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現象

于丹現象

于丹,北京師範大學教授,2006年“十一”黃金假日在央視百家講壇連續七天解讀《論語》心得,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 短短7天,她迅速成為一顆燦燦的明星,受到很多人的喜愛和追捧,進而形成了文化上的一種“于丹現象”。

基本信息

人物介紹

基本信息

姓名:于丹

生日:1965 年6月28日

屬相: 蛇

星座:巨蟹座

職務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中國古代文學碩士,影視傳媒系主任,影視學博士,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

簡歷

1989年7月參加工作。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先後任系主任、院長助理、副院長等。

專業方向

廣播電視媒介學。

介紹

現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視協高校藝術委員會秘書長、中國視協理論研究會特邀研究員、中央電視台研究處客座研究員、中國新聞研究會、中廣學會主持人研究會、中廣學會法制節目委員會常務評審、澳大利亞新聞集團首席顧問。

從1988年開始活躍在影視傳媒實踐的第一線,先後擔任《在共和國史冊上》、《太陽照常升起》、《香港滄桑》等20餘部大型電視專題片撰稿人,其中《香港滄桑》獲1997年中國電視專題片優秀獎。先後任《正大綜藝》、《中國報導》、《環球》等電視欄目撰稿人,獲1994年、1996年星光獎最佳撰稿獎。擔任北京市迎戰非典大型專題節目《非凡抗擊》總撰稿,2003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申奧片策劃,參與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音樂頻道的籌建工作。

于丹教授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文化視點》欄目普及、傳播傳統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典中的屬於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文化界、教育界產生廣泛影響。先後在我國內地、港台地區,及新加坡、日本京都、馬來西亞吉隆坡、法國巴黎、巴西聖保羅等進行百餘場傳統文化講座,掀起了海內外民眾學習經典的熱潮。《于丹 <論語> 心得》自上市起一年內國內便售出400餘萬冊,中文繁體版、英文版、韓文版、日文版已在世界各地發行。美國《洛杉磯時報》、《華盛頓郵報》、《國際先驅論壇報》,英國《泰晤士報》,德國《明鏡周刊》、《法蘭克福報》、日本《讀賣新聞》、《朝日新聞》《周刊現代》紛紛對於丹教授進行專訪。2008年1月,于丹教授在日本進行文化交流期間,除進行了兩場近千人的大型公開講座外,與秋田的企業家、日本國會議員荒井廣幸、早稻田大學校長日本各界高層會晤,特別是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會見,更使其成為凝聚中日友誼、溝通中外文化的紐帶與橋樑。

主要獎勵

2007年中國教育年度新聞人物

2007年首都十大教育人物

2007年度“中國婦女時代人物”

2008年,首屆“年度時代風尚女性”獲得者

2007年度“網路盛典”中獲評“年度文化人物”

2007年,中國書業年度作者

2007年,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

2007年,所講“電視學概論”課程獲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2006年,品牌中國年度人物;

2007年,《于丹<論語>心得》國家首屆“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初選入圍

2007年,《于丹<論語>心得》獲中國出版集團暢銷書推廣計畫 2006年度十六佳圖書獎

2007年,《于丹<論語>心得》獲新浪圖書風雲榜2006年度圖書非虛構類第一名

2007年,2006年度中國瀋陽年度最佳影視圖書獎

2007年,南方電視台2007年度傳統文化最佳傳播獎

2006年,“中國十大教育英才”(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05年,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2004年,第一屆中國高校影視研究學術獎(論文獎)二等獎

2004年,中國百家電視藝術工作者

2004年,第四屆北京市十佳電視工作者(十佳第一名)

2003年,勵耘獎學助學基金第六屆優秀青年教師一等獎

2002年,北京師範大學最受本科生歡迎的十佳教師

2002年,寶鋼教育獎優秀教師獎

2000年,第八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

2000年,北京市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文科組一等獎第一名

1997年,北京市普通高等學校教育成果獎二等獎

主要學術成果

1.著作:

