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恐龍遺址

恐龍遺址位於二連市區東北9公里處的二連盆地內,早在七千萬年前,這裡湖泊密布,氣候濕熱,密林叢生,是恐龍生息繁衍的樂園。從十九世紀九十年代開始的一百年中,先後有俄、美、加、荷蘭、比利時、波蘭、日本、德國、蒙古等國和我國的古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在這裡進行過七次大型考察和挖掘,已陸續發現盤足龍、歐氏阿萊龍、鴨嘴龍、似鳥龍、甲龍和角龍化石十餘種以上,出土了大量較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其中,恐龍蛋化石的發現創我國最早記錄。
這裡埋藏著豐富的古生物化石,是白堊紀恐龍化石集中埋藏區,在中國及中亞恐龍研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922年,安德魯斯的中亞考察團第一個恐龍化石發掘地就是二連塔巴蘇。在這裡出露一套晚白堊紀時期的湖相地層。安德魯期的隊伍在這裡發掘出了鴨嘴龍和大的食肉恐龍——阿萊龍(Alectrosaurus)和小的似鳥龍。考察隊伍中的格蘭階第一次在二連塔巴蘇發現了恐龍蛋片。考察隊伍中的奧爾森對產恐龍化石的地層進行了研究,把這套湖相沉積地層叫二連塔巴蘇組,從此,在許多地層古生物文獻中,二連塔巴蘇成為一個專用名詞,專指中亞晚白堊紀時期大約距今7000萬年前河湖堆積地層。
1959年,中國科學院和蘇聯科學院曾聯手進行橫穿中亞古生物考察,第一站選擇在二連浩特。在洛日傑斯特文斯基和周明鎮教授的帶領下,他們動用了大型推土機在化石層上作業,採得恐龍化石數十噸。經兩年修理,獲得數十具小型似鳥龍化石,大的晰腳類化石、鴨嘴龍化石和一個甲龍頭骨。
中——蘇恐龍合作計畫野外考察結束了,但戈壁大漠又響起了越野汽車的轟鳴,一支由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古生物學家麥克納(Mckenna)領導的古生物考察隊,於1991年進入蒙古戈壁,開始了為期五年的追蹤考察;緊隨其後的是日本人,他們沿著安德魯斯、俄國人和波蘭人踏出的路線繼續前進……。
為樹立二連恐龍文化旅遊品牌,我市今年將在恐龍遺址建設恐龍遺址駐地埋藏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