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灘有一條“紅軍街”,名字來源於紅軍第四次渡赤水期間。三渡赤水後,中央紅軍再次出現在川南,蔣介石判斷紅軍又要北渡長江,急忙調集重兵企圖再次對紅軍形成包圍,“圍殲”紅軍於長江南岸地區。當敵軍即將圍堵之時,毛澤東、朱德指揮紅軍主力在古藺縣鎮龍山地區秘密再次調頭北上,然後突然轉向往東,於3月21日至22日,在二郎灘、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渡過赤水河,把敵兵甩在了赤水河西岸地區。赤水河兩岸的民眾看到敵人慌亂們調兵遣將的情景,諷刺而又幽默地編出民歌唱道:“白軍好像一條狗,紅軍牽著到處走,白軍好像一頭牛,紅軍到處牽著游。”紅軍走後,這條原本叫“老街”的街道便被大家自發地改名叫作“紅軍街”。
紅軍街是當時整個二郎灘的交通要道和最為繁華的地段,商旅雲集,熱鬧非凡。現在卻顯得十分清靜,偶爾有三兩個人通過。沿著這條約500米長的街道,隨著陡坡蜿蜒而上,光滑的石板拼成一條台階通道,記者看見左·右兩旁一棟緊挨著一棟的木式結構建築,門口顯眼的地方都掛著紅軍山街的門牌號。聽幾個散住在這裡的老鄉說,這房子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因為年久失修有的已經叫成了危房。但透過這些建築-一一高大雄偉的門面,雕刻精細的門當,鑲嵌在房樑上的樓空裝飾,還能隱約看出當時房屋主人闊綽的家境。老鄉們說這裡就是當年赤水河最大鹽號的所在地,用來做買賣的鋪面、櫃檯還保存完好。四渡赤水的時候,這裡曾經發生過一件震驚四方的大事,紅軍在這裡沒收了地方軍閥的私鹽,花了三天三夜的時間分給了赤水河兩岸的川黔百姓,救濟了成千上萬的貧苦民眾。
小紅恩的故事
這裡至今還流傳著許多當年紅軍與百姓之間的感人故事,其中小紅恩的故事直到現在還在二郎灘流傳著。年近七旬的教書先生鄧尚征的兩個兒子都投身到了地下黨工作。部隊來到二郎灘的時候,戰士們就住在他家門口,在院子裡燒火做飯,這時傳來了小兒子鄧國樹在遵義被殺害的訊息,大兒子鄧國林告別了即將臨盆的妻子,去遵義為弟弟料理後事。夜裡,鄧國林的妻子馬上就要生產了,住在門口的紅軍聽到了她的叫喊聲,指導員立即找來衛生員。戰士在門口幫忙燒開水,消毒器械,一直忙到後半夜孩子平安出生。衛生員脫下自己的衣服把孩子包好,抱到了鄧尚征的手裡,鄧尚征看到自己的孫子在紅軍的精心護理下安全降生,當即給孩子取名“紅恩”,他說是紅軍救了他的孫子,要感謝紅軍,永遠不忘紅軍的恩情。小紅恩出生後,戰士們把唯一的一點兒豬肉送給了鄧家。鄧尚征患有偏癱,遇到天氣變化時一隻手非常疼痛,有一個戰士聽說後,把自己的一副手套送給他。這副手套現在已經被陳列館收藏。
二郎難還流傳著這樣一個歌謠:赤水河清又清,我打草鞋送紅軍。穿上草鞋翻山嶺,北上抗日打敵人。赤水河清又清,一雙草鞋一片心,長征路上播火種,工農聯合鬧翻身。赤水河清又清,我送草鞋謝紅軍,軍民情深似赤水,千秋萬代流不盡……
相關詞條
-
二郎鎮
二郎鎮是個消歧義詞條,作為中國鄉鎮名稱主要有:重慶市合川區的二郎鎮,位於合川區西北部,素有“一腳踏四縣”之美譽,是通往鄰縣的交通運輸基地之一,是周邊十二...
重慶市合川區二郎鎮 安徽省宿松縣二郎鎮 四川省古藺縣二郎鎮 -
灘橋鎮
灘橋鎮是荊州市江陵區轄鎮。1958年成立灘橋公社,1961年設區,1975年復設公社,1987年建鎮。位於市境南部,2013年由江陵縣劃歸荊州經濟技術開...
鄉鎮概述 地理環境 歷史沿革 風土人情 經濟狀況 -
二郎古鎮
二郎古鎮,二郎鎮西北側,依山傍水,從赤水河南岸循陡坡而上至官井,總長約1500米,以狹長陡坡梯為特色,主街道一條,小叉巷三條。
位於 二郎鎮景區周邊的遊覽點: 2、天寶洞和地寶洞景區 郎酒生產基地 二郎古鎮交通: -
西大灘鄉
西大灘鄉隸屬於甘肅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縣,位於毛毛山北麓,東鄰東大灘鄉,西靠朵什鄉,南連柏林鄉,北接古浪縣黃羊川鄉,距縣城113公里,地勢南高北低。境內...
鄉鎮簡介 自然資源 經濟狀況 歷史沿革 民族風情 -
二郎鎮[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二郎鎮]
二郎鎮是貴州省遵義市習水縣下轄鄉鎮,位於習水縣南部,有“習水南大門”之稱,東連永安鎮,西接回龍鎮,南鄰仁懷市三合鎮,北靠桑木鎮,距習水縣城42公里,總耕...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
靖西二郎瀑布
該景區地處山區,多為岩溶地貌。 難灘河自西流入,河床寬40-80米,河水清澈,常年流水,有天然落差,在該景區東面50米處形成多層瀑布群,稱為龍門瀑布,瀑...
-
古藺縣二郎觀音禪院
類別:佛教 地址:古藺縣二郎鎮街村 郵編:
-
二郎鎮[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下轄的一個鎮]
二郎鎮是是四川省瀘州市古藺縣下轄的一個鎮,位於四川省盆地南部邊緣,因紅軍四渡赤水及當地生產郎酒而得名,致力於打造中國特有的“白酒名鎮”,也是有名的旅遊勝...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交通區位 經濟概況 人文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