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山[福建省于山]

于山[福建省于山]

于山中國有兩處於山,一處為:贛江和撫河的分水嶺。位於江西省中南部,綿延於南城、宜黃、南豐、廣昌、寧都、於都、興國和贛縣等地。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250公里。山勢東北高,西南低,同名山峰在於都縣北。另一處為:福建位於福州市區東南五一廣場北側。戰國時期有于越族居此,故名。相傳漢代有臨川何氏九兄弟在此山修仙煉丹,又名九仙山。最高處海拔58.6米,是為鰲頂峰後因宋代福州人陳誠在此讀書中了狀元,故又稱狀元峰。

基本信息

于山于山
中國有兩處於山,一處為:贛江和撫河的分水嶺。位於江西省中南部,綿延於南城、宜黃、南豐、廣昌、寧都、於都、興國和贛縣等地。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250公里。山勢東北高,西南低,同名山峰在於都縣北。另一處為:福建位於福州市區東南五一廣場北側。戰國時期有于越族居此,故名。相傳漢代有臨川何氏九兄弟在此山修仙煉丹,又名九仙山。最高處海 拔58.6米,是為鰲頂峰後因宋代福州人陳誠在此讀書中了狀元,故又 稱狀元峰。

江西省于山

于山于山石刻
于山(Yu Shan) 贛江和撫河的分水嶺。位於江西省中南部,綿延於南城宜黃南豐廣昌寧都、於都、興國和贛縣等地。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250公里。山勢東北高,西南低,同名山峰在於都縣北。最高峰軍峰山,位於宜黃與南豐邊境,海拔1761米。于山主要由紅砂岩、砂頁岩和砂礫岩構成。在岩性軟弱、岩層傾角較小地區,經流水侵蝕發育而成渾圓丘陵,相對高度200~300米,地形破碎,山間多紅色盆地,較大者為廣昌、寧都、興國等。在岩性較硬的砂岩、砂礫岩分布地區,有奇峰林立的丹霞地貌,如寧都和興國的假峰林。于山有大量岩漿岩侵入體,礦產豐富,主要有鎢、錫、鈾、鉍、銅、金和稀土等,其中鎢、鈾最馳名。非金屬礦產中主要有滑石。于山屬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降水豐富,植被茂盛,主要為常綠闊葉林、以殼斗科常綠樹占優勢。天然森林多被破壞,以人工林為主,優勢樹種為杉、馬尾松和毛竹,是江西主要用材林基地之一。油茶、茶葉、柑橘等經濟林的栽種面積和產量,占省境較大比重。名勝古蹟有寧都的翠微峰、獅子峰、金精洞,興國的冰心洞等假峰林。

