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音
九江方言有聲母16個,韻母84個,聲調8個。全濁聲母一律清化,平聲送氣,去、入聲不送氣;齒音聲母歸為一套,微母字保留雙唇音;陽聲韻與入聲韻分別擁有-m、-n、-ŋ與-p、-t、-k相應對的三套韻尾,入聲調三分,是較典型的粵語方言。而是九江地處南海最南端,在廣府粵語片和四邑粵語片(四邑話)交界地帶,有些語音特點和四邑粵語一致,如透母字一律讀為清喉擦音h-。九江方言內部基本統一。泥、來聲母嚴格區分,長短嚴整對立,有8-9個聲調,入聲為上陰入、下陰入、陽入三分,雲、以母口語大都作清喉擦音,韻尾-m、-n、ŋ,-p、-t、-k三分,只有前一套前舌音的齒音聲母等,均是九江內部各處方言的共同特點。而不同區域尚存在一些細微的語音差異,據此差異,可分作“九江”、“河清”、“海壽”三個方言小片。
辭彙
九江方言讀音和國語相差甚遠,和粵語也有一些差異。九江方言的辭彙更是獨樹一幟。九江方言的特殊辭彙:
1.保留古漢語詞語較多,而且都在口語中出現。如鼎(粥煲)、餚(魚肉等菜)、步級(台階)、大髀(大腿)、夾衲(袷衣)、新婦(媳婦、妻子)、睇(看)、企(站立)、哺(孵)、許(他)等。
2.外來次較多,被吸收為方言詞。如打(12個)、波(球)、的士(計程車)、士多(小商店)、貼士(小費)等。
3.部分常用合成詞語素倒置。如雞公(公雞)、雞�(母雞)、人客(客人)、菜潤(乾菜)、經已(已經)、緊要(要緊)、鬧熱(熱鬧)等。
4.因忌諱而改用代用詞。如�(舌頭)、潤(乾、竿、肝)、升(槓)、遮(傘)、勝(書、絲)、壽板(棺材)等。
5.詞綴發達。
名詞前綴“阿”用得廣泛。可用在人名或姓氏之前,如阿明、阿陳;也可用再親屬稱謂或排行之前,如阿爺、阿三;也可用在各種特徵、性格之前,如阿駝、阿傻、阿崩;也可用在各種地位、身份、職位之前,如阿頭、阿初哥。
名詞後綴“仔”,通常指“小”,如刀仔(小刀)、雀仔(小鳥)、手巾仔(手絹);也作一般名詞附加語素,表範圍泛指,如客仔(顧客)、銀仔(硬幣)、鼠摸仔(小偷);也表示愛稱,如人仔(小人兒)、大姐仔(小姑娘)、哥仔(小青年)。
6.名詞帶後綴ABB主謂式結構辭彙很多。如眼光光、手多多、嘴藐藐、心思思、頭擰擰等。
7.大多數形容詞都各有後綴。三字組有ABB式,如白雪雪、長唪唪、淡茂茂、多籮籮、肥稔稔、輕飄飄等;ABC式,如直筆律、光碌禿、�唪呤、紅當盪等;四字組合有AABB式,如斯斯文文、凌凌林林、大大方方、快快脆脆等;ABCD式,如嘈喧巴閉、黑古勒特、閹尖腥悶、古靈精怪等。
8.語氣詞含義豐富,常表達詞句以外之意。如之嘛、嘞、喇等。
語法
1.狀語後置現象普遍,狀語多置於動詞之後。如“你食先”、“飲多一杯”、“落少�糖”、“多謝曬”,其中“先、多、少、曬”等均為後置狀語。2.量詞可以單獨跟名詞結合具備指示功能,前頭不用加數詞或者指示代詞“呢”(這)、“�”(那)。如“只狗好靚黎!”“閂翻道門!”“張刀都唔利�。”“就快落雨喇,要帶定件雨衣。”
3.動詞後雙賓語,指物賓語在前,指人賓語在後。如“遞本書齧”、“打個電話許”。兩個賓語之間加動詞“過”或“畀”,意思是一樣。如“遞本書過齧”、“打個電話畀許”。
4.“有+動詞”表示動作已經發生,否定式為“�+動詞”。如“我今日有食早餐”“我尋晚�睇電視”。
5.“否定副詞‘唔’+動詞或形容詞、其他副詞”表示否定。如“唔去”、“唔知”、“唔靚”、“唔好”等。“動詞+得+補語”之否定式為“動詞+唔+補語”或“唔+動詞+得+補語”。如肯定句“行得快”之否定式為“行唔快”或“唔行得快”,肯定句“做得好”之否定式為“做唔好”或“唔做得好”
6.比較句之比項間用“過”而不用“比”。如:“睇書好過睇電視”。
7.形容詞程度標誌格式:單音節形容詞重疊,表示“些微”,後面一般加帶結構助詞“底”。
