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作曲法

五行作曲法

《五行作曲法》是2010年4月1日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房曉敏。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書 名: 五行作曲法
作 者:房曉敏 
出版社湖南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4-1
ISBN: 9787540445461
開本: 16開
定價: 38.0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理念與技法六章:從“太極拍值、兩儀拍強、四象拍位、八卦拍型、太極節拍的套用”五個方面,來研究傳統與近代音樂節拍的規律,並形成以強弱(陰陽)為基礎的新型節拍體系;從“陰陽節奏觀念、太極音值模式、兩儀節奏模式、陰陽節奏技法、陰陽節奏的套用”五個方面,去解釋音樂世界中繁複多變的節奏形態,以揭示內在的規律;從“基本原理、結構模式、組合形式、實際套用”四個方面,去研究音樂中多樣的結構模式,從中找出內在與外在形式的組織規律;從“屬性、技法、比較”三個方面,採用比較學的思維方式來研究與揭示古今中外音樂中的調式及其之間的規律,以探求調式領域中廣度與深度的發展;從“天地和音結構、陰陽和弦關係、四象和聲邏輯”三個層面,去揭示和聲的結構規律;並通過“實際套用價值”來破譯和聲的奧秘;從“樂聲資源、音列結構、音場位移、音列交疊、音序換列、實際套用”六個方面,去探索和研究中國音樂風格的音高結構在音樂大幹世界中多變的統一關係。
音樂分析三篇:以冼星海創作《黃河大合唱》的“延安稿本”作為切入點,從音樂的“總體布局和結構屬性”的巨觀、中觀、微觀的不同角度去研究作品的調式風格,並對照其“冼星海重新修訂的‘蘇聯稿本’、李煥之兩次整理的‘上海稿本’、中央樂團創作組兩次整理的‘中央稿本’”來進行比較,從而揭示其調式風格發展與變化的藝術規律;以音樂比較學的方式,從調式結構的“音位與音列”兩個方面,對梅州客家山歌進行比較;以“《悟》、《悠悠》、《黃山意象》、《五行》、《五穀豐登》”五首作品為例,從“太極節拍、陰陽節奏、兩儀結構、三才調式、四象和聲、五行音高”多種要素上加以闡述,以示實際套用的參考。
音樂作品五首,是筆者運用“五行作曲法”而創作的民族室內樂代表作。

作者簡介

作曲家房曉敏,星海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及作曲家聯誼會會員、廣東省音樂家協會理事。 自1984年以來,創作、出版、發表了交響曲、交響詩、協奏曲、合唱、影視與戲劇音樂等聲樂、器樂作品100餘首(部)。其作品在各類比賽中獲獎60餘項,獲得國際獎項的有“美國紐約國際中國民族器樂作曲大賽‘長風獎’、新加坡首屆華樂作曲大賽創作大獎”等多項大獎,獲得國家級獎項的有“廣電部中國電影華表獎(政府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獎’、中國音協‘金鐘獎’”等多項大獎;並由盧森堡愛樂樂團、廣州交響樂團、珠影樂團、香港中樂團、新加坡華樂團、澳門中樂團、中國廣播民族樂團、中國青年民族樂團、上海民族樂團、上海廣播民族樂團、廣東歌舞劇院民族樂團等所演奏。此外,在各種音樂刊物出版與發表論文50餘篇、專著2部、CD專輯1張;並成功地舉辦了個人系列作品音樂會2場。 主要代表作有:民族室內樂《五行》、民族管弦樂《火之舞》、裝置梆笛與二胡雙協奏曲《客風》、電影音樂《警魂》、歌曲《匆匆來去》、合唱《小溪和大海》、二胡協奏曲《幻想曲》、打擊樂協奏曲《鳳凰涅盤》、專著《五行作曲法》。

圖書目錄

上編 理念與技法六章
第一章 太極節拍
第二章 陰陽節奏
第三章 兩儀結構
第四章 三才調式
第五章 四象和聲
第六章 五行音高
中編 音樂分析三篇
一、《黃河大合唱》調式風格研究
二、梅州客家山歌調式結構比較
三、陰陽作曲技法及其套用
下編 民族室內樂作品五首
一、揚琴、古箏、高胡三重奏《悟》
二、箜篌獨奏《悠悠》
三、揚琴組曲《黃山意象》
四、梆笛、揚琴、琵琶、古箏、二胡五重奏《五行》
五、打擊樂六重奏《五穀豐登》
附錄 房曉敏主要學術成果目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