中,他們被奧什科什全明星隊擊敗。

1949-1961:與巨星擦肩無礙老鷹奪冠

1949-1951:三城加盟NBA

在經過3年的競爭之後,NBL和BAA終於在1949-50賽季合併。NBL的10支球隊中只有一半保留了下來,三城隊就是新建的NBA聯盟中的一員。在進入NBA的第一場比賽當中,球隊迎戰的是丹佛掘金隊(1948-1950)(Denver Nuggets)(這支掘金隊在1950年解散,和現在的掘金沒有直接關係),球隊以93-85取勝。但是在連續6場的失利之後,主教練羅傑-波特(Roger Potter)被解職,紅衣主教奧爾巴赫(Red Auerbach,本名阿諾德-奧爾巴赫,Arnold Auerbach)繼任。奧爾巴赫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帶領球隊取得29-28的戰績,使球隊進入季後賽,但是在第一輪,他們輸給了安德森包裝工隊(Anderson Packers)。在49-50賽季之後,奧爾巴赫去了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他並不是唯一從三城到波士頓的NBA未來巨星,鮑勃-庫西也曾經短暫屬於過黑鷹隊,但是球隊把庫西送到了芝加哥牡鹿隊(Chicago Stags)換來了一個在他職業生涯5場比賽里平均只能得到8.3分的吉恩-萬斯(Gene Vance)。當牡鹿隊在1950-51賽季之前解散之後,鮑勃-庫西被凱爾特人簽走。在那個賽季開始的時候,NBA已經從17支球隊減少到11支。那一年,球隊也更換了3位主教練:戴夫-麥克米蘭(Dave McMillan)、約翰-洛根(John Logan)和邁克-托多羅維奇(Mike Todorovich,後兩位都是球員兼教練),球隊以25-43的戰績在西部賽區墊底。

1951-55:老鷹轉移到大城市

在1951-52賽季之前,老闆本-科納將球隊遷到了密爾沃基,在那裡,他們有一座新的10000座位的體育館。那個賽季球隊-已經改名為現在的老鷹隊-成績相當慘澹。唯一一個在榜上能見到的球員是6-6的中鋒-大前鋒梅爾-哈欽斯(Mel Hutchins),他以場均13.3個籃板並列聯盟第二。球隊以17-49的戰績再次在西部墊底,但是球迷還是非常樂意的到現場來看球隊的比賽。1952-53賽季,球隊有了些進步,取得了27場勝利,但是球隊依然是西部最差的,而且也再一次與季後賽無緣。球隊在53-54賽季依然是分區最後,贏得了21場比賽,輸了51場。在那個賽季還有26場比賽的時候,老鷹隊請來了紅頭霍爾茲曼(Red Holzman,本名威廉-霍爾茲曼,WilliamHolzman)成為球隊主教練。之後的夏天,球隊也找到了未來輝煌的基石,他們通過選秀得到為6尺9寸的前鋒鮑勃-佩蒂特(Bob Pettit)。這個年輕人在1954-55賽季有相當不錯的表現,他場均得到20.4分(聯盟第四),並且獲得了當年的最佳新秀。球隊的戰績提高了一些,但是依然是西部最差的。

1955-56:再見密爾沃基,你好聖路易斯

密爾沃基的體育迷漸漸把他們的注意力從籃球的老鷹轉移到了棒球的武士隊(Milwaukee Braves)。相應的,老闆本-科納將球隊搬到了聖路易斯,球隊的面貌也似乎渙然一新。佩蒂特已經找到了他的感覺,他奪得了1955-56賽季的NBA最有價值球員,並且同時在得分(25.7分)和籃板(16.2個)榜上都名列第一。在賽季中期,科納又給佩蒂特找來了新的幫手,6尺7的前鋒傑克-科爾曼(Jack Coleman)和6尺1的傑克-麥克馬洪(Jack McMahon),他們都來自羅切斯特皇家隊(Rochester Royals)。在連續四年分區墊底之後,聖路易斯老鷹隊以33-39的戰績和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隊(Minneapolis Lakers)並列第二。湖人經過一場的附加賽正式獲得了聯盟第二的位置,然後兩隊在三局兩勝的季後賽里再次碰面,老鷹隊在第一場比賽中1分險勝,第二場裡湖人隊以58分的巨大優勢獲勝,但是第三場比賽,老鷹又以116-115獲勝,從而進入了西部的分區決賽。他們在接下來五局三勝的系列賽里前兩場以2-0領先韋恩堡活塞隊(Fort Wayne Pistons),但是在之後三場被活塞翻盤痛失進入總決賽的機會。

1956:老鷹失去拉塞爾的那天

老鷹隊在1956年選秀里擁有第二順位。選秀開始之前,凱爾特人放棄了首輪選秀權而獲得地區選秀權,選擇了當地人,聖十字學院(Holy Cross)的湯姆-海因索恩(Tom Heinsohn),地區選秀制度允許一支球隊放棄首輪選秀權而贏得選擇一名球隊當地出產的球員的優先權。但是紅衣主教之後卻依然得到了比爾-拉塞爾(Bill Russell)。比爾剛剛結束了他在聖弗朗西斯科大學的最後一年,在他空前的防守能力下,球隊在之前的兩年沒有一場失敗。羅切斯特皇家隊在第一順位選擇了薩休戈-格林(Sihugo Green),老鷹在之後選擇了拉塞爾。但是奧爾巴赫沒有浪費任何時間便用埃德-麥考利(Ed Macauley)和克利夫-哈根(Cliff Hagan)從老鷹換走了比爾-拉塞爾。這個交易對老鷹很好,6尺8的麥考利是當年聖路易斯大學相當紅的球員,而且他在來到老鷹之後的第一個賽季就有場均17.5分的貢獻。哈根是一個值得信賴的新秀,他在服完兩年的兵役之後重返NBA。

1956-57:老鷹隊常規賽掙扎,季後賽閃光

儘管擁有了新的陣容,但是老鷹隊在1956-57賽季的開局依然不是很順利。在14-19的戰績之後,主帥霍爾茲曼被解僱,斯萊特-馬丁(Slater Martin),一個剛從紐約轉來的後衛成了球隊的隊員兼教練。球隊在他執教期間取得了5-3的成績,但是之後馬丁還是決定專心做個隊員,所以這個任務就交給了球隊的替補前鋒亞歷克斯-漢納姆(Alex Hannum)。在佩蒂特的率領下球隊以34-38的戰績和湖人、活塞並列西部的第一,但是較東部,這個成績實在不是很好。東部最後一名的紐約尼克斯隊,戰績是36-36。老鷹在附加賽中戰勝湖人和活塞奪得西部賽區的第一,這樣,他們在第一輪當中就可以輪空,而等待活塞和湖人的勝者。之後老鷹在分區決賽里橫掃湖人(最後一場的比分是143-135,雙加時)進入總決賽。他們的對手是凱爾特人隊,人們預計這將是凱爾特人的表演賽,但是老鷹在第一場還是嚇了對手一跳,他們經過2個加時以125-123在客場戰勝了對手。之後一場比賽,凱爾特人將比分扳平。在聖路易斯的兩場比賽里,雙方也是各贏一場。第五場比賽,124-109凱爾特人又勝,兩天之後克利夫-哈根補進佩蒂特的球,球隊96-94取勝,兩隊必須進行第七場決戰。1957年4月13日,星期六,這場比賽是NBA歷史上最難忘的比賽之一。凱爾特人在開局階段領先,而老鷹隊在之後奮起反擊。鮑勃-佩蒂特在常規時間最後幾秒的罰球將比賽拖入第一個加時。在第一個加時即將結束的時候,傑克-科爾曼的進球將比賽帶入第二個加時。凱爾特人前鋒在最後時刻的罰球讓波士頓領先,之後佩蒂特的壓哨彈筐而出,125-123,凱爾特人得到了他們球隊歷史上的第一個總冠軍。

