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簡介
青年二子(陳佩斯飾)待業在家,整天無所事事。哥們麻桿聞得居委會有意讓他們幾個待業青年合夥承包一家小客店,趕來和二子商量。二子覺得這個主意不錯,於是和麻桿開始“招兵買馬”,他們找來了失業在家的女生英子(張靜林飾)、父母都不在了的大虎和不堪忍受繼父虐待的小豆(李楠飾)。在二子父母的資金和多方面支持下, 這群年輕人終於領回了營業執照,將小客店包了下來。然而,開店後困難接踵而至,這群年輕人最後能否獲得成功?演職員表
演員表
職員表
幕後花絮
《二子開店》導演王秉林談影片幕後故事:
在《二子開店》之前,我還拍過一部父子題材的影片就叫《父與子》,也是陳強父子來演的,那是我第一次當導演,其實已經做過不少影片的編劇了。早些時候我在演員劇團做演員,是電影學院66屆表演系畢業,趕上“文革”剛畢業就失業,十年之後已經過了當演員的黃金期,改行做編劇,繼而做導演,後來被黃宗洛笑稱是編、導、演“三才”。
可能個性使然,我對喜劇片有一種發自內心的興趣,也想下工夫把它研究透了,我第二部編導的影片《二子開店》應該是有意的探索,其實喜劇拍攝是件困難事,有很多拍正劇的導演不一定能把握好喜劇,因為搞笑是最容易出現偏差的,創作者最怕觀眾看了不笑,就很容易步入單純追求笑料的歧途。所以我說在“笑”上做文章並非易事。
觀眾其實很聰明
喜劇從人物出發很重要,二子、麻稈、英子、小豆、大虎都是一個個立得住的人物,個性非常鮮明。好的喜劇一定要有內涵,或者說應該是“寓教於笑”,比如小旅館開張,二子用撿來的舊衣裳給這夥人“改頭換面”,並且要微笑服務,我其實是期望小青年們能夠不斷完善自身。風格樣式還要保持一致和統一,我給影片簡單分成四部分,大家可以對照內容去想,“招兵買馬”然後“改頭換面,再後來是”身正不怕影子斜“,最後是”好馬不吃回頭草“。
那些喜劇中慣用的“巧合法”、“誤會法”只能根據情節產生,應該是劇中人物“人為”的,決不能是創作者“人為”的,不要以為是創作者指揮觀眾,觀眾其實是很聰明的,創作者的刻意而為明眼觀眾一下子就能明白。這是在拍片之初我就跟全劇組明確下來的,之前準備工作充足,拍起來就很順利。
我拍的電影從沒賠過錢
影片當年由青影出資拍攝,總共就花了四十多萬元,可謂是超低投入了,因為當時各廠的武打片、槍戰片都是二百萬元以上的投資,但是這個片子很輕鬆地賺回了二百多萬元,而且在電視上重複播出都數不清有多少次了,因為電視上經常看到重播,有時自己都看煩了,但是觀眾看不煩,最近剛在電影頻道播過,時隔這么多年了,老少觀眾照樣愛看。
我說我們這一輩人心裡的責任心太重了,我不知道這是好還是不好,因為心重,所以很多時候不能像更年輕的一輩導演那樣放得開。《二子開店》其實有我對當時社會上那些戴著墨鏡、穿喇叭褲,整天沒事幹在馬路上轉悠的年輕人的看法,我對社會的矛盾不迴避,我希望他們能夠自食其力。
影片拍攝過程中,演員表演很鬆弛,我和陳強是老朋友了,和陳佩斯、梁天他們這些年輕人溝通起來也比較好,雖然也有些分歧和矛盾,但是都找到了解決的辦法。
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 獲獎獎項 | 獲獎方 | 結果 |
---|---|---|---|
1989年 | 第二屆表演藝術學會獎金鳳凰獎 | 陳佩斯 | 獲獎 |
影片評價
該片是一部京味喜劇,陳強和陳佩斯的父子搭檔充滿張力,讓電影看起來更像是一部發生在胡同里的真實小品 。(《北京青年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