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名稱
二羥維D3
英文名稱
Calcitriol
別名
二羥基維生素D3;二羥膽鈣化醇;鈣三醇;鈣化三醇;羅鈣全;溉純;三羥維D3;骨化三醇;Dihydroxyvitamin D3;Rocaltrol
分類
內分泌系統藥物 > 甲狀旁腺及骨代謝疾病用藥物
劑型
1.膠囊:0.25μg;
2.溉純,注射劑:1μg(1ml),2μg(1ml)。
藥理作用
二羥維D3是維生素1α,25-D3的一種最重要的活性代謝物。此代謝物通常是在腎臟內形成的。近年來發現腎外也可以生成鈣三醇,已證實胎盤、單核細胞、巨噬細胞、腫瘤細胞上清液、結節病患者淋巴結和角朊細胞均存在1α羥化酶而能產生鈣三醇。鈣三醇的前體是25-羥基膽鈣化醇(阿法骨化骨化骨化醇)。二羥維D3具有促使小腸吸收鈣並調節骨質中無機鹽轉運等作用。在有明顯的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特別是需要長期血液透析者,內源性鈣三醇合成會大幅度的降低,甚至幾乎停止合成,因而導致腎性骨營養不良。口服二羥維D3能使腸正常吸收鈣,因而可糾正低血鈣,減輕骨與肌肉的疼痛,使已增高的血漿鹼性磷酸酶降低或趨於正常,降低已增高的血漿甲狀旁腺濃度而使之趨於正常,從而促進骨質礦化。二羥維D3還有加速骨骼膠原成熟的作用。近年來還發現其對細胞的增殖、分化以及對免疫系統都有重要的作用,國外已開始作為一種新的免疫調節激素套用於臨床。
藥代動力學
口服吸收迅速,血漿藥物濃度達峰時間為3~6h,7h後尿鈣水平會增加,生物反應與劑量有關,血漿半衰期為3.5~6h。經代謝後由膽汁及尿液中排泄。
適應證
用於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的腎性骨營養不良,特別是需要長期血液透析的患者。手術後自發性及假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維生素D33依賴性佝僂病以及血磷酸鹽過少維生素D抗性佝僂病。近年來還用於治療銀屑病等皮膚病的治療。
禁忌證
凡與高血鈣有關的疾病禁用。
注意事項
1.孕婦、兒童慎用。
2.根據血鈣情況調整用量。
3.勿與含鎂製劑合用,用藥期間注意補鈣。
不良反應
如果劑量不超出許可範圍,二羥維D3沒有不良反應。由於二羥維D3具有維生素D的作用,因此其不良反應類似維生素D過量後的反應,如食慾缺乏、嘔吐、腹瀉、軟組織異常、多尿、蛋白尿及高血鈣綜合徵或鈣中毒(這取決於高血鈣的維持時間及嚴重程度)。用藥過量可導致眩暈、噁心、嘔吐、腹痛、肌無力、精神錯亂、煩渴、多尿、骨痛、腎結石、腎鈣質沉著、心律失常等症狀,由於二羥維D3的血漿半衰期短,因此在減量或停藥後的幾天內,血漿鈣即可恢復正常,和用維生素D或其衍生物治療相比,二羥維D3血漿鈣恢復正常時間要快得多。
用法用量
口服:二羥維D3的最適宜劑量應根據每個患者血漿鈣的水平仔細地予以確定。首次劑量是一天0.25μg。如患者的血漿鈣濃度正常或略低,則隔日給予0.25μg已足夠。如果在2~4周內,病情及生化指標等方面均無明顯的改善,可在2~4周的間期內把日劑量增加到0.5μg。在此期間至少2次測定血鈣濃度,隨時調整劑量。大部分患者在劑量為每天0.5~1.0μg的範圍內有良好反應。日劑量為5μg或以上,必須倍加小心(每周需2次測定血漿鈣和磷酸鹽的濃度並進行臨床觀察)。給予足量的鈣製劑(成人的每天劑量為0.8~1.0g)是二羥維D3發揮最佳療效的一個先決條件。如有需要,可再給予額外的鈣片,但是易發生高血鈣的患者須控制鈣用量。當最適劑量確定後,血漿鈣的濃度也必須每天複查1次。一旦血漿鈣濃度比正常值高出0.25mmol/L(平均為2.25~2.75mmol/L),此時劑量必須大大減低或停止治療直到血鈣正常為止。如服用其他的鈣製劑也應停止,這對於促使血漿鈣恢復正常水平是有好處的。在此期間血漿及磷酸鹽的濃度必須逐日測定,當血漿鈣水平恢復正常後,可繼續治療,每天劑量應比前次劑量低0.25μg。