1957-58:老鷹在總決賽中復仇

在經過前一賽季的季後賽洗禮之後,1957-58賽季老鷹隊以西部第一結束了常規賽,領先第二名底特律活塞隊8場。亞歷克斯-漢納姆也在上賽季結束之後選擇了退役,這樣他就可以在1957-58賽季專心於他的執教事業,這個也得到了回報。佩蒂特在得分榜上名列第三(24.6分),籃板榜位居次席(17.4個)。球隊打的是那種很控制節奏的比賽,基本上都先把球交給內線的佩蒂特、克利夫-哈根(場均19.9分)和埃德-麥考利(14.2分)。分區決賽里,老鷹的對手又是去年的底特律活塞,他們也同樣取得了勝利,比分是4-1。凱爾特人也以相同的比分戰勝了費城勇士隊(Philadelphia Warriors)。這一次,再也沒人預測凱爾特人會輕鬆取勝,他們這樣的觀點也在老鷹第一場比賽里以2分戰勝對手後得到了鞏固。凱爾特人在第二場比賽里扳平了比分。但是之後幸運眷顧了聖路易斯,比爾-拉塞爾在第三場比賽中腳踝受傷,老鷹再次領先。第四場裡凱爾特人再次扳平。第五場比賽,老鷹又以102-100險勝。第六場是在聖路易斯進行。比爾-拉塞爾在他靈活性受到限制的情況下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在毫無效果地0分鐘之後,他退出了比賽。同時佩蒂特不可阻擋,得到了創下NBA季後賽記錄的50分。老鷹隊一分險勝,110-109,他們擊敗了凱爾特人得到了最終的冠軍。

1958-59:佩蒂特的第二個MVP

儘管獲得了總冠軍,但是老闆本-科納還是傾向於更換主教練。在1958-59賽季的訓練營里,他第一個任命者是安迪-菲利普(Andy Phillip),但是他只帶隊了10天,教鞭就被接近自己職業生涯尾聲的埃德-麥考利接過。老鷹隊同時也增加了克萊德-勒夫萊特(Clyde Lovellette),這個之前三個賽季在明尼阿波利斯和辛辛納提場均能得到20分的中鋒。斯萊特-馬丁和傑克-麥克馬洪繼續控制了後衛的位置。這個頑強的老兵陣容在西部一路領先。佩蒂特也憑藉場均29.2分獲得了他職業生涯第二座常規賽MVP獎盃。老鷹,以49-23的戰績結束了常規賽,領先第二名湖人隊16場,他們也期待著能連續第三次在總決賽里與凱爾特人交鋒。但是他們在西部決賽里被湖人阻擋住了前進的步伐,最終這支由埃爾金-貝勒(Elgin Baylor)帶領的球隊贏得了系列賽,比分是4-2。老鷹在前三場裡取得了兩場勝利,局面一片大好,但是後三場湖人卻取得了全勝,其中包括了在第五場通過加時的1分險勝和第六場2分的微弱優勢。

1959-61:統治性前場再次將老鷹帶進總決賽

在1959-60賽季,老鷹隊連續第三年贏得了西部賽區。再一次是靠防守取得這樣的成績,他們將對手的得分限制到了全聯盟最低的110.7分。而老鷹的得分則又一次幾乎以前場的為主,佩蒂特場均得到26.1分,之後是哈根的24.8分和勒夫萊特的20.8分。上賽季因為預期的凱爾特人-老鷹對決沒有實現而失望的球迷這次終於得以願望實現。老鷹在西部決賽里歷經7場大戰擊敗湖人,而凱爾特人也在東邊戰勝了費城勇士隊。總決賽比分陷入膠著,凱爾特人贏得了第1、3、5場,老鷹贏得了2、4、6場,兩隊再次面臨第七場決勝。但是這次不是1957年的重演。拉塞爾統治了籃板,他全場搶下35個籃板,而凱爾特人在下半場就比老鷹多得了18分,最終的比粉是122-103。浮躁的老闆本-科納在夏天再次更換了主教練,用保羅-西莫爾(Paul Seymour)代替了埃德-麥考利。另外一個有影響的改變是球隊得到了新秀蘭尼-威爾肯斯(Lenny Wilkens)。這個6尺1的後衛在第一年就場均能得到11.7分,但是大多數的分數依然來自前場,佩蒂特,哈根,勒夫萊特總共能得到72分。老鷹隊以15場的巨大優勢再一次獲得了西部賽區的冠軍。儘管1961年的總決賽依然在老鷹和凱爾特人之間舉行,但是真正的刺激卻來自於西部決賽老鷹和湖人的對陣。那時的湖人已經搬到了洛杉磯,並且球隊中有埃爾金-貝勒和傑里-韋斯特(Jerry West)的加盟。湖人把老鷹逼到了第七場,但是老鷹憑藉在第六場加時賽的一分險勝和第七場兩分的優勢進入了總決賽。相對與老鷹的苦戰,凱爾特人則是以逸待勞。第一場就是一場橫掃,之後凱爾特人又相當輕鬆的獲得了第2、4、5場的勝利。老鷹只是以124-120在第三場裡取得勝利才避免了橫掃。

1961-1968:動盪讓老鷹無緣總決賽

1961-62:迅速的下滑

由於柏林危機,全國的軍事儲備都被調動了,貝勒和威爾肯斯都應徵去服了兵役。失去威爾肯斯,老鷹隊也開始掙扎,勒夫萊特又因為腳跟的傷勢半途退出,球隊徹底崩潰。科納走馬燈似的換了3個教練,先是在14場比賽後解僱了西莫爾,之後的“捲毛”安德魯-勒韋恩(Andrew "Fuzzy" Levane)的執教也就維持了60場比賽。最後佩蒂特帶隊結束了最後6場的常規賽。最終老鷹以29-51的戰績結束了賽季,最後僅名列西部第四,結束了他們連續5年西部第一的成績,也在6年內第一次與季後賽無緣。

1962-65:科納的內部清理

在1961-62這個災難性的賽季過去之後,科納決定開始清理門戶。他從上層開始,雇用了哈里-加勒廷(Harry "the Horse" Gallatin)作為球隊的主教練。10年的職業生涯,加勒廷幾乎都獻給了尼克斯隊,而且在新秀賽季之後就再沒有缺席過任何一場比賽。加勒廷當然留下了佩蒂特還有哈根。在1年的缺席之後,威爾肯斯從軍隊回來了,但是勒夫萊特卻離開了球隊。ABL聯盟在和NBA的較量當中明顯不是對手,最終不得不關門,於是老鷹就可以從ABL聯盟里簽到了4名新球員,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新人是選秀得到的澤爾莫-比蒂(Zelmo Beaty)。這些調整起到了效果,1962-63賽季,老鷹的戰績反彈到了48-32,僅次於湖人排在西部第二。佩蒂特繼續著自己在得分和籃板方面的強勢,平均每場能得到28.4分和15.1個籃板;比蒂以10.2分和8.3個籃板的成績入選了最佳新秀陣容,而加勒廷也獲得了歷史上第一個年度最佳教練的稱號。老鷹在西部半決賽里擊敗了活塞,但是在決賽對陣湖人的時候第七場惜敗。在1963-64賽季進行了兩場比賽之後,他們得到了尼克斯的後衛里奇-蓋倫(Richie Guerin),一個6尺4寸,並且在之前4年每年的得分都在20分以上的球員。老鷹又一次以西部第二結束了常規賽,這次他們落後聖弗朗西斯科勇士隊(San Francisco Warriors)2場,在季後賽首輪比賽中他們擊敗了湖人隊,但是在第二輪經過7場苦戰負於了勇士隊。接下來的一年,球隊在開始階段相當慢熱,佩蒂特因為膝傷缺席了30場比賽,而蓋倫也因為腿傷倒下。在賽季中期之前,球隊的戰績是17-16。科納因此再次更換了主教練,他解僱了加勒廷,任命了蓋倫,所以他成為了隊員兼教練,在他的帶領下球隊在之後打出了28-19,球隊也再次獲得了西部第二,但是在季後賽首輪的比賽中,他們被巴爾的摩子彈隊(Baltimore Bullets)以3-1擊敗。