《形象 品牌 競爭力——電視包裝實戰攻略》,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年

《于丹<論語>心得》,中華書局,2006年(相應音像製品已出版)

《于丹<莊子>心得》,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相應音像製品已出版)

《于丹·遊園驚夢——崑曲藝術審美之旅》,中華書局,2007年(相應音像製品已出版)

《從星空到心靈——易中天于丹演講對談錄》(合著),江蘇文藝出版社,2007年

《發現你的心靈》(合著),重慶出版社,2007年

2.主要論文:

《道不遠人——如何讀經典》,《中華遺產》,2007/01

《發現我們的心靈》,《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05

《讀書有什麼用》,《中國出版》,2007/05

《用古人的智慧享受人生》,《北方人》,2007/10

《讓傳統文化滋養我們的思想成長》,《文匯報》,2007/03/22

《構建心靈的和諧世界》,《江西日報》,2007/04/30

《在媒介角色變更中提升CETV的媒體品格》,《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6/02

《在“節目季”行銷中拓展頻道品牌影響力》,《大市場》,2006/10

《打造衛視頻道核心競爭力——廣西衛視改革發展思路解讀》,《現代傳播》,2005/05

《電視品牌頻道的生成與維護》,《電視研究》,2005/06

《欄目品牌建設的六大要旨》,《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02

《以解讀方式構築品牌核心競爭力——大型電視周刊<1/7>樣本分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10

《電視新聞:媒體變局的聚焦點》,《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4/01

《城市台的未來之路》,《視聽界》,2005/06

《CETV改革帶來的驚喜和期待》,《市場觀察》,2004/12

《“背後”的看點》,《南方電視學刊》,2004/01

《一種新聞態度的表達——<南京零距離>樣本解析》,《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3/11

《詩意的隕落》,《電影藝術》,2003/05

《在公益的天空下》,《現代傳播》,2002/05

現象啟示

“于丹現象”給了人們三點啟示。

啟示一

中華優秀文化是一座底蘊深厚的富礦,一旦開掘出來,就會成為“克服艱難險阻、戰勝內憂外患、創造幸福生活的強大精神力量”

“于丹現象”橫空出世於當今中國,並非偶然。

傳統文化在國內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焦點,維持著一浪高過一浪的熱度:且不說走紅方式與于丹相近的閻崇年、易中天和劉心武,且不說前些日子社會各界圍繞青少年應不應該“讀經”展開的熱切討論、報端關於“中華文化需不需要一場文藝復興”的爭辯以及“青春版”崑曲受到的熱捧,且不說一些人自發、公益地給中小學生講傳統文化的“一耽學堂”以及京城大學出現的以弘揚漢民族服飾為特徵的“漢服社”……種種跡象一再表明,中國傳統文化熱,正在當代中國悄然興起。

從於丹們身上,從上述種種跡象里,細心的人們完全可以讀出優秀傳統文化復興的某些端倪。有學者指出,全球化浪潮在器物甚至制度層面帶來“一體化”的同時,也日益凸顯文化認同與根源意識。“我是誰”的問題,迫使每一民族乃至每一個體不僅不能乞靈於任何純然外部的文化來建立自我,反而必須深入自己的文化傳統,從中認識自己、發展自己。

當代世界是一個以民族國家為基本生存單元的世界,一國要想自立自強,需要吸收世界各國文明的優秀成果,更需要發掘自己傳統文化中的瑰寶;而在日益興盛發達的當代中國,傳統文化無疑是給我們和平崛起提供支撐的重要精神資源。

不能把功勞全部歸於宣講者,因為傳統文化本身的內容構成特點,已然具備了這種現代性的潛質。史學界對西方的文藝復興有個觀點:文藝復興的現代性因子,大部分都可以在中古“傳統”中找到根源。中國也不例外。古老典籍中的民本思想,雖然不能等同於我們所提倡的“以人為本”的治國方略,但二者卻具備相通的基礎,可以說是同根同源,一脈相承。

