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於丹看來,崑曲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于丹說:“我喜歡有一種生活方式可以叫作‘崑曲’。”她認為,崑曲那種細膩、婉轉、精緻、唯美的特點,完全可以作為一種“元素”,進入當下的時尚生活。比如,我們現在流行一種“慢活”的生活方式,所謂“慢活”,“它是指我們每天可以做一些從容舒緩的運動,比如說打打太極拳,練練瑜伽;過一過環保的生活,能夠節約能源,能夠有大段悠閒的時間與家人、與朋友分享。所有這些健康從容的生活方式”。而這種“慢活”的例子和元素,在崑曲中,觸目皆是。于丹還強調了“過程”的重要。《牡丹亭》中,杜麗娘因為夢中遇到俊逸書生柳夢梅而情不能自已,醒來後要去“尋夢”,並因夢而亡又因夢而生。我們往往要問:這種追尋有什麼結果?這種投入是否值得?于丹說,重要的不是結果,而是愛的過程。過程關乎人心,不僅體現一種意願,而且體現一種能力。能夠享受過程,也就是能夠享受人生。我們為什麼到茶館喝茶,為什麼要去泡酒吧?消費不是一個物質的結果,而是一個精神愉悅的過程。
作者簡介
于丹,影視傳媒學博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
1996年獲北京市優秀教學獎,2000年獲北京市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一等獎第一名、北京市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教學獎,2001年獲中國寶鋼教育基金優秀教師獎、北京師範大學勵耘獎、北京師範大學十佳優秀教師獎,2004年被評為北京市十佳電視藝術工作者、中國百佳電視藝術工作者,2005年獲北京師範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06年獲得“中國十大教育英才”稱號,被評為2006年品牌中國年度人物之一,2007年獲第三屆北京市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所講課程被評為北京市高等學校精品課程。
2006年10月以來,于丹教授先後在中央電視台“百家講壇”欄目上解讀《論語》和《莊子》,社會反響強烈。2007年國慶期間,在中央三套“文化訪談錄”連續七天播出《于丹?遊園驚夢》,再次引起海內外的廣泛關注。
媒體推薦
初識崑曲
崑曲從16世紀到18世紀末曾在中國製造過長達二百餘年的社會性痴迷,而且人們對它的痴迷程度幾乎達到了空前絕後的地步,這是中國戲劇史上其他戲劇范型所不可比擬的。
————余秋雨語 --此文字指其他 平裝 版本。
圖書目錄
目錄
白先勇序
深情之美
夢幻之美
悲壯之美
蒼涼之美
詼諧之美
靈異之美
風雅之美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