1965-66:佩蒂特宣布退役

在1964-65賽季結束之後,鮑勃-佩蒂特宣布了退役。他在11年的職業生涯中平均有26.4分和16.2個籃板的貢獻,10度入選NBA年度最佳陣容,4次當選全明星賽MVP,2次常規賽MVP。他也是NBA歷史上第一位得分超過20000分的隊員。在1965-66賽季里,克利夫-哈根已經是58年總冠軍陣容里僅存的一名球員了。儘管中鋒澤爾莫-比蒂打出了自己的水平,平均能得到20.7分和13.6個籃板,但是老鷹在失去了佩蒂特之後戰績開始下滑,他們以西部第三結束常規賽,在季後賽對陣子彈隊的比賽中,他們成功復仇,以3-0將對手橫掃出局,之後又出人意料的在西部決賽里在1-3落後的情況下將湖人帶進第7場決戰,但是最後他們還是功虧一簣。

1966-68:“甜蜜盧”粉墨登場

在1966年選秀大會上,老鷹隊選擇了6尺5寸的投手“甜蜜盧”盧-哈德森(Lou "Sweet Lou"Hudson,本名路易斯-哈德森,Louis Hudson)。哈根離開了球隊,加盟了ABA的達拉斯叢林隊。球隊的明星變成了比蒂(儘管缺陣了33場,但他場均還是能有17.8分的貢獻)、前鋒比爾-布里奇斯(Bill Bridges,17.4分15.1籃板)和蘭尼-威爾肯斯(17.4分和5.7次助攻)。哈德森的新秀賽季相當耀眼,平均能得到全隊最高的18.4分。他也是當年新秀最佳陣容的球員。儘管聖路易斯老鷹的戰績離50%勝率還差3場,但是他們依然能排名到西部第二。在季後賽里,他們擊敗了新加盟NBA的芝加哥公牛隊,但是在之後以2-4在西部決賽里輸給了勇士。在那年的夏天,哈德森宣布他即將去新的ABA聯盟,但是他在最後一秒改變了自己的決定,還是要繼續留在老鷹隊。但是有諷刺意味的是,他只在老鷹打了半個賽季就被招去服兵役了。1967-68年的老鷹,蓋倫宣布了退役,但是他依然是球隊的主教練。比蒂和威爾肯斯平均都能得到20分以上。在籃板方面,比蒂得到了保羅-塞拉斯(Paul Silas)的幫助,後者終於在三年後成為了球隊的先發,並且場均得到11.7個籃板和13.4分。球隊在常規賽很輕鬆的就以56-26的戰績得到了西部冠軍。但是在季後賽里,老鷹卻被第三名的聖弗朗西斯科勇士在第六場比賽中擊敗。在1968年的5月3日,老闆做出了讓聖路易斯和亞特蘭大兩地球迷都很吃驚的決定,他將球隊賣給了喬治亞的房地產商人托馬斯-考辛斯(Thomas Cousins)和喬治亞州的前地方長官卡爾-桑德斯(Carl Sanders)。科納認為一支聖路易斯球隊在財力上已經不可能在NBA聯盟中與其他球隊競爭,當時的NBA有14支球隊,並且還得和當時的ABA聯盟較量。

1968-1977:手槍的亞特蘭大生涯

1968-72:老鷹南移搬新家

新的老闆把球隊搬到了亞特蘭大。亞特蘭大老鷹隊留用了蓋倫作為他們的主教練,並且哈德森也從軍隊里回歸。但是契約上的分歧迫使新的管理層把蘭尼-威爾肯斯送到西雅圖超音速隊換來沃爾特-哈扎德(Walt Hazzard)。哈扎德到隊之後與彈簧人喬-考德威爾(Joe Caldwell)組成了球隊的後場,後者在上一賽季升格為主力之後場均能得到16.4分。在1968-69賽季老鷹隊落後湖人排名西部第二,而在西部決賽也以1-4敗在了湖人手下。1969-70賽季,他們奪得了西區的冠軍,但是他們是在沒有澤爾莫-比蒂的情況下取得的,因為他已經去了ABA。在賽季後期得到的活塞的沃爾特-貝拉米(Walt Bellamy)對老鷹有一些幫助,但是另一個交易,用保羅-塞拉斯換來菲尼克斯太陽隊的加里-格雷戈爾(Gary Gregor)卻不能讓人滿意。球隊在季後賽第一輪輕鬆的戰勝了公牛,之後他們在西部決賽遇到了由張伯倫和貝勒領銜的湖人隊,結果被湖人以4-0橫掃。連續第二年,老鷹被ABA暗算,隊中的喬-考德威爾在1970-71賽季選擇加盟ABA。新秀皮特-馬拉威奇(Pete Maravich)的加盟被認為是個好壞參半的事情。儘管馬拉威奇最終以23.2分成為球隊的第二得分手,但是隊友們經常會不知道怎樣配合他的華麗的傳球和多變的運球。老鷹在搬到亞特蘭大後第一次勝率跌到了50%以下,36-46。球隊在季後賽第一輪也不是尼克斯的對手,他們以1-4落敗。1971-72賽季情況依然沒有任何改變,球隊的勝率在50%以下10場,並且又在第一輪敗給凱爾特人,比分是2-4。

1972-74:新球館,新教練

在休賽期,球隊進行了一些重要的變化。在和喬治亞理工大學共用亞歷山大紀念堂球館(Alexander Memorial Hall)球場5年之後,老鷹搬進了全新的16500座的奧姆尼球館(The Omni,拉丁文“全”的意思)。球隊也結束了里奇-蓋倫時代,在71-72賽季,主教練蓋倫離開了帥位,留下的是327-291的華麗戰績。(他的記錄一直保持了20年)球隊用從菲尼克斯來的洛厄爾-菲茨西蒙斯(Lowell Fitzsimmons,綽號科頓-菲茨西蒙斯,Cotton Fitzsimmons)來填補了蓋倫的空缺,上賽季他帶領著太陽打出了49-33的戰績。靠著兩台得分機器(哈德森和馬拉威奇),球隊在菲茨西蒙斯帶領下取得了不錯的成績。1972年10月15日,老鷹在奧姆尼球館的第一場比賽以109-101擊敗了尼克斯,而在一個10-13的開局之後,球隊在12月的戰績是12-4。球隊在客場的戰績稍稍高於50%,而最終是以46-36結束了常規賽,既而又連續第二年在第一輪敗給了凱爾特人,球隊似乎證明他們在菲茨西蒙斯的帶領下取得了一些進步。在1973-74賽季,馬拉威奇的出手次數名列聯盟第一,並且以27.2分排在得分榜第二。但是球隊卻以35-47的成績無緣季後賽,這也是11年以來的第一次。