挖掘傳統文化資源,把孔子請到當下,使古老經典和現代精神結合起來,這是“于丹”標本的一個重要啟示。當然,對傳統文化的現代性挖掘,還需要在更高層次上有更具備歷史深度和文化深度的設計與把握,于丹們貼近大眾的接受特點、帶有世俗化甚至娛樂化色彩的嘗試固然很好,但並不能說這就是最好的道路。

啟示二

廣大民眾對於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巨大的現實需求,尤其在物質雖然豐饒充沛而精神卻相對貧乏迷惑的當下,人們更加渴求及時雨露對心田的滋潤。有人說,于丹給大眾提供的是一劑“心靈雞湯”。于丹大受歡迎,折射出民眾的心靈缺乏某種撫慰,精神上存在著某種饑渴。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我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這有目共睹;但與此同時,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也水漲船高,兩者之間,還有不小的落差,這也毋庸諱言。大部分中國人正逐漸富裕起來,不再為衣食擔憂,開始忙碌著買房、買車、休閒、消費。然而,市場的繁榮、消費主義的盛行,並不必然帶來人們心靈的充實。人文精神是社會鏈條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倘有匱乏,必將影響社會發展的和諧,最終會影響到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有學者批評于丹有把《論語》庸俗化、簡單化的傾向,說她不過是勵志故事加一些淺顯的道理,既不足以言說夫子之道之精深,又不足以闡述夫子之學之豐富。這種批評頗具道理。然而,也有人替于丹辯解說,以聖賢道理為原料、用小故事煨出來的湯,雖然很淺,但對老百姓而言,更入心入胃——因為這樣的解讀,能給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的人以啟發,能與為人處世的經驗總結相印證,能給受過創傷者的心靈以撫慰。一位老先生總結得好:于丹講解的《論語》,歸根到底就是在說三個關係,即:人自身、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大千世界,舍此三種關係,你還會碰到什麼嗎?沒有了,也不可能再有了。

人文精神,說起來似乎宏大,但就其根本而言,以下幾個基本問題恐怕不能忽略:其一,人怎樣生活才能得到幸福;其二,人應當怎么處理自己和他人的關係、個人和社會的關係;其三,人為什麼而活著、怎樣活著才有意義……一言以蔽之:人怎么樣才能成為健全的、飽滿的人。

于丹言談中的人文之光,是從《論語》中借來的。這些基本問題,古人早已遇到過,古聖先賢經過思索,做出了自己的解答。這些解答雖不是可以照搬的現成答案,但卻具有跨越時空的價值,起碼給我們提供了一種思路、一種參照和一些建議。在歷史上,《論語》除了“半部可治天下”的政治用途及學術用途外,它常常是中國人用以修身齊家的工具書。

從“于丹現象”中也可以看出,人文建設不能離開“反求諸己”。于丹講座的開播,如同用鑰匙打開人們心底那把塵封已久的密碼鎖,把大家心中的朦朧存在再次喚起,不言建設,建設自在其中矣。

當然,對於人文精神的呼喚,僅僅停留在“心靈雞湯”的世俗層面是遠遠不夠的,那未免把人文關懷看得過於容易、過於簡單。我們需要思考真、善、美的問題,要有對終極價值的追問,對理想和信念的堅持,還有對人的價值、尊嚴、責任的尊重……可以說,其內涵非常豐富。

“于丹現象”還折射出寶貴的思想資源如何普及到大眾中去的問題。學術的前沿研究當然非常關鍵,突破性的開拓對於學術發展而言至關重要;然而,如果能儘可能地走進普通民眾的生活,而不是僅僅是圈內二三子的事業,似乎更有一番價值。傳統典籍的意義,不僅在於書齋中的傳承、研究與欣賞,而且在於如何在更大的範圍內套用和普及。過去,戲曲和說部在坊間流傳、娛樂大眾的同時,客觀上還將“忠孝節義”等價值觀和歷史知識普及到文化水平並不高的一般民眾中去。通過一個個或家常里短、或英雄美人、或奇幻神魔的故事,完成了文化體系自上而下的滲透。我們不要輕視這些普及的意義。

