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五志,指喜、怒、憂、思、恐五種情志,亦泛指各種精神活動,是以五臟精氣為其物質基礎的。這些活動過度,就會損及五臟精氣,或影響臟腑氣機失調,產生疾病,五志過極化火即是五種情志過度表達,影響臟腑,氣機郁滯於內,從陽化火,而產生火邪侵犯人體的症狀。
解讀
金元四大家劉完素說:“五臟之志者,怒、喜、悲、思、恐也,悲一作憂,若五志過度則勞則傷本髒,凡五志所傷皆熱也”(《原病式·六氣為病·熱類》)。“多喜為癲,多怒為狂,然喜為心志,故心熱甚則多喜而為癲也,怒為肝志,……故肝實則多怒而為狂也,況五志所發皆為熱”(《原病式·六氣為病·火類》)。五志之中,心火甚則多喜而為癲,肝火甚則多怒而為狂,這是易為人們所理解的,至於思、悲、恐之化火,其中間條件是什麼?當然,是病久不解,氣機郁滯而然,化熱的內在因素又是什麼?完素明確指出:“由乎將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熱氣怫鬱,……由五志過極皆為熱甚故也”(《原病式·六氣為病·火類》)。
中醫套用
化火後,疾病不僅表現出原有疾病的症狀,還會出現火邪致病的症狀,如煩躁、易怒、頭暈、失眠、口苦、脅痛等。在治療方面,不僅要注意治療原發病,也要注重化熱後的火邪,配伍滋陰、清熱之品,已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五志過極皆為熱故,也為劉完素火熱論思想提供了一方面理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