1974-77:“槍手皮特”結束老鷹生涯

在夏天,球隊送走了馬拉威奇,把他送到了紐奧良爵士隊(New Orleans Jazz),換到了迪恩-梅明傑(Dean Meminger),鮑勃-考夫曼(Bob Kauffman)以及74、75年的兩個第一輪和75、76年的兩個第二輪選秀權。局面變得更糟糕了。肘部的受傷讓哈德森在1974-75賽季只參加了11場比賽,而老鷹隊只贏得了31場比賽,是球隊從61-62賽季以來最爛的戰績。在之後,他們通過第一和第三順位選擇了大衛-湯普森(David Thompson)和馬文-韋伯斯特(Marvin Webster),但是他們倆同時拒絕了老鷹而到ABA與丹佛掘金隊簽約。在75-76賽季的前段,球隊還很團結,在2月1日之前的戰績是23-25,二年級前鋒約翰-德魯(John Drew)也有很閃光的表現。但是,球隊在後半段崩潰,在34場比賽里只取得了6場勝利,菲茨西蒙斯也在球季還有8場的時候被解職。胡比-布朗(Hubie Brown)在1976-77賽季接過教鞭,在兩年前他帶領著肯塔基上校隊(Kentucky Colonels)奪得了ABA的總冠軍。但是布朗並不能在他的第一個賽季給這支人手不足的老鷹多大的幫助,而球隊也以31-51的戰績連續第四年無緣季後賽。

1977-1994:亞特蘭大上映人類電影精華

1977-79:特納買下球隊,老鷹留在亞特蘭大

在1977年1月傳來大訊息,泰德-特納(Ted Turner)(亞特蘭大勇敢者隊和WTCG電視台的老闆)宣布他得到了這支球隊。而且他也同時闢謠,聲明球隊依然會留在亞特蘭大。老鷹在76-77賽季結束後把哈德森送到了洛杉磯湖人隊換來了奧利-詹森(Ollie Johnson)。在1977年選秀大會上,老鷹得到了一個關鍵的球員,7尺1的中鋒大樹羅林斯(Tree Rollins,本名韋恩-羅林斯,Wayne Rollins)和6尺2的後衛埃迪-詹森(後衛)(Eddie Johnson Jr.)。球隊也同時增加了5尺8的查理-克里斯(Charlie criss),一個在小聯盟里打了多年球的28歲新秀。胡比-布朗教練幫助這支年輕的球隊多取得了10場勝利,他們以41-41結束常規賽,老鷹得到了季後賽的資格,而布朗當選年度最佳教練。丹-朗德菲爾德(Dan Roundfield)在78-79賽季之前加盟了球隊。老鷹把戰績提高到46-36,從而取得了中區第三的戰績,他們只以2場的差距落後第一名馬刺隊。在季後賽里,老鷹在首輪以2-1擊敗了火箭隊,之後在東部半決賽里經過7場苦戰負於華盛頓。

1979-82:老鷹再次獲得賽區冠軍

胡比-布朗時代的老鷹終於在1979-80賽季找到了他們的位置。一支由德魯,朗德菲爾德,羅林斯和詹森的平衡的球隊獲得了50場勝利,從而獲得了中區的冠軍。這也是自1970年以來的第一個賽區冠軍,也是1967-68賽季之後球隊一次取得50場的勝場。但是不幸的,俱樂部堅實的常規賽戰績並沒有延續到季後賽。在東部半決賽里,一支強大的、有J博士率領的76人隊戰勝了老鷹,比分是4-1。不知道為什麼,1981-82賽季,老鷹全面崩潰。球隊距50%的勝率居然有20場的差距,而且從去年的中區第一一下跌到第四。布朗在老鷹的時代也在5年之後終結了。老闆泰德-特納任命凱文-洛克里(Kevin Loughery)成為球隊1981-82賽季的主教練。洛克裡帶領著同樣的陣容打出了相當嚴密的防守,把失分從上季的108分減少到全聯盟最低的100.5分。老鷹也以42-40的戰績進入了季後賽,之後在第一輪負於76人隊。

1982-86:華麗的“人類電影精華”

在1982年9月3日,老鷹作出了一個影響到他們今後10年命運的交易。他們把約翰-德魯和弗里曼-威廉士(Freeman Williams)送到猶他爵士,換來了新秀多米尼克-威爾金斯(Dominique Wilkins)。這位前喬治亞大學的明星,未來的人類電影精華以17.5分的場均得分入選了1982-83賽季的最佳新秀陣容。羅林斯以343次總蓋帽領跑全聯盟,朗德菲爾德得到全隊最高的19分和11.4個籃板。但是老鷹隊僅僅比上賽季多贏得了1場比賽,而且同樣的第一輪之後就打道回府。在1983-84賽季前邁克-弗拉特洛(Mike Fratello)接替了洛克里的帥位,在他執掌球隊的第一年,球隊在5成勝率以下兩場,但是依然進入了季後賽。在1984-84賽季開始了他們的重建工作。朗德菲爾德被交易到活塞換來了6尺8的克利夫-萊文斯頓(Cliff Levingston),6尺9的安托萬-卡爾(Antoine Carr)和兩個選秀權。同時,老鷹在1984年的選秀中選擇了7尺的中鋒凱文-威利斯(Kevin Willis)。威爾金斯以聯盟第六的27.4分結束了常規賽,球隊名列中部賽區第五。在休賽期,老鷹隊通過選秀得到了瓊-康卡克(Jon Koncak),並且簽下了自由球員土豆韋伯(Spud Webb,本名安東尼-韋伯,Anthony Webb)。老鷹是85-86賽季是全聯盟第二年輕的球隊,並沒有太高的期望值。球隊開局慢熱,11月底的戰績是8-11,在12月底才把戰績扳到了15-15。但是隨著新年的到來,老鷹隊也加快了他們前進的步伐,在之後的比賽里,他們的戰績是35-17,獲得了一個50勝的賽季。威爾金斯得到了全聯盟最高的30.3分並且第一次入選了全明星陣容。弗拉特洛也得到了當年的最佳教練。除了這些之外,最出彩的表現來自於5尺7的小後衛韋伯,他非常讓人驚訝的獲得了扣籃大賽的冠軍。在缺席季後賽1年之後,老鷹又回來了。他們在第一輪遇到了活塞隊,憑藉第四場的一個雙加時的獲勝擊敗了對手。但是在東部半決賽遇到凱爾特人的時候,他們還是顯得實力不夠,他們被對手以4-1擊敗,並且在第五場裡蹂躪了老鷹33分。

1986-88:連續兩年衝擊冠軍未果

在一年之後,老鷹重新加入了聯盟中堅力量的行列。他們以一個10-2開局,並且在賽季中期打出一個華麗的11連勝,從而最終得到中部賽區的冠軍,而且取得了球隊歷史上最高的57勝。威爾金斯以僅次於麥可-喬丹的29分占據得分榜次席,球隊的控衛道格-里弗斯(Doc Rivers,本名格倫-里弗斯,Glenn Rivers)也得到了聯盟第四的10次助攻。大樹羅林斯成為NBA歷史上蓋帽總數第二的球員。在大家的高期望下,老鷹進入了季後賽,並且在首輪3-1擊敗了步行者隊。但是球隊卻在半決賽里以和去年一樣1-4的同樣比分敗在了活塞隊的手下。在1987-88賽季,儘管老鷹沒能再次獲得分賽區冠軍,但是他們依然連續第三年取得了50勝,這完全得益於威爾金斯的30.7分的貢獻。他們在季後賽表現很強勁,顯示經過5場激戰解決了密爾沃基雄鹿隊,然後再次面對凱爾特人隊,很不幸,他們在第六和第七場都以2分惜敗,最終被淘汰。但是威爾金斯和伯德在第七場最後一節的飆分比賽將會被球迷們久久的銘記。