福建省于山

于山于山瀑布
福建位於福州市區東南五一廣場北側。戰國時期有于越族居此,故名。 相傳漢代有臨川何氏九兄弟在此山修仙煉丹,又名九仙山。最高處海 拔58.6米,是為鰲頂峰.後因宋代福州人陳誠在此讀書中了狀元,故又稱狀元峰。于山有九仙觀等24景,現存萬歲寺、戚公祠、大士殿、定光 塔以及自宋至近代的摩崖題刻百餘處。碑廊陳列有宋、元、明、清歷 代碑刻。由五一廣場步上于山文化遊覽區,上山以後即見樹木參天,古榕 盤根錯節,蔚為壯觀。俯瞰福州全景,一覽無遺。
定光塔在於山西麓,磚結構,七層八角,高41米。初建於唐天佑元年(904年),系唐閩王王審知為向雙親報恩而建。辟基時發現一顆 光芒四射的寶珠,故名。又因塔身為白色,故俗稱白塔。塔南有定光 寺,唐天佑二年(905年)創建。兩年後朱溫滅唐,建立後梁。為祝賀 朱溫即位,改名萬歲寺,俗稱白塔寺。寺內法雨堂,系《天演論》譯 者、近代思想家嚴復讀書處。
戚公祠在定光塔東,系紀念明代抗倭將領戚繼光所建。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在台州九戰九捷。次年援閩,在寧德橫嶼、福清牛田、 莆田林墩四勝倭寇。班師回浙江時,福州官紳在於山設宴餞行,勒碑 記功。百姓在此建留念。現在的戚公祠是1918年重建的。祠內展有戰 袍盔甲,行軍乾糧“羌餅”等。 附近有一長石上鐫刻“醉石”二字, 系戚繼光抗倭大捷慶功,酒後步月到此醉臥之處。
大士殿又名觀音閣,在於山山頂。原為宋嘉福院遺址,清乾隆二年(1937年)改稱大士殿。殿內有乾隆帝“御題大士出山圖”碑刻,敘 述觀音大士由男變女的故事。辛亥革命光復福州戰役時,為革命軍前 敵指揮部所在地。大士殿東邊的護國寺,西邊是龍神廟。九仙觀是於 山最大的廟宇,建於北宋崇寧二年(1103年)。第三殿稱玉皇閣,供玉 皇大帝和九仙。天君殿碑廊陳列歷史碑碣19方。
于山摩崖石刻現存113段,宋刻有35段。福州市最大刻石《南校場演武廳銘》即在這裡。此刻石共319字,每字大20厘米,字跡極為 蒼勁,為不可多得的歷史文物。
大士殿在古代是福州城中的百官遙拜皇帝地方,現為福州市博物館。大士殿東鄰“護國寺”,西接“真龍庵”。定光塔坐落在於山西麓的定光塔寺旁,是一座高41米的七層八角型白塔,遊客可登塔頂俯瞰城區。戚公祠位於定光塔寺東,專為祭祀抗倭名將戚繼光而設。相傳戚繼光當年率兵在福建抗倭,連打了三次大勝仗,福州官紳在於山平遠台設宴慶功。後人在此建戚公祠。現祠為1918年重建。祠正廳塑戚公坐像,廳兩側壁上懸掛著四幅畫卷歌頌了戚公抗倭的功績.于山位於福建省福州城區中心,最高處海拔58.6米,面積11.9公頃,整座山形狀如巨鰲,於是有六鰲勝跡:攬鰲亭、倚鰲軒、應鰲石、接鰲門、步鰲坡、聳鰲峰。于山,又叫“九仙山”、“九日山”。相傳戰國時有一支“于越族”遷居於此,因而將這座山取名為“于山”。傳說漢代有何氏九兄弟在山上修道煉丹,又名“九仙山”,現在山上還有相關的古蹟,如九仙洞、九仙觀、煉丹井等。于山又稱“九日山”,據說是漢武帝時閩越王無諸曾於九月九日在這裡宴會而得名。歷代于山為遊覽勝地。山上名勝古蹟眾多,有24景,如九日台、獅子岩、集仙岩、小華峰等。還有紀念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的戚公祠、平遠台、醉石、蓬萊閣,有嚴復讀書處法雨堂。此外,還有不少小巧玲瓏的亭榭,如萬象亭、吸翠亭、補山精舍等。這些亭榭依崗巒起伏,隱約在松竹花卉之間,風景清幽,引人入勝。

白塔寺和白塔,白塔寺,即定光塔寺,初建於唐天祐二年(905年),是由閩王王審知創建五代時是福州名寺之一,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殿宇大多毀於倭患。現存建築是在清道光至光緒年間重建,分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寶殿和法雨堂。大殿左右為華封堂、方丈室、客廳、僧舍。法雨堂是人們為紀念後梁時寺僧義收“積薪自焚”,捨身求雨而建的。說的是,五代後梁貞明元年(915年),福州久旱無雨,禾苗不長,這時來了個遊方僧義收,到白塔寺祈雨,他在寺前用木柴堆塔,自己坐在塔上,閉目合十,為民祈雨,3天后,約定時辰點燃柴塔,義收仍堅持不動,隨著火焰升起,大雨驟降,義收安然無恙從火中走下。後來人們就建法雨堂紀念義收。法雨堂還曾是嚴復讀書處,清朝福建船政學堂的校舍。

白塔原名報恩定光多寶塔,是閩王王審知為其父母薦福,於唐天祐元年(904年)建造的。傳說在辟基時,發現一顆光芒四射的寶珠,所以取名定光塔。初建時塔內砌磚軸,外環木構樓閣,是一座高66.7米的七層磚心木塔。每層的斗栱、雲楣、棟樑、欄桿都經過精雕細刻,塔壁和門扉還繪有佛像。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塔被雷火焚毀。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建時,改為七層八角磚塔,高41米。因為外面塗上白灰層,故稱白塔。由塔內旋梯攀援登頂,可鳥瞰榕城景色。從定光塔寺大殿東邊石徑,可以登上于山第一峰補山。山腰有一方形的萬象亭,亭畔岩石盤立,重迭成趣。椅欄西望,烏山聳翠,古塔峭拔。南宋詞人辛棄疾在任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撫使時,重陽登九仙山,有《西江月》一詞:“貪數明朝重九,不知過了中秋,人生能得幾多愁,只有黃花依舊。萬象亭中把酒,九仙閣上扶頭,城鴉啼罷醉方休,細雨斜風時候。”
白 塔
從萬象亭左轉,循扇形石階而上,便是戚公祠。

戚公祠

于山于山植被
戚公祠是民國7年(1918年),為紀念戚繼光在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而建。祠建在石崗之上,占地4100平方米。附近有平遠台、蓬萊閣、醉石亭、三山閣、吸翠亭、補山精舍等。五老崗、榕壽岩、宋塔以及古今摩崖石刻等勝跡,隱存在千年榕樹、古荔、龍眼等花木之中,為于山風景區組成部分。

