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特點
九華山因地藏王開設道場,普渡眾生而成為佛教聖地,九華黃精也因地藏王用來修身養生而出名,所以九華黃精也叫地藏黃精。
九華黃精以九華山周邊區域種植採挖的多花黃精製成;其新鮮根莖橫生,肥大肉質,近鏈珠形,節處較膨大;蒸製後進行曬制或烘乾成為成品,可切成薄片泡水或嚼食,也可添加到茶及其他飲品中。若經過九蒸九曬工藝製成的蜜餞成品,其色如深黑,甜香濃郁、肉質細膩、嚼之無渣;其主要有效功能成分是黃精多糖、胺基酸、微量元素、蒽醌類等。它富含人體必須的多種微量元素,以及蛋白質、澱粉、胺基酸、毛地黃等多種成份,具有補腎、降血、防止動脈血管硬化、促進胰島素活性等功效。民間俗稱:“北有長白人參,南有地藏黃精”。
產地環境
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位於長江中下游南岸、皖南山區北部,東臨南陵、涇縣,南連石台、黃山,西交貴池,北與銅陵接攘,總面積1181平方千米。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群峰峭拔,中部丘陵綿延,北部以平原、圩區為主,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之稱。境內植被茂密,四季分明,生態環境優美,氣候溫潤宜人,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年均降水量1526毫米,森林覆蓋率達52.31%,擁有一座國家級森林公園——九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青通河、九華河、七星河等天然水系發達,貫穿全境,中型水庫牛橋水庫為城市直供水源,飲用水等級達到國家Ⅰ級標準。
歷史淵源
據《青陽縣誌》記載,唐朝開元年間,朝鮮王子金喬覺來青陽九華山開劈佛教道場,平日即以野生黃精精為食,壽110歲圓寂。近有九華後山朱備雙溪寺的大興和尚,也有久食黃精的嗜好,享年九十一歲,肉身不腐,令世人稱奇。
明代,醫學典著《神仙芝草經》及《本草綱目》中有載:“黃精寬中益氣,使五臟調良,肌肉充盛,骨髓堅強,多年不老,以白更黑,齒落更生……。”而受九華山脈的地理、氣候滋潤而生的扁葉姜形黃精,品質最佳。
2015年8月14日,青陽縣九華黃精產業聯合體掛牌成立,成為池州市組建的首家農業產業化聯合體。
生產情況
2014年,九華黃精種植面積已達11000畝。
2016年,九華黃精種植面積近1.6萬畝,產值突破1億元。
2017年,池州市九華黃精種植基地面積超過1萬畝。
產品榮譽
2016年,九華黃精獲安徽省“十大皖藥”品種和產業示範基地。
2016年12月28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九華黃精”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7年5月,九華黃精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審查通過,成功註冊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
2018年,農業部發布公告,九華黃精經過初審、專家評審和公示,符合農產品登記程式和條件,準予登記,並頒發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證書。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九華黃精產地範圍為安徽省青陽縣九華山風景區、陵陽鎮、廟前鎮、蓉城鎮、木鎮鎮、新河鎮、丁橋鎮、朱備鎮、楊田鎮、喬木鄉、酉華鎮、杜村鄉等現轄行政區域。
質量技術要求
一、種源
多花黃精(姜形黃精)。
二、立地條件
土壤類型為石灰岩石礫土壤,土壤有機質含量≥2%,pH值5.6—6.5。
三、栽培規範
1.種苗繁殖:採用播種繁殖或塊莖繁殖育苗。
2.移植密度:毎畝栽植株數≤3200株。
3.施肥:毎年施用有機肥≥9萬千克/公頃。
四、採收
春秋季均可採挖;以12月至次年1月為最佳採收期。
五、加工工藝及操作規範
1.加工工藝流程:原料→清洗→清蒸→曬乾或烘乾→切片→成品。
2.加工要點:
(1)原料:春秋季適時採收、分批採挖;以表面泛黃、斷面呈乳白或淡棕色、根莖飽滿、肥厚、彈性足為佳。
(2)清蒸。蒸籠清蒸,蒸10—20分鐘,達到透心、呈油潤狀。
(3)曬乾或烘乾。曬乾時要邊曬邊揉,直至全乾。(同時清蒸與曬乾工序可重複)
六、質量特色
(1)感官要求:乾製品節處較膨大,其色黃色及淡黃色,質地微柔軟;經九蒸九曬工藝製成的蜜餞成品,其色如深黑,甜香濃郁、肉質細膩、嚼之無渣。
(2)理化指標:黃精多糖≥10%,浸出物≥50%。
(3)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安全及其他質量技術要求必須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專用標誌使用
九華黃精產地範圍內的生產者,可向青陽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的申請,經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審核,報質檢總局核准後予以公告。九華黃精的檢測機構由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符合資質要求的檢測機構中選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