1988-90:威利斯受傷讓老鷹墜地

在前三年都在東部半決賽失利之後,老鷹在88-89賽季之前作出了一些很重要的動作。在6月27日,他們簽下了來自薩克拉門托國王隊的雷吉-西厄斯(Reggie Theus)。6周之後,他們又簽下了13年的老兵摩西-馬龍(Moses Malone)。球隊看起開似乎可以對冠軍發起衝擊了,但是在賽季之前,凱文-威利斯左腳骨折要缺席整場比賽。即使缺少了威利斯,但是老鷹依然取得了50勝的表現。但是他們卻在季後賽第一輪就敗字了雄鹿隊腳下,最後一場他們也是以92-96惜敗。在1989-90賽季,老鷹結束了他們連續4賽季的50勝表現,傷病是他們最大的敵人,包括後衛約翰-巴特爾(John Battle),道格-里弗斯以及替補克利夫-列文斯頓,瓊-康卡克都在傷病名單上待過。在一個13-6的穩定開局之後,他們在12月到1月中旬的戰績是對半開。之後的22場比賽里,他們輸掉了17場。儘管他們在最後用一個11-4的強勢收場,但是41-41的戰績並不足以讓老鷹擠身季後賽。

1990-91:韋斯接替弗拉特洛

在連續4年為分賽區第一拼爭之後,邁克-弗拉特洛因為一個賽季的平庸表現而遭到了解職。他以執教獲勝324場排在了俱樂部歷史上的第二位。只比里奇-蓋倫差了3場而已。老鷹隊邀請了前馬刺隊的鮑勃-韋斯(Bob Weiss)成為他們的主教練,而且在1990年5月22日宣布了他們的新老闆。90-91賽季,球隊的表現有點像過山車。多米尼克-威爾金斯依然是一個很好的得分手,並且他也在籃板和助攻上創下了職業生涯的新高。但是那個曾經的不老摩西-馬龍已經開始顯現出頹勢來了,把他的得分降到了10.6分。老鷹開局很慢熱,以一個9連敗結束了11月。但是在接下來的兩個月里,球隊卻看起來像個有50勝潛力的隊伍了,他們在12月和1月分別取得了11場和9場的勝利。球隊在之後的戰績比較平穩,最終以43-39結束了賽季,也回到了季後賽的行列。但是在季後賽第一輪以2-3敗給了活塞隊。

1991-92:後衛的更替

在休賽期,老鷹真正進行了後衛的更替。球隊把道格-里弗斯送到快艇隊,換來了91年的第九順位和未來的2個第二輪。老鷹以這個選秀權選擇了來自UNLV的6-8的防守專家斯泰西-奧格蒙(Stacey Augmon)。同時的,球隊把“土豆”韋伯送到國王隊,然後把主力組織後衛的位置交給了二年級生魯米爾-羅賓遜(Rumeal Robinson)。儘管後場缺乏經驗,但是球隊在1月結實之後還是取得了令人尊敬了22-20。但是在1月28日對76人比賽里,多米尼克-威爾金斯韌帶撕裂,缺席了後面的所有比賽。老鷹在之後的比賽里的戰績是16-24,總成績是38-44。如果不是中鋒凱文-威利斯打出職業生涯最好賽季,老鷹可能會更慘,這個7尺中鋒場均能得到全隊最高的18.3分和聯盟第二的15.5個籃板。之後,老鷹繼續再調整後場陣容,將羅賓遜送到新澤西,換來穆奇-布萊洛克(Mookie Blaylock)。這個交易讓球隊得到了一個真正控球能力出色的組織後衛。也讓球隊在後場打造了由奧格蒙和布萊洛克組成的防守屏障。

1992-93:威爾金斯成為隊史得分王

球隊在92-93賽季的前4個月表現平平,到二月底的戰績是26-29。2月2日成了那個賽季的亮點,那一天,威爾金斯在對陣超音速的比賽中得到了31分,從而打破了由鮑勃-佩蒂特保持的球隊得分記錄。球隊在3月用一個12-3的表現讓聯盟吃了一驚。4月的5-7讓球隊以東部第七進入了季後賽,這就意味著球隊第一輪的對手是芝加哥公牛隊,老鷹以0-3潰敗,第三場10分的差距已經是這個系列賽里最少的了。

1993-94:威爾肯斯帶領老鷹成為分區冠軍

蘭尼-威爾肯斯在93-94賽季取代了鮑勃-韋斯的主教練位置,也給球隊帶來了防守,勝利和激情。球隊取得了57-35的戰績,平了歷史上最多勝場的記錄,而且又在87年之後第一次獲得了中部賽區的冠軍。儘管老鷹隊在東部半決賽里被步行者淘汰,但這並不妨礙威爾肯斯成為當年的最佳教練。在那個賽季結束的時候,威爾肯斯已經取得了926場勝利,只比紅衣主教奧爾巴赫的NBA總勝場第一的記錄少了12場。威爾肯斯加強了球隊的防守,排在全聯盟第四的限制對手得的96.2分就是最好的證明。後場的兩位首發奧格蒙和布萊洛克繼續加強他們的能力,布萊洛克以2.62個搶斷名列聯盟第三,並且入選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和全明星東部陣容。同時奧格蒙和新簽約的自由人克雷格-伊洛(Craig Ehlo)也都是聯盟里抄截能力一流的球員。在前場,威利斯能得到職業生涯最高的19.1分。在2月的時候,老鷹做出了一個重大的調整,將隊史得分王威爾金斯送到洛杉磯快船隊從而得到了丹尼-曼寧(Danny Manning)。威爾金斯在11個半賽季里為老鷹留下了23292分。這個交易的好壞實在是很難評價,但是球隊在季後賽里打的卻不是很好。在第一輪經過5場才艱難擊敗熱火隊之後,老鷹被步行者打敗,後者在常規賽和老鷹有10場比賽的差距。

1994-1999:防守型老鷹

1994-95:威爾肯斯成為史上獲勝最多的教練

曼寧並沒有在老鷹停留很長時間,他在夏天就選擇成為自由人與太陽簽約了。老鷹在1994-95賽季之前做出了一個重大的交易,威利斯和一個未來的選秀權到熱火,史蒂夫-史密斯(Steve Smith),格蘭特-朗(Grant Long)和一個未來的第二輪到老鷹。這個交易和曼寧的出走讓老鷹的風格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鷹從一支依賴於前場攻擊力的球隊變成以後衛為核心。當布萊洛克和史密斯表現出色的時候,球隊就是一支優秀的隊伍。布萊洛克在那個賽季平均有17.2分和7.7個助攻,並且以199個三分打破了球隊三分命中數的記錄,而史密斯也有16.3分的貢獻。同時布萊洛克也以2.5次搶斷名列聯盟第四,並且再次入選了最佳防守陣容第一隊。在3月22日,他得到了職業生涯第1000個搶斷,這是NBA歷史上第四快的成績。斯特西-奧格蒙轉到了小前鋒的位置上,和格蘭特-朗以及安德魯-朗(Andrew Lang)組成了前場。老鷹在進攻上受到了很大的困擾,他們平均每場只能得到聯盟第四差的96.6分。在得到100分或以上的比賽里,他們的戰績是26-4。但是球隊在防守端卻相當出色,把對手的得分限制到95.3分,列聯盟第三。最終球隊以42-40的戰績結束了常規賽,並且在季後賽第一輪被步行者橫掃出局。1994-95賽季老鷹最大的亮點是主教練威爾肯斯,那在他的第22個賽季,在1995年的1月6號,老鷹擊敗華盛頓子彈隊,而威爾肯斯超越了奧爾巴赫的938場勝場成為歷史上勝場最多的主教練。

