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井下村村支書劉金祥介紹,外出人口基本上都以廢品回收業起步,目前仍有8成從事老本行,且其中的6成已是開有收購店的老闆了;另外的2成,更是發展到辦廠或經營地產、餐飲等行業。至上世紀80年代末,約有1/3的農戶已成“萬元戶”;至上世紀90年代末,約有1/3的農戶成為“百萬元戶”;
創業從挑“糖籮擔”開始
提起井下村今日之富,井下村村民都忘不了當初之窮。井下村自然資源貧乏,人多地少。1979年分田到戶時,全村1000多人,人均僅僅分得3分田。而山地又是不宜耕種的“牛肝土”,村民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在舊社會,該村就有“老輩人”挑“糖籮擔”做小生意的傳統,即挑著兩隻籮,籮里裝滿麥芽糖、生活必需品等小雜貨走家串戶,以小雜貨與顧客的生活廢品相交換,再把交換得來的生活廢品賣給收購商或廠家,從而獲取利潤。改革開放後,井下村就有幾位村民重操舊業。眼見挑起了“糖籮擔”的一個個變得有出息,親朋好友、左鄰右舍之間“以富帶貧”、“以大帶小”、“以老帶少”,互相幫助,共同發展,外出各地挑“糖籮擔”的逐年增多,井下村逐漸成為以村民外出回收廢品為特色的村莊。
今年53歲的劉偉方是井下村首批外出挑“糖籮擔”的村民之一。1979年,剛剛分田到戶,為了生計,他用家裡的100斤谷換了15元的盤纏,到廣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地尋工,最後還是到惠州博羅挑起了“糖籮擔”。不久,他娶妻成了家;1980年租店開了間廢品回收店,當年就成為“萬元戶”。如今,他在博羅開了一間鑄造廠,雇有工人100多名。他在井下村建有一座大屋,據說僅裝修費就花了100多萬元。
富了之後
“甜不甜,家鄉水;親不親,故鄉人。”井下村外出村民致富後,熱心家鄉公益事業,從上世紀90年代末起至今,共捐資300多萬元為井下村興修鄉道、水利、學校、老人俱樂部等。逢年過節,生活、工作在珠江三角洲等地的鄉賢紛紛回鄉,探望父老鄉親,為家鄉的建設出謀劃策,出錢出力。
採訪中,不少外出老闆都提起井下村的村支書劉金祥,稱讚他是一個好的當家人。劉金祥今年43歲,1998年冬起任井下村村支書,是當時興寧最年輕的村支書;2000年,他曾被評為“興寧市十大傑出青年”。當記者問劉金祥“井下村是如何聯絡鄉情”時,他的回答很簡單:“關鍵是做事要實在。”他說,只要真心實意、勤勤懇懇地為村民服務,村民就會信任你;村民發達了,井下村也就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