“紅紅底”、“慢慢底”、“暖暖底”、“酸酸底”、“長長底”等。帶程度副詞的雙音節形容詞短語重疊,表示程度的加深。如“好熱好熱”、“好凍好凍”等。帶後綴ABB式或帶前綴BBA式形容詞結構,表示某種具體性狀。如“暖屈屈”、“靜英英”、“臭亨亨”、“碎濕濕”、“空寥寥”、“立立亂”、“��緊”、“��攣”等。單音節形容詞重疊,中間嵌入音調的“a5”時,表示強調,相當於“特別”、“非常”。如“白a5白”、“長a5長”、“薄a5薄”、“重a5重”。將“a5”替換成第一音節的高短升變調,亦具備同樣的程度強調功能。
分布
九江鎮方言是地方方言,只分布在九江鎮內。分為九江城區、河清、海壽三片。

拼音

九江話是有拼音的,聲母和韻母和粵語相似,而九江話是有八種聲調,粵語有六種,國語四種,相比之下,九江方言讀音比較多樣。
聲母、韻母也比國語多很多,所以說講好九江話是個技術活。
方言保護
九江話是九江人世代相承的語言文化,一字一句都包含著九江的風土文化。如今每天掛在九江人嘴邊的九江話,隨著國語推廣,國語、粵語傳媒的不斷發展,到現在很多九江話的準確讀音許多人都忘卻了!孩子們不能用九江話讀好一首古詩,甚至一篇文章!大多九江人都受國語的影響,許多字的讀音不能讀正確,就如“鴿子”讀成“哥子”,“雁”讀成“燕”,雖然在國語中這些字讀音是一樣的,但在九江話中卻有所區別,如果這樣用九江話與人溝通,有時難免會貽笑大方。
九江方言的正統讀音被許多九江人忘卻,作為我們九江人嘴邊的文化,我們需要行動起來,保護九江方言文化。
諺語
禾怕寒露風,人怕老來窮。閒過立秋水。
先雷後雨唔濕地,先雨後雷�處避。
(飠送)養顏容飯養命
早睡早起,肥頭耷耳;夜�晏起,膊頭高過耳。
�龍床唔似住狗竇。
三介女人一介墟。
賤物斗窮人。
食無時候,�無竇口。
食得系福,著得是祿,�得就生肉。
食�食味道,睇戲睇成套。
仔大仔世界。
畫公仔畫出腸。
一節淡三墟。
冬打過年。
狗肉滾三滾,神仙企唔穩。
財多身子弱。
寧教人打仔,莫叫人分妻。
入屋叫人,入廟拜神。
雞髀打人牙�軟。
面系人家畀,假系自己丟。
心定自然涼,財來自有方。
力賤得人敬,口賤得人憎。
為老不尊,教壞子孫。
憎人富貴厭人窮。
床頭打交床尾和。
貪飛識食,練精學懶。
爺娘養仔秋過秋,仔養爺娘計日頭。
執輸行頭,慘過敗家。
遲落渡,先上岸。
唔見白鶴都見下督屎。
同人唔同命,同遮唔同柄。
人比人,比死人。
生仔唔知仔心肝。
老竇養仔仔養仔。
歇後語
阿崩吹簫――泄氣阿崩叫狗――越叫越走
豉油撈飯――整色水
�掩雞籠――自出自入
屎�關刀――文(聞)唔得,武(舞)唔得
床下底破柴――撞正板
六社佬買筐――畀口話
九江電燈――有著有唔著(著:原意為“開(燈)”,轉義為“合算”)
老婆擔遮――陰公
老公潑扇――淒(妻)涼
石橋蠟燭――假細心
聾鬼秋賣火石――隙過先正知
常用字/詞
稱謂
我-哎他/她-�
你-你
我們-我倆(讀liang,ang的音較重)
你們-你倆
他們、她們-�倆
人家-人�
父親/爸爸-老竇/阿爸
母親/媽媽-媽咪 、阿媽
哥哥-大佬
姐姐-家姐
妹妹-細妹
弟弟-細佬
男孩-細鬧哥
女孩-細鬧女
動詞
是-系在-�
想-諗
來-�
說-�
關(門)-閂(讀shuan)(門)
關(燈)-熄(燈)
下-落
找-�
給-畀/比
看-睇(讀hei)
站-企
定-穩
喝-飲
穿-著
拿-�
回-翻
吃虧-執輸
睡覺-�覺
其他
東西-�那-�
的-�
聰明-精
瘸腿-跛腳
光頭-癩痢
�嗦-籮疏
是不是-系咪
那個-果個
還是-定系
什麼-乜�、咩
那/那么-�
了-�/左
個-介
不-唔
不用-唔使
不要-咪
沒有-�
怎樣-點
在哪-�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