1995-96:老鷹進入季後賽

儘管老鷹在95-96賽季沒有一個人的平均得分上到20,籃板或助攻上到10,但是蘭尼-威爾肯斯卻帶領球隊打出了成績並且創造了自己的傳奇。在3月1日,老鷹以74-68擊敗了騎士,威爾肯斯成為NBA歷史上第一個勝場超過1000的教頭。更重要的是,這場裡程碑似的比賽的勝利讓老鷹繼續了前進的步伐,最終進軍季後賽。在進攻上史蒂夫-史密斯的18.1分領銜全隊,而防守上穆奇-布萊洛克的2.62次搶斷也格外耀眼。球隊在賽季中期引進了克里斯蒂安-萊特納(Christian Laettner),他的14.2分幫助老鷹鞏固了中鋒的位置,並將球隊送進季後賽。威爾肯斯在賽季結束的時候取得了1014場勝利,也讓老鷹成為了中部賽區的第四。在季後賽第一輪里,老鷹讓人驚訝的以3-2力克步行者進入第二輪,但是之後他們還是以1-4被奧蘭多魔術隊淘汰出局。

1996-97:穆托姆博幫助老鷹起飛

老鷹研究了1996年夏天的自由球員市場,並且得到了可能是他們最大的收穫。迪肯貝-穆托姆博(Dikembe MUTOMBO),一個來自薩伊(今剛果民主共和國)7尺2的中鋒,他立刻把老鷹變成了NBA防守最好的球隊之一。穆托姆博,作為老鷹的8個新人之一,帶領球隊取得了56-26的常規賽成績,之後又在蘭尼-威爾肯斯4年的執教期間第三次在分區半決賽止步。穆托姆博在聯盟的蓋帽和籃板榜上都排到了第三,並藉此職業生涯第二次獲得了NBA年度最佳防守球員,而他最大的對手居然是隊友布萊洛克,後者場均能聯盟第一的得到2.72次搶斷。老鷹的防守是專長,而進攻也不再是軟肋。萊特納打出了職業生涯最好的一個賽季:18.1分和8.8個籃板。他和穆托姆博同時入選了東部的全明星陣容。後場的史蒂夫-史密斯和布萊洛克的表現也很出色,前者得到全隊最高的20.1分,後者也有17.4分和5.9個助攻的表現。在12月17日,老鷹在109-73大勝小牛的比賽中創下了單場投進19個三分的NBA歷史記錄。在1月,球隊也取得10連勝,並且在最終取得了球隊歷史上第7個50勝賽季,其中主場的戰績是36-5,平了球隊的主場記錄。在季後賽的第一輪,對手是老鷹,球隊在第五場決勝的比賽里最終獲勝。而第二輪的隨手是最後的冠軍公牛隊,儘管他們在第二場擊敗了之前14連勝的公牛,但是這場失敗似乎點燃了公牛的怒火,最終老鷹以1-4被淘汰。

1997-98:老鷹克服障礙

1997-98賽季的老鷹隊要處理比共享場地更多的問題。因為新主場在建設,所以老鷹隊必須和喬治亞理工大學一起共用喬治亞穹頂(Georgia Dome)體育館。儘管碰到了這樣的問題並且面臨著嚴重的傷病,老鷹依然以50-32結束了常規賽。老鷹的開局很華麗,他們平了湖人11-0的歷史最佳開局。一切都很順利,直到傷病的出現。包括史蒂夫-史密斯,阿蘭-亨德森,穆奇-布萊洛克和萊特納都受到了傷病的影響。主教練蘭尼-威爾肯斯繼續著他傳奇般的表現,在二月又有了兩個里程碑似的成就。在2月10日他在對雄鹿的比賽里取得了生涯第1100場勝利,並且在2月18日對網的比賽里執教了他教練生涯的第2000場比賽。史蒂夫-史密斯和穆托姆博一起得到了全明星賽的出場機會,前者場均的20.1分是老鷹的最高,並且憑藉出色的社區服務和慈善工作得到了甘迺迪公民獎。而穆托姆博也有一個很好的中鋒賽季,平均每場得到14.4分和11.4個籃板以及3.38次封蓋。在球季結束的時候,他再次成為最佳防守隊員。他們倆也並不是老鷹所有的榮譽獲得者,前鋒阿蘭-亨德森被評為該賽季的最快進步球員,而布萊洛克則是搶斷榜的第一名。但是個人的成就並沒有給球隊帶來季後賽中的成功。第一輪對黃蜂的比賽中,老鷹在夏洛特第四場的客場比賽中被淘汰,讓他們只能期待在下賽季全新的球館裡再次對冠軍發起衝擊。在這個在喬治亞穹頂進行的賽季中,老鷹打破了NBA單場上座人數的記錄,在對芝加哥公牛的比賽中,他們一共吸引了62046名觀眾。老鷹同時打破了隊史上座人數記錄,平均每場能吸引17450人。

1998-99:老鷹搬新家;防守永不息

儘管因為勞資糾紛,賽季並不完整,而且新主場還沒有建成,但是他們31-19的戰績依然讓他們連續第七年進入季後賽,並且最終闖進了第二輪。老鷹的防守依舊出色,只讓對手得到83.4分。迪肯貝-穆托姆博和穆奇-布萊洛克是防守的核心,前者有聯盟第四的2.94次封蓋,後者有2.06次抄截。在季後賽的第一輪比賽中,老鷹以3-2擊敗了活塞隊,但是之後他們被尼克斯4-0橫掃出局,前鋒阿蘭-亨德森因為臉部受傷只在季後賽里出場了4分鐘。有三個主力隊員都在常規賽時缺席了大量的比賽:拉方索-埃利斯(LaPhonso Ellis)因為疝氣缺席了30場比賽;史蒂夫-史密斯膝傷休息14場;阿蘭-亨德森(Alan Henderson)也因為背部、尾椎骨和眼部的傷勢缺席了12場比賽。老鷹隊依舊和其他球隊共用喬治亞穹頂球館,因為他們代替奧姆尼球館的新主場飛利浦球館(Phillips Arena)還依然在建,新主場將在1999-2000賽季啟用。

1999-2005:掙扎的重建階段

1999-2000:一個最糟糕賽季

在這個賽季,是所有糟糕賽季最爛的一個。在一個9-9的開局之後,老鷹在之後的比賽里只有19-45,最終以28-54的戰績結束了賽季,這也是老鷹歷史上最差的戰績。老鷹終於迎來了他們的新主場,他們在這裡的戰績是21-20。新秀傑森-特里(Jason Terry)給球隊帶來了希望,這位第十順位的新秀最終進入了最佳新秀第二陣容。迪肯貝-穆托姆博再一次入選了全明星陣容,並且第一次占據籃板榜的首席,在封蓋和命中率上都排在第二位。在下一個賽季里,主教練蘭尼-威爾肯斯被解職,球隊進入了朗-克魯格(Lon Kruger)的時代。這位主教練在德克薩斯大學泛美分校(Pan American),堪薩斯州立(Kansas State),佛羅里達大學(Florida)和伊利諾伊(Illinois)大學18年得到的成功終於讓他登上了職業籃球的舞台。

2000-01:克魯格掌舵,球隊開始重建

雖然在2000-01賽季從戰績上來看不是很成功,但是球隊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之後的休賽期也保證球隊即便是在之後幾年沒有競爭力的時候也依然能讓球迷感到比較興奮。儘管球隊的失利場次再創新高(57場),但是朗-克魯格的球隊還是展現了很好的態度,在賽場上也相當努力。傑森-特里在他的第二年避免了新秀牆,他場均能得到全隊最高的19.7分,是1997-98賽季史蒂夫-史密斯的20.1分以來最高的。一個在賽季中期進行的交易改變了球隊在未來的風格,他們把穆托姆博換到76人,從而得到了76人的3個很有才華的隊員:西奧-拉特利夫(Theo Ratliff),托尼-庫科奇(Toni Kukoc)和納茲爾-默罕默德(Nazr Mohammed)。拉特利夫入選了2001年的全明星陣容,但是由於手腕受傷沒能參加。這個傷病甚至影響到了他的01-02賽季。3枚總冠軍戒指在手的庫科奇和默罕默德都為球隊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由於後者的出色發揮,他也在夏天得到了續約。那年的選秀夜,老鷹通過交易得到了灰熊隊的謝里夫-阿布杜-拉希姆(Shareef Abdur-Rahim),這個有經驗而且年輕的2000年奧運隊成員要帶領他的家鄉球隊征戰之後的賽季了。