戚公祠廳正中有戚繼光塑像,壁上掛著四幅歷史畫卷:海疆倭患,率兵援閩,激戰三捷,平遠慶功。這些畫卷生動地描繪了戚繼光抗擊倭寇侵略的功績。廳里還陳列著戚繼光的鋼盔鎧甲,他的軍事著作以及行軍乾糧光餅、征東餅等等。于山上留有戚繼光很多足跡。 平遠台在戚公祠南數十步,始建於宋朝。平遠台原建築物已毀於清初,現在的平遠台是民國22年(1933年)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等人興建的。台北怪石疊壘,中有一長型巨石,上鐫“醉石”兩字。相傳戚繼光抗倭勝利之後,在平遠台慶功,酒後散步行至此,臥寢石上,故號醉石。石旁建有醉石亭,並以“六軍一醉海天月,山中草木皆軒昂”的名句來歌頌戚繼光。戚繼光是山東蓬萊人,於是人們在醉石亭後又建蓬萊閣作為紀念。戚公祠旁的岩石上有現代文學家郁達夫的《滿江紅》題刻。這段題?quot;文化大革命"中遭破壞,後又於1978年重刻。

補山精舍

從祠廳右折進入花牆,就是補山精舍。精舍建在榕壽岩旁,岩壁上鐫有大“壽”字,岩隙間的一株古榕垂須屈乾,懸立倒掛。民國22年秋,十九路軍將領蔡廷鍇、蔣光鼐等人曾在精舍召開秘密會議,籌備成立中華共和國人民革命政府。

出戚公祠大門,迎面是峙立於懸岩的吸翠亭。亭東有廓然台,宋朱熹曾在此觀天,並寫五律《寄題九日廓然亭》,中有“仰看天宇近,俯嘆塵境窄”、“寧知廓然處,初不從外得”等詩句。過吸翠亭,到煉丹井。相傳何氏九兄弟便是用這口井的水煉丹的,煉丹井旁的九仙洞是他們的住處。 循煉丹井旁石階可上大士殿。此殿又名觀音閣,位居全山中心。殿建於清康熙年間,原稱萬壽亭,至乾隆年間才改為大士殿。清宣統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光復福州戰役前敵總指揮部就設在這裡。當時于山作為總攻陣地,曾在周圍發生過激烈的惡戰。大士殿東鄰鰲頂峰,鰲頂峰旁就是狀元峰,狀元峰附近就是六鰲古蹟。
煉丹井
于山頂有一空地,叫九日台,台的南端是一片絕壁,很像一條高掛天空的瀑布。明代為防禦倭寇騷擾,在岩頂建了石屋炮台。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倭寇進襲榕城,石屋炮台和設在城牆上的100多座炮台同時開火,打得倭寇抱頭鼠竄,還擊毀敵人的營盤和停泊在河港中的船隻。這是福州歷史上第一次用炮火保衛城池,可惜此石屋炮台在民國25年被拆除。

沿登山公路轉東,過望州岩,就到了山上最大的廟宇九仙觀。這座道觀建於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莊嚴雄偉,金碧輝煌。殿的兩旁建成碑廊,廊里陳列著歷代與福州地方歷史、經濟、文化有關的碑碣16面,皆屬珍貴文物。

九仙觀西南的舒嘯台,是明代著名學者、莆田人黃仲昭開闢和命名的。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他曾在九仙觀主編《八閩通志》,花6年時間,成書87卷。這是福建省第一部全省性的志書,書中保存了大量地方史料。舒嘯台的岩壁上還保存他的詩刻和敘述編志的時間、地點等題刻。 于山還有為數眾多的摩崖石刻。現存宋、元、明、清及近代的摩崖石刻113段,其中宋刻35段,明、清占大半。這些石刻大部分分布在鰲頂峰、金粟台、戚公祠、蓬萊峰等處。鰲頂峰上北宋淳化元年(990年)呂文仲的題名石刻,是福州宋代最早的摩崖石刻。山南的《南校場演武廳銘》219字,字徑20厘米,全段高3.3米,寬4.55米,是福州面積最大的摩崖石刻。宋太守元絳手書的“金粟台”3個篆字,蒼勁沉著;明萬曆年間閩縣張煒所書的“平遠台”行書,雄渾厚重;由宋代音樂家陳暘命名、高僧鴻份手書的“廓然台”3字,挺秀灑脫。這三台榜書,風格各異,都是福州著名的石刻。于山摩崖石刻,不但保存許多優秀的書法藝術,其中大部分還具有史料價值。明代督舶太監尚春的詩刻,就是一份福州對外貿易的史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