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玩匏制瓶鑑賞

乾隆御玩匏制瓶鑑賞

天津博物館藏清乾隆御賞款折方開光人物紋匏制瓶,高23.5厘米,腹寬:上部7.5厘米,下部10.2厘米,為束腰葫蘆式,上下兩肚均為方形,抹去各角,形成所謂“八不正”的樣式,人工模印八仙圖案,人物各居一面,上為呂洞賓背劍、曹國舅持拍板、藍采和吹笛、漢鍾離捧桃;下為張果老持漁鼓、何仙姑拿蓮蓬、鐵拐李執葫蘆、韓湘子舉花籃。

模印葫蘆器亦稱“匏器”,是葫蘆經加工,成熟風乾後而成。製作者在剛剛成形的小葫蘆上套上內壁雕成凹陷花紋的木范或陶范,待秋天果實成熟撐足范模里的所有空間時打碎(打開)外范,晾乾以後,就成了具有印成浮雕式陽文的各式葫蘆器。得以成型者萬中無一。

制匏技藝是明末出現的一種特殊工藝,相傳為明末太監徐九公所創,在明代已有製作記載。

三角形的斜面內以團壽字為裝飾。瓶底款識居中為渠花,四角有陽文楷書四字“乾隆賞玩”款。此瓶原為乾隆皇帝賞玩之物,製作工藝代表了當時的最高水平,是匏器中罕見的傳世精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