2001-02:進步明顯,傷病頻繁

很不幸,傷病成了2001-02賽季的主鏇律,老鷹因為傷病缺席球員人次達到了319,創下NBA的記錄。儘管球隊里依然有出色的個人表現,拉希姆入選了全明星陣容,打出單場50分,並且有穩定的全面表現。但是拉特利夫缺席的79場對球隊影響實在太大,所以球隊的戰績依然只有33-49。傑森-特里星光依舊,他場均得到19.3分(連續第二年在19分以上),而且讓人興奮的新秀德馬爾-詹森(DerMarr Johnson)也在第一年就體現出巨大的進步。老鷹在賽季後半段的成績相當不錯,在全明星賽之後他們的戰績是17-16(之前是16-33)。艾拉-紐布爾(Ira Newble)這個在1月中旬簽約的球員給球隊帶來了頑強的防守,並且在之後的42場比賽里先發35次。在2002年的選秀之夜,老鷹再次做出交換,得到了國王的控衛丹-迪考(Dan Dickau),為此他們付出了一個未來的第一輪,在第二輪,他們又選擇了澳大利亞人大衛-安德森(David Andersen)。在八月上旬,球隊的陣容里又加進了格倫-羅賓遜(Glenn Robinson),一個全聯盟都排的上號的中投手。

2002-03:更換教練,但後半程表現強勁

在賽季之前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結果卻令人失望。在前10場比賽里取得6-4的戰績之後,老鷹的戰績跌到了12-17,這也讓教練朗-克魯格失去了自己的飯碗。助理教練特里-斯托茨(Terry Stotts)上任,但成績依然低迷,只有3-11。但是老鷹在1月中旬之後,終於有了復甦的跡象,而且在全明星賽之後他們的表現開始穩定。說到全明星賽,2003年在飛利浦球館舉行的比賽相當經典,經過2個加時的苦戰,西部隊以155-145戰勝了東部。在麥可-喬丹(Michael Jordan)最後的演出里,凱文-加內特(Kevin Garnett)以37分獲得了MVP。老鷹在那之後的戰績是16-17,其中4月是6-2。格倫-羅賓遜、阿布杜-拉希姆和傑森-特里合力能貢獻57.9分,成為NBA得分最多的三人組。另外的,拉特利夫又在後半段重新找到了之前的感覺。

2003-04:場內和場外的改變

在03-04賽季的後半段,球隊的軌跡似乎不像計畫的那樣。總經理比利-奈特(Billy Knight)決定對球隊的陣容進行改造。在2月的10天內,奈特做出了3個主要的交易,給球隊在04年夏天創造了相當大的薪金空間。另一個主要的動作:在2004年的3月31日,老鷹,連同飛利浦球館的所有權一起賣給了亞特蘭大的一個叫精靈集團(Spirit LLC)的9人團隊。在球場上,史蒂芬-傑克遜(Stephen Jackson)有了一個突破性的賽季,另外,新秀特拉維斯-漢森(Travis Hanson)和鮑里斯-迪奧(Boris Diaw)也體現出了很好的將來。

2004-05:爛到谷底的賽季

在完成了所有權的轉讓之後,在2004年的夏天聘任了邁克-伍德森(Mike Woodson)作為了球隊的新任主教練,後者在2004年6月以助理教練的身份跟隨底特律活塞隊拿到當年NBA總冠軍。賽季開始前的夏季交易期里,尋求改變的球隊將隊里最大牌的二位成名球星先後通過交易的方式送走:04年7月送出僅效力一個賽季的史蒂芬-傑克遜從印第安納步行者隊換來了艾爾-哈林頓(Al Harrington);8月又用傑森-特里從小牛換來了安托萬-沃克(Antoine Walker)。一系列新的改變卻帶來了一個悲慘無比的賽季,全季13勝69負的成績在全聯盟墊底。沃克在代表老鷹打了53場之後無心再戰,申請交易離隊,2005年2月球隊只好將其送回老東家凱爾特人。這是一個徹頭徹尾失敗的賽季。甚至以聯盟最差戰績也只是得到了2005年選秀的榜眼簽位。

2005-2009:亞特蘭大青年軍

2005-06:繼續掙扎

2005年6月老鷹用榜眼簽選中了來自北卡羅來納大學(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的前鋒馬文-威廉士(Marvin Williams),又簽下了原太陽隊的自由球員喬-詹森(Joe Johnson)。時任最大股東兼法人代表史蒂夫-貝爾金(Steve Belkin)以付出代價過高為由反對這筆簽約,拒絕簽字,從而引起了球隊董事會的震動。對貝爾金不滿的其餘8名股東聯名向法院彈劾前者,最終迫使貝爾金辭職離任。這筆簽約在費盡周折後終於成功。在開季之初喬詹森代打控衛的嘗試並不成功,球隊以9連敗開局。前兩個月的勝率只有可憐的25%。在賽季中後期球隊有了一些起色,後三個月取得了14勝25負,並且在主場贏下了一些強大的對手:2006年2月7日,憑藉喬-詹森終場前的制勝投籃,老鷹以99-98一分力克當年的東部常規賽冠軍底特律活塞隊。當年的常規賽成績最終為26勝56負。

2006-07:新的希望

2006年8月老鷹將哈林頓又送回了步行者隊,換來了一個2007年的首輪選秀權。在休賽期里球隊簽下了後衛斯皮迪-克拉克斯頓(Speedy Claxton,本名克雷格-克拉克斯頓,Craig Claxton),內線又補充了來自杜克大學的新秀謝爾登-威廉士(Shelden Williams)和灰熊老將洛倫岑-賴特(LorenzenWright)。在當年8月-9月進行的世界籃球錦標賽中,球隊頭號球星喬-詹森代表美國國家隊出戰,並有不錯的表現。一切預示著球隊在新賽季會有新的面貌。儘管賽季首戰客場不敵76人,但隨後老鷹出人意料的拿下4連勝。喬-詹森開季連續7場拿下至少25分則創造了隊史記錄。

在強勢的開局之後老鷹遭受了四連敗,雖然其中有兩場都是在加時賽功虧一簣。隨著賽季的深入,接二連三的傷病開始襲擊年輕的球隊。這個賽季喬-詹森,約什-柴爾德里斯,克拉克斯頓等幾名主要球員都因傷缺戰了至少25場比賽。在這個賽季,一方面是年輕的核心球員們繼續取得進步,另一方面,由於實力所限,缺乏經驗以及大面積的傷病,球隊還是多次遭受連續輸球的打擊。最終戰績為30勝52負,連續第三年取得提升。喬詹森因為腳傷在3月份提前結束賽季,本季他場均得分達到25分排在聯盟第九,也替補入選了全明星,成為老鷹2002年之後首位入選全明星的球員。

約什-史密斯(Josh Smith)同樣令人矚目,封蓋總數再次排名聯盟第二(207個),並且成為NBA歷史上拿到生涯500次封蓋最年輕的球員。同時他的全能身手也同樣開始受到關注,成為聯盟僅有的三個在封蓋、搶斷和籃板榜上都排名前20的球員之一。