藥物相互作用
1.二羥維D3是維生素D33的重要代謝產物之一,因此不能同時給予維生素D製劑及其衍生物(例如二氫速甾醇)。
2.如同時有巴比妥類藥物或抗驚厥劑,會加速二羥維D3代謝,需要根據血鈣、磷濃度調整增加劑量。
3.在服用二羥維D3時,不應同時服用含鎂的製劑,以免引起高鎂血症。
專家點評
在二羥維D3雙盲對照試驗中,187例慢性腎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以阿法骨化骨化骨化醇為對照,進行臨床觀察,結果表明二者有效性、安全性等方面均無差異。劑量為阿法骨化骨化骨化醇的一半時,有同樣的療效。套用1g含二羥維D315μg的凡士林軟膏,外用,每天1次,90%的銀屑患者於4周內有顯著改善。
骨化三醇
骨化三醇(英語:Calcitriol,又稱為 1,25-二羥膽鈣化醇或 1,25-二羥維生素D)是維生素D的活性形式,也是體內的一種激素,在調節血鈣與血磷濃度方面有著重要作用。
生物合成
7-脫氫膽固醇在皮膚內經紫外線的照射下生成膽鈣化醇(維生素D),後者在肝臟中經羥化酶系的作用下羥化為25-羥膽鈣化醇,繼而經血液被轉運到腎臟,腎臟近曲小管細胞中的1α-羥化酶將25-羥膽鈣化醇羥化為1,25-二羥膽鈣化醇。
當血液中維生素D、鈣、磷的含量下降時,1,25-二羥膽鈣化醇生成量增加。甲狀旁腺激素會增加腎臟中1α-羥化酶的活性,從而使得1,25-二羥膽鈣化醇生成量增多,從而協同甲狀旁腺激素增加血鈣。
生理作用
•加速合成鈣結合蛋白,從而使得腸道吸收鈣質。
•促進腸道吸收磷。
•同時增加破骨細胞與成骨細胞的數量,但對前者的效應要高於後者,故總體來說是增加血鈣。
•增強腎小管對鈣和磷的重吸收,從而減少尿液中鈣的流失。
故總體來說,骨化三醇增加了血液中鈣和磷的含量。
骨化三醇的作用原理很多情況下是通過與維生素D受體(VDR)結合,例如,小腸上皮細胞細胞質中的受體與骨化三醇結合而成的配體-受體複合物轉移到到細胞核中作為促進鈣結合蛋白的編碼基因的表達的轉錄因子,鈣結合蛋白增加使細胞主動運輸更多的鈣離子,從而提高鈣離子吸收水平。吸收鈣離子同時為維持電中性也需要運輸陰離子,主要是吸收無機磷酸根離子,所以骨化三醇也促進了磷的吸收。
代謝
通過24-羥化酶的作用,骨化三醇成為骨化三醇酸,再經尿中排出。
醫療套用
骨化三醇被用於治療低血鈣症,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成人),骨軟化症,佝僂病(嬰幼兒),慢性腎臟病,腎性骨病。治療骨質疏鬆症,預防糖皮質激素引起的骨質疏鬆症。骨化三醇和其他維生素D受體-配體類似物在調節血鈣之外方面的套用也通過驗證。其口服用於治療牛皮癬和銀屑病,但對牛皮癬的療效證據尚不充分。維生素D類似物鈣泊三醇是比較常用的治療牛皮癬藥物。
副作用
骨化三醇用於治療的主要不良反應是高血鈣症,早期症狀包括:噁心,嘔吐,便秘,食欲不振,情感淡漠,頭痛,口渴,多汗和多尿。相對於其他的維生素D化合物在臨床上的使用(膽鈣化醇,麥角鈣化醇),骨化三醇有更高的風險誘導高血鈣症。然而由於其相對短的生物半衰期,副作用也相對容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