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碗三行宴

九碗三行宴

九碗三行宴是以牛、羊、雞、魚為主料,有丸子、燜子、黃燜肉等菜品,以蒸和燉方式烹飪而成,富含高蛋白、低脂肪、維生素及多重微量元素,是回族飲食文化的代表菜品。在新疆昌吉美食文化節上,新疆回族傳統宴席“九碗三行宴”以252種不同清真菜餚,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認定為“最多不重樣清真菜餚”。 2018年9月,被評為“中國菜”之新疆十大主題名宴。

簡介

所謂“九碗三行”,是指宴席上的菜全部用九隻大小一樣的碗來盛,並要把九隻碗擺成每邊三碗的正方形,這樣從各方向看都成三行。九碗三行宴相傳最早起源於明朝開國年間,著名回族大將常玉春在一次勝戰之後,在軍中支起九口大鍋做好飯菜,全軍將士圍著大鍋穿行品嘗以此犒賞,後來這種吃法以九碗的形式搬上回族宴席,在新疆九碗三行宴源於光緒末年,流傳至今。

起源

“九碗三行宴”在新疆起源於清代光緒末年,是回族民眾在宗教節日、婚喪嫁娶活動中的傳統宴席。宴席以牛、羊、雞、魚為主料,傳統特色菜品有丸子、燜子、捲簾子、夾沙、黃燜肉等,以蒸和燉的方式烹飪。

特色

被授予基尼斯紀錄的特製九碗三行宴主宴由9個直徑約72厘米的瓷碗組成,每個瓷碗中分別盛放了黃燜肉、丸子、甜飯等菜品,擺放主宴的仗盤長寬皆為3米。除主宴外,大仗盤周圍還擺放了27類不同風味的九碗三行宴(如上圖),共81箇中碗、81個小碗、81個袖珍碗,整桌共含252種菜品。

製作方介紹,九碗三行宴所用瓷碗都是景德鎮優質瓷器,主宴的每個大碗中盛放的菜品約重60公斤,這個申報基尼斯紀錄的九碗三行宴的成本為十幾萬元,光菜品就製作了半個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