2007-08:不能更好的季後賽

2007年選秀大會上老鷹以第3順位挑選了來自佛羅里達大學的中鋒\大前鋒艾爾-霍福德(Al horford),後者曾是連續兩屆NCAA冠軍球隊的主力內線。此外老鷹利用從印第安納步行者隊換來的第11順位選擇了德州農機大學的後衛阿西-勞四世(Acie Law IV)。開季老鷹的表現繼續驚艷,前四場比賽里主場先後戰勝了強大的小牛和太陽。儘管可以戰勝實力超過自己的精英球隊,但是在對陣東區的中游球隊時,老鷹繼續受困於幾賽季以來缺乏穩定和無法保持整場專注的問題,整個11月只有6勝9負。在12月球隊狀態神勇,在12月6日到12月26日,20天內10戰8勝,也藉此將勝率提升到了5成線以上。在8年來首次進入季後賽的前景一片大好的情況下,進入1月份隨著領袖喬-詹森的狀態低迷,全隊忽然變的都不會打球,輸掉了單月15戰里的11場。主教練邁克-伍德森的權威甚至在更衣室里受到挑戰。在混亂且危機四伏的局面下球隊用四名球員打包從國王隊換來了後衛邁克-畢比(Mike Bibby),但是這筆交易也沒有能立刻帶來足夠好的反應,一直到進入3月份,老鷹仍然找不到贏球的方法。三月初七戰六敗後,在進入賽季最後四周的時候老鷹的戰績已滑落到26勝38負。但是這波低潮過後,老鷹觸底反彈,並且靠著奇才和山貓先後幫忙擊敗了直接競爭對手步行者隊,以37勝45負的最終戰績勉強搭上了東部季後賽的末班車。

季後賽首輪老鷹面對的是全聯盟常規賽成績最佳的波士頓凱爾特人,沒有人認為亞特蘭大人會有任何機會。尤其是他們在波士頓以81-104和77-96連續兩場以潰敗告終之後。但是當系列賽回到亞特蘭大之後,太久沒有見證過季後賽的本地球迷給了球隊無所不盡其極的支持。第三場約什-史密斯和詹森合力貢獻50分,霍福德在內線狂砍17分14籃板,102-93,老鷹扳回一城。第四場在前三節落後凱爾特人10分的情況下,喬-詹森第四節單節拿下全場35分中的20分率領球隊完成大逆轉,將大比分生生扳成2-2平。被激怒的綠軍在第五場用110-85的大勝做出了回應,場邊觀戰的威爾金斯意味深長的比出“7”的手勢,他堅信自己曾效力多年的這支球隊還會回到這裡進行第七場的決戰。兩天后在菲利浦球館,主場作戰的老鷹在威爾金斯的解說下103-100第三次擊敗了當年的總冠軍。這也是老鷹在這個賽季最後在主場獲得的一次勝利,回到波士頓的第七戰,老鷹以65-99大比分被凱爾特人淘汰。

這個賽季儘管常規賽難盡人意,但是在季後賽被所有人看低的情況下,老鷹隊卻出人意料的奉獻了3場盪氣迴腸的主場勝利,震驚了世界。當然,在波士頓4場場均淨負超過20分的失敗,也客觀的說明了老鷹隊與聯盟頂級球隊之間的差距。

2008-09賽季: 新的突破

在把總冠軍波士頓凱爾特人逼入第七場製造驚奇之旅後,老鷹卻在休賽期經歷了一次大混亂,先是總經理比利-奈特試圖解僱主教練邁克-伍德森,結果卻是以前者在權力鬥爭中失敗而辭職。同樣離去的還有約什-柴爾德里斯(Josh Childress),在新秀契約到期後,他沒有繼續留在NBA而是去了希臘的奧林匹亞科斯俱樂部打球。為了彌補柴爾德里斯離去的損失,球隊在休賽期簽下了搖擺人莫里斯-埃文斯(Maurice Evans)。並且在經過一番漫長的談判後,和約什-史密斯達成了續約協定。
雖然有這些麻煩,老鷹隊還是取得了不錯的開局,以六連勝開局,雖然之後遭遇4連敗,球隊還是在首月拿到了10勝6負的強勢開局。12月老鷹的表現依然穩固,進入新年時戰績已提升到21勝10負。不過2009年到來後老鷹遇到了客場輸球的麻煩,8場中輸掉6場,在1月份也勝少負多。度過平凡的2月份之後,老鷹在三月份再贏10場,提前確保了全賽季的勝率高於50%,這是球隊十年來的第一次。
老鷹以47勝35負的良好成績拿到了分區第二,位列東部季後賽第4號種子。首輪面對同區死敵邁阿密熱火,老鷹開局順利,以90-64拿下第一場。熱火開始反撲,連下兩局,而老鷹則在第四場反彈,81-71客場取勝,這是他們12年來首次在季後賽中客場贏球。本場比賽扎扎-帕楚利亞統治籃板球,拿到18個籃板。老鷹和熱火隨後又各自在主場取勝,系列賽進入了在亞特蘭大進行的第七場生死戰。第七場成為喬-詹森的個人表演,他一掃系列賽之前的低迷,投中6記三分球,拿下27分,老鷹91-78取勝晉級第二輪,這是他們1997年以來的第一次。不過這次第二輪之旅只能算走馬觀花,老鷹被克利夫蘭騎士連勝四場橫掃出局。

2009-10賽季:原地踏步
老鷹隊也許是克勞福德呆過的最滿意的球隊老鷹隊也許是克勞福德呆過的最滿意的球隊

去年創造的十年最好表現讓所有人在新的一年對老鷹隊有了更多期盼——尤其是在成功續約了邁克-畢比和帕楚利亞並且從勇士隊交易來了得分好手賈馬爾-克勞福德(Jamal Crawford)後,但是整個賽季老鷹隊的實力展現可以用“浪花一朵朵”來形容,賽季初經歷一些失利後一波7連勝讓人側目,隨後又陷入低谷,12月份一波6連勝又展示出強隊本色,1月份又是一波四連敗,就是在這樣跌跌撞撞的情況下,老鷹隊帶著53勝東部第三的戰績進入季後賽。

季後賽第一輪面對的是在賽季有著搶眼表現的新秀布蘭頓-詹寧斯(Brandon Jennings)領銜的雄鹿隊,不論從實力上還是整體配備上都略勝一籌的老鷹隊在以2-0的開局後竟然被雄鹿連扳三局,最後兩場依靠克勞福德的搶眼發揮才涉險過關,進入第二輪。

第二輪面對的是“超人”德懷特-霍華德(Dwight Howard)領銜的實力強大的魔術隊,四場幾乎沒有展示出抵抗能力就敗下陣來,球隊領袖喬-詹森在這個系列賽中糟糕的表現引起許多球迷的不滿,但最終在夏季老鷹以6年1.19億的契約留下了這位全明星球員。

本賽季老鷹最大的收穫是引進了克勞福德這位攻擊力強大的得分手,他也憑藉著優異的表現最終當選“最佳第六人”,值得一提的是,在老鷹隊克勞福德也迎來了自己在NBA這10個賽季以來的第一次季後賽之旅。

2010-11賽季

2010年12月23日,長達近五年的“老鷹股權糾紛案”終於迎來了結局。在當地時間周三接受採訪時,老鷹股東會的兩位代表麥可-吉倫(Michael Gearon)以及布魯斯-利文森(Bruce Levenson)證實,他們已經從原老鷹隊大股東史蒂夫-貝爾金手中買下了後者手中持有的老鷹隊、亞特蘭大鶇鳥(NHL球隊)以及飛利浦球館30%的股權[3]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