還須說及的是,一個通俗地講解《論語》的節目,會引起如此火爆的反應,是好事,但也需要警醒。好事是可以看出民眾並不滿足於庸常的生活,對精神生活有著熱切的追求;需要警醒則在於,這種追星般的追捧跟真正的精神建構似乎並不能等同。3分鐘熱度過後,往往還會回到過去。于丹評價“于丹熱”時曾說:“我憂的是這裡面有浮躁,有喧囂,有泡沫,熱得太快,火得太猛……因為驟熱就意味著驟冷,我們已經經不起這種大冷大熱的非理性的迷狂。”

啟示三

中國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傳播,需要高超而精細的技巧。現代傳媒在文化普及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橋樑作用。

有人說,于丹的成功,關鍵在於她獨特的講述方式。朱熹也講《論語》,錢穆也講《論語》,當今中國,各高校各講堂都在講《論語》,為什麼其他人沒有掀起這樣的狂潮?就講述技巧而言,易中天強調了“平民立場”4個字。他說,傳播效果很大程度上來自親和力,“親和力來自於‘平民立場’。觀眾認為你與他一樣看問題、想事情,就沒距離、沒隔閡,不是居高臨下、咄咄逼人,沒有對立情緒,也就不會產生逆反心理,不僅你和他們是一樣的人,故事中那些歷史人物、英雄人物也和他們一樣,他就愛聽你講話。”他還闡述:“能不能把觀眾吸引過來看有關傳統文化的內容,要求學者用非學術的語言,來講學術性的內容。說得再白一點,你要說人話,別說書話,更不能打官腔。”

于丹尊重了大眾傳播的規律,使用了恰當的方法和技巧,用市井百姓喜聞樂見的傳播方式進行傳播,是她的講座火起來的重要原因。

從事媒體工作的人都知道,“三貼近”,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是傳媒接近客群、吸引客群的不二法門。既要貼近民眾,就要熟悉民眾,了解民眾。央視《百家講壇》將節目定位於“國中文化水平”,就是基於對客群的深刻了解。製片人萬衛分析說:“國中文化水平並不是指為國中畢業的知識層次的人服務。實際上,只要你跨出所學習的學科,在其他學科你就是國中水平。比如你是學物理的,歷史對你來講就是國中水平。”多么精到的分析!由此我們似乎又一次體味到了“三貼近”的威力。

于丹的成功,方法技巧固然重要,傳播工具亦不可或缺。有人說,于丹是踩在了“巨人”的肩膀上——這位巨人,就是在電視傳播領域具有某種“壟斷”地位的中央電視台。是電視這個主流傳播媒介的巨大影響力,造就了于丹的水漲船高。

沒有電視是不行的,然而,僅僅依靠電視也是不行的。7天講座結束後,報紙、雜誌、網路……現代傳媒紛紛跟進,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點,把于丹熱推向了縱深。紙質媒體便於閱讀便於攜帶、易於進行深刻分析,電子媒體容量巨大且講究互動,尤其便於大眾參與,至於中華書局對《于丹〈論語〉心得》的即時出擊,一經出版即創下的一個個“全國第一”,更是說明了紙質媒體的獨特魅力。

現代傳媒在社會中威力巨大,在文化普及中更是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橋樑作用。傳播學上有一個“議程設定”理論:媒體往往可以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引導民眾的注意力,從而給民眾制定一個“議事日程”。雖然媒體並不能決定大眾具體怎么想,但它能決定公眾在一段時間內關注什麼,從而對社會施加自己的強大影響。

不能不強調的是,方法和工具固然重要,但其承載的內容才是關鍵和核心。一方面我們要重視技術,一項新技術往往會深刻影響社會——比如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甚至會帶來認知方式、生活方式的深刻變革,這就要求我們要善於學習,迅速了解和掌握最先進的方法和技術手段,不可滯後於時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