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街道辦事處

五台街道辦事處

五台街道辦事處位於秦嶺北麓西安市長安區南部,距市中心25Km。西接子午街道,東鄰太乙宮街道,南連商落市柞水縣營盤鎮,北靠王曲街道。境內有西康鐵路、包茂高速、環山旅遊公路等經過,交通便利。

歷史沿革

《陝西通志》、《長安縣誌》等諸多史料記載,南五台古稱太乙山,為“終南山秀之區”,我國佛教聖地之一。山上有文殊、清涼、靈應、觀音、捨身五個小峰。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藥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五台鄉因此而得名。

[span]轄區清屬杜曲社(倉),民國屬王曲倉、區、鄉、聯保,建國初為王曲區五台、留村等鄉;[span]1958[span]年為王曲公社五台管區;[span]1961[span]年[span]4[span]月設五台人民公社;[span]1984[span]年[span]5[span]月復稱五台鄉。屬沿山丘坡果糧牧漁區。環山公路東西通過,與西[span]([span]安[span])[span]彌[span]([span]陀寺[span])[span]公路在境內交會。農業主產水稻、穀子,盛產核桃、柿子、蘋果等乾鮮果品。工業有奶粉、農用機械、磚瓦、木器加工和林產品加工等行業。有終南山國家森林公園,公園內有竹林寺等多處寺院和聖壽寺塔。

[span]2002[span]年[span]6[span]月[span]2[span]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長安縣,設立西安市長安區。同年,長安區撤鄉並鎮,將原五台鄉、石砭峪鄉合併為一個鄉,採用五台鄉作為合併後的鄉名,鄉政府駐地留村。撤併前,五台鄉面積[span]23.03[span]平方公里,轄[span]10[span]個行政村,[span]1.07[span]萬人;石砭峪鄉面積[span]139.94[span]平方公里,轄[span]7[span]個行政村,[span]0.19[span]萬人。撤併後,五台鄉總面積[span]162.97[span]平方公里,共轄西堯、東堯、團結、留村、星火、新農、星光、和平、東甘、西甘、關廟、大瓢、四岔、青岔、小馬杓、老龍橋、羅漢坪等[span]17[span]個行政村,[span]82[span]個村民小組,[span]1[span]個社區,共[span]1.31[span]萬人。[span]

2010年,長安區撤銷高橋鄉、五台鄉、王莽鄉, 分別設立高橋街道、五台街道、王莽街道。 五台街道辦事處駐地留村。

街道辦事處概況

街道總面積162.9Km2,轄17個村,8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數為3058戶 12424人,其中農業人口11948人,非農業人口476人,民族成分以漢族為主。轄區(包括留村)人口總數3589人。城鎮化水平為3%,其中留村人口在三千人以上,青岔村是最小的村,人口只有151人。

街道辦事處是區委、區政府的派出機構,日常工作以城市管理和服務為主,為轄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服務保障。目前街道內設機構主要有: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務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農業綜合服務站、文化廣播電視服務站、計畫生育服務站、勞動保障事務所及財政所等。

聯繫地址:西安市長安五台街道辦事處留村甲字1號

郵政編碼:710107

主要景點

南五台山

南五台古稱太乙山,是終南山中段的主峰,海拔1688米,為“終南神秀之區”,是中國著名的佛教聖地之一。山上有清涼、文珠、現身、靈應、觀音五峰,因其位於陝西耀縣五台山(藥王山)以南,故名南五台。南五台山形峻峭,峰巒重疊,森林茂密,風景極為秀麗,《關中通志》載,“今南山神秀之區,惟長安南五台為最”,原山上寺廟數百座,歷經戰亂,大都荒廢,有觀音寺,五佛殿,聖壽寺塔等。山中有植物近千種,有“特殊活化石”孓遺植物、觀賞珍品七葉樹、望春花等,堪稱為博大的植物園,活的根雕博物館。

聖壽寺

聖壽寺位於西安市長安區半山腰密林深處的塔寺溝內,距五台街道辦事處星火村南一公里,因坐落於塔寺溝內,又叫塔爾寺。

聖壽寺建造於隋代仁壽年間(601~604),唐朝大曆六年(771)稱南五台聖壽寺,岱頂觀音寺改寺為聖壽寺上院。唐末五代十國時期,由於兵亂,聖壽寺遭毀。《陝西通志》載: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 夏,岱頂前後六現圓光,宋太宗敕額為"五台山圓光之寺",自此聖壽寺又改為觀音台圓光寺下院。因其為觀音化跡之地,又有隋文帝建,宋太祖赦額之譽,故受到各個時期大德信士的重視。

