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毛獸

亞洲毛獸

新發現的化石被命名為Maotherium asiaticus sp. Nov.(亞洲毛獸),化石保存得非常完整。該哺乳動物的牙齒具有對稱排列的齒尖(被稱為對稱齒獸),主要以昆蟲和蠕蟲為食。新發現的亞洲毛獸(新種)是一種陸生哺乳動物,體長約15厘米,體重約70-80克。根據對這個保存精美的化石所有特徵的研究,中美科學家認為,毛獸(Maotherium)與有袋類和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親緣關係比其與單孔類的關係更緊密。

基本信息

科學意義

亞洲毛獸 亞洲毛獸

最重要的科學意義在於該哺乳動物的耳區。哺乳動物具有高度敏銳的聽覺,遠比其它脊椎動物靈敏的多,聽覺是哺乳動物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哺乳動物的耳區演化對哺乳動物適應的起源了解非常重要,也是對一個新的、複雜的結構在演化過程中變化的一項重要的研究。

中耳

根據中美科學家的研究,毛獸的中耳骨骼在一定程度上與現生的哺乳動物相似,但與現生成年哺乳動物不同,其中耳與下頜形成了特殊連線。這種連線也稱為骨化的麥氏軟骨,與現生哺乳動物胚胎髮育的情況,以及與前哺乳動物祖先的原始中耳相似。新化石為哺乳動物耳區結構的演化研究提供了珍貴的信息。

哺乳動物的聽覺適應是由中耳的3塊小骨(即錘骨、砧骨和鐙骨)加上耳膜的骨環聯合組成。中耳的這些骨骼由它們的遠親爬行動物的下頜關節骨骼演化而來。古生物學家一直在研究這些早期類型的下頜骨骼如何與下頜分離,再逐漸演化成現代哺乳動物中耳的演化路徑。亞洲毛獸化石標本呈精美的三維立體保存,這使古生物學者對其中耳與下頜的連線的復原成為可能。

亞洲毛獸的中耳結構 亞洲毛獸的中耳結構

新發現的哺乳動物亞洲毛獸代表了現代哺乳動物如何獲得中耳結構的一個過渡情況,也可解釋為與其祖先情況逆向的“再次出現”。現代發育生物學研究表明,發育基因和它們的基因鏈可能引發不尋常的中耳結構,如現代的老鼠“再次出現”麥氏軟骨。白堊紀的化石哺乳動物毛獸的中耳形態與具有突變基因的老鼠的突變的中耳形態非常相似。中美科學家通過該化石的研究,認為這種特殊的中耳結構,如骨化的麥氏軟骨,實際上是中生代哺乳動物演化中發育基因突變的一個證明。

近幾年中國發現的眾多的保存精美的中生代哺乳動物化石提供了可靠的證據,使發育生物學家和古生物學家能夠合理解釋發育機制如何對最早期哺乳動物的形態演化產生影響的。

參與研究人員

該項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部(973項目)、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美國自然基金會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的資助,中美研究人員有季強研究員(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Luo Zhexi博士(美國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張興遼高級工程師(河南省地質博物館)、袁崇喜博士(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和徐莉高級工程師(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發現

遼寧發現中生代哺乳動物化石亞洲毛獸

在恐龍主宰世界的中生代時期,哺乳動物耳區演化是如何發生的,這個問題的科學解釋,對解釋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演化有重要的意義。記者近日從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獲悉,該所以季強研究員為首席科學家的科研團隊在遼寧省發現一種新的哺乳動物化石,科學家命名該化石為“亞洲毛獸”,認為該發現正好揭示了哺乳動物在中生代時期的耳區演化,為早期哺乳動物的中耳演化提供了重要線索。國際權威雜誌《科學》於2009年10月8日報導了這個重要發現。

專家稱,該化石已被命名為亞洲毛獸。這是一種陸生哺乳動物,體長約15厘米,體重約70~80克,牙齒具有對稱排列的齒尖(被稱為對稱齒獸),可以推測主要以昆蟲和蠕蟲為食。化石產出於北票市陸家屯早白堊世義縣組,距今約1.23億年,保存非常完整,根據研究,中美科學家認為,毛獸與有袋類和有胎盤類哺乳動物的親緣關係比其與單孔類的關係更緊密。

專家認為,這一發現的重要科學意義在於該哺乳動物的耳區。聽覺是哺乳動物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因而耳區演化對哺乳動物演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根據中美科學家的研究,毛獸的中耳骨骼在一定程度上與現生的哺乳動物相似。他們認為,亞洲毛獸代表了現代哺乳動物如何獲得中耳結構的一個過渡情況。

該項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學技術部(973項目)、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美國自然基金會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的資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