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解讀
“乾”在漢語中是同“坤”相對的,原本是《周易》中的兩個卦名之一,意為天、為君、為父、為男,故而男人演旦角被稱為“乾旦”。更具體的解釋“乾旦”:他們是男人,可他們扮演的旦角卻更有韻味兒,他們將女性人物形象通過別樣的形式更加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大文豪魯迅先生當年曾諷刺“乾旦”就是“男人扮女人”。其實,這是中國戲曲十分獨特的創造。封建產物
![乾旦](/img/9/93c/nBnauM3XxATMwQzM1AjN0gDN2QTM5QDM0YzMzQTNwAzMxAzLwYzL2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半壁江山
沒有乾旦坤生,我們的京劇就少了半壁江山,此言或有誇張的成分,但翻開京劇史,我們不難看出,凡是成績卓著的旦角藝術家大都是男旦演員,如最早進京的徽班領袖魏長生、高朗亭就都是赫赫有名的男旦。傳承曲折
新中國成立後,乾旦的發展越來越受到大眾的詬病、阻止和譏諷,直到星光大道上走出來的李玉剛似乎又讓觀眾看到了希望。劇作家翁思再提出了自己對乾旦的看法,他認為京劇歷史上乾旦坤生的出現與我國戲曲的寫意特徵、虛擬特徵是分不開的,是符合我國傳統的美學觀念的。“為什麼一提起中國的戲曲藝術,我們就會提到梅蘭芳,因為梅蘭芳不僅是我們京劇藝術的代表人物,也是我國戲曲藝術的傑出代表。長期以來有個很怪的現象,那就是一方面充分肯定梅蘭芳,一方面徹底否定乾旦。”
可見,中國的戲曲美學是不能否定的,中國的梅蘭芳是不能否定的,乾旦也是不能否定的。我們應該看到民國初年梅蘭芳、楊小樓、余叔岩三大賢在藝術上正是充分地體現出中國戲曲的規範與格律,因此在中國的藝術發展中具有不可動搖的影響。
如今,無論是星光大道上走出來的李玉剛,還是專業出身的梅派乾旦胡文閣、張派乾旦劉錚、程派乾旦楊磊似乎又讓觀眾看到了希望。當然也有人擔心這可能成了一種噱頭,如果他們不是抱著繼承中國戲曲中這一最寶貴的規範與格律,給人以最高的審美愉悅,使得京劇男旦與女老生的表演藝術得到真正的繼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