道安、善導、道宣、牛頭、虛雲、來果等高僧,都曾往返於此。

聖壽寺塔

現存的聖壽寺,占地約9000多平方米,寺院坐西向東,走勢狹長,為清代修葺的建築。有山門三間,前殿三間,形成一個完整的院落。大雄寶殿一座,磚木結構,彩檐斗拱。殿內供有彌勒佛、韋陀護法、伽藍菩薩等。另外還有法堂、僧房、客房等建築。寺內大雄寶殿北側矗立著隋代建造的聖壽寺塔,又稱應身大士舍利塔,為我國年代較為久遠的寺塔之一。如今諸多建築早已頹毀,僅餘大殿一座。

聖壽寺隋塔—— 大士應身塔,建於公元604年,高26米,塔底邊長7.5米,仿木結構,距今已有1400餘年,塔內樓梯板文革中毀。四面七級,塔身磨磚對縫,每層砌有突出的磚柱,形似一個個開間。內有樓梯可攀登,塔頂有圓形鐵制相輪,塔四角有風鈴,山風吹過,叮噹作響,悅耳動聽。傍山聳立,莊嚴、秀美。這種樓閣式方形磚塔造型簡潔,氣勢雄偉,是我國佛教建築史上的傑作。據傳塔頂曾呈現過佛光。此塔結構極為罕見,是我國早期磚塔的典型代表。1992年4月20日陝西省人民政府發布的陝政發[1992]35號文公布為陝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印光大師影堂

印光大師影堂 印光大師影堂

印光法師影堂石塔,位於聖壽寺內,為方形石砌三層結構,通高8.41米,底邊周長3.55米,中間有兩層腰檐,塔身收分較急,頂端為石雕寶瓶式。塔的底層東面辟有方形的石門,修築有方形的塔室,裡面嵌有兩方石碣。其門額為國民堂元老、愛國志士、近代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先生題寫的"印光大師影堂"石銘。印光大師亦曾在聖壽寺閉關精進。印光大師,出生於陝西合陽,稱為“蓮宗十三祖”,系大勢至菩薩的化身。大師21歲辭親離家入沙門,一段時期都在終南山隱修,與聖壽寺結下了特殊因緣。大師圓寂後,十方信士於民國三十四年,將印公舍利移到聖壽寺內,建塔供養。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

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位於南五台山腳下的關中民俗藝術博物院,總投資6.0733億元人民幣、占地571畝、建築面積10萬平方米,是西安市長安區“十一五”期間重點實施項目。博物院規劃有展廳,展廊,庫館中心,會議中心,關中民居(20院明、清老宅院原樣搬遷至院中,20院仿建院落)劇場書院,文化名人院,食園食府,文廟,武廟,鐘樓,鼓樓,縣衙,茶樓,溫泉浴場,戲水中心,農家小院,各種民間工藝作坊,七星閣,青雲閣,古典別墅,祭壇廣場,湖面及百餘棵百年以上古樹為骨架的古典園林小品花塢草榭。

五台街道辦事處境內景點眾多,其它著名的遊覽景點還有勝寶泉、紫竹寺、觀音台、五佛殿、彌陀寺、西林寺,五百羅漢堂等。

唐代詩人詠南五台

望終南山

---唐.李世民

重巒俯渭水,碧嶂插遙天。出紅扶嶺日,入翠貯岩煙。

疊松朝若夜,復岫闕疑全。對此恬千慮,無勞訪九仙。

出處 全唐詩第001卷第020首

次韻和秀上人游南五台

---唐.司空圖

中峰曾到處,題記沒蒼苔。振錫傳深谷,翻經想舊台。

危松臨砌偃,驚鹿驀溪來。內殿御詩切,身回心未回。

出處 全唐詩:第632卷016首

登觀音台望城

---白居易

百千家似圍棋局,十二街如種菜畦。

遙認微微入朝火,一條星宿五門西。

出處 全唐詩:第448卷023首

游終南龍池寺

- --唐.孟郊

飛鳥不到處,僧房終南巔。龍在水長碧,雨開山更鮮。

步出白日上,坐依清溪邊。地寒松桂短,石險道路偏。

晚磬送歸客,數聲落遙天。

出處 全唐詩:卷375_12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