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五藏
1“五藏”,則是“藏象”中醫理論中的一部分。用通俗點的比喻來說,就是隱藏在脈絡中的五個人體機能器官。配合周身脈絡,完成機體的正常活動。⑵五藏(音藏 ca...
簡介 卷一 大眾部 -
彌勒五論
彌勒五論,即彌勒菩薩(一雲,彌勒為與無著、世親同時代或稍早的一位論師)所說的五部論典。但漢傳與藏傳有所不同。漢傳彌勒五論:《瑜伽師地論》、《大乘莊嚴經論...
簡介 《辨法法性論》 《辨中邊論》 《寶性論》 《大乘莊嚴經論》 -
藏論
巴利名Pet!akopadesa 。摩訶迦旃延(巴Maha^kacca^yana )造。本論以十六範疇、五方法、十八根本句等為中心,解釋巴利三藏(尤其是...
-
四律五論
四律五論是佛教文獻,律宗所依據的主要典籍。即傳譯於我國,屬於薩婆多部(有部)的《十誦律》六十一卷、曇無德部的《四分律》六十卷、大眾部的《摩訶僧祇律》四十...
佛教文獻 分類 例 -
五法藏
五法藏,佛教學術語,有著悠久的歷史與文化價值。
-
五藏神
東方屬木,神為青龍,長六寸,青錦披裳。 腎之精氣,正玄冥之象也。 脾者中央之土,黃庭之宮也。
基本信息 -
三論宗
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因據印度龍樹《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百論》三部論典創宗而得名。又因其闡揚“一切皆空”、“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
簡介 源起 由來 理論概述 宗義 -
宋藏遺珍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佛教界同人影印宋版《磧砂藏》,因該版多有缺佚,釋范成奉命訪求缺本,搜訪至山西趙城廣勝寺,發現了舉世罕見的金刻《大藏經》4757卷。該藏...
主要內容 相關說明 -
玉機真藏論
《玉機真藏論》是創作於戰國時期的一篇散文,作者不詳。四時五臟脈象的不同,是受著氣候影響的緣故,也就是人體適應氣候的表現。但由於病邪趁襲和正氣虛實的變化,...
本篇要點 原文與譯文 作者簡介 -
如來藏
如來藏(梵文:तथागतगर्भ; 音譯:Tathāgatagarbha),Tathāgata(如來)與garbha(藏)組成,意為:含藏如來的一切功德...
概述 與因緣的關係 與涅槃的關係 與中觀的關係 別名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