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九峰山歌流行於樂昌市九峰鎮,該鎮位於廣東省北部,南嶺山脈的南部,境內群峰疊嶂,農民開門見山,上山砍伐,爬坡耕種,寂寞之時唱歌解悶,有情之時以歌道情……初始時叫“唱山歌”,因此類山歌曲調傳唱於九峰地域,故統稱 “九峰山歌”。
九峰山歌屬於民間音樂。千百年來,這種幽香而極富韻味的音響在巍巍群山中迴蕩,在極富特色的鄉村文藝活動中迴旋。它分布在九峰、五山、大源、北鄉、兩江等鎮,主要流傳地為九峰。
環境及起源
九峰山歌位於樂昌北部,東與五山鎮相毗鄰,南與大源、北鄉兩鎮接壤,西與兩江鎮相連,北與湖南省汝城縣交界。九峰鎮屬中低山地貌,境內群峰突兀,層巒疊嶂,海拔大多在千米以上,最著名的有九個山峰:五指鋒、向日峰、青雲峰、紫徵峰、太乙峰、雲祖峰、羊角峰、馬蹄峰、三星峰,九峰鎮因此而得名。
關於九峰山歌的起源,那還得從頭說起。樂昌,夏、商為揚州之域,春秋時屬越,戰國時屬楚,秦國時屬南海郡。秦末,趙佗為南海尉,稱帝嶺南,樂昌屬南越國。唐、宋末年,為躲避戰亂,中原人口掀起了至東晉五胡亂華後的第二次大規模遷徙浪潮,有的“客戶”居民南遷至江西東南部、福建西南部及廣東北部地區。宋亡後,部分居民則退往更偏僻的山區內如九峰定居拓荒。而先期從湖南湘江、資江、源江流域南遷至九峰等地的“南蠻”——少數民族,其中以瑤族為主的瑤人是個喜歡唱歌的民族。在長期艱苦的生活環境中,瑤民用歌聲來宣洩內心的苦悶之情。清代詩人屈大均在描寫樂昌九峰瑤胞唱歌時,因不懂瑤語,寫下了“瑤女歌聲遠,風聲聽不清”的詩句。隨著接觸的增多和交往的頻繁,瑤漢兩族人逐漸融合在一起,瑤民把平日所唱的歌傳教於漢人。他們勞動唱、休息唱、家裡唱、山上唱,曲調自由舒展。後來,瑤歌“漢化”成了客家山歌,語言以客家話為主,而其中的“牛尾村山歌”調仍保留著湖南口音,是客家話和湖南話的混合唱。“過山幫”調則仍保留瑤家方言。
曲調
“九峰山歌”現共有五個曲調:“劉莎妹”、“下南京”、“過山幫”、“九峰山歌”、“牛尾村山歌”、“劉莎妹”唱的是與木頭有關的勞動、貿易、生活,因此又叫“劉莎妹杉木歌”,歌詞從上幾代一直沿用至今,沒有改動並且唯此一詞;“下南京調”用於男女互相道情、調情,多用於對唱,唱者大部分是年輕人;“過山幫調”在高山上唱,腔很高,拉音很長,很隨意,歌詞不要求工整,甚至可以有曲無詞,“九峰山歌”歌詞涉及範圍很廣,無所不包,任何事情都可用此調唱,是民間使用最廣泛的;“牛尾村山歌”略帶悲音,一般為婦女所唱,用於訴說心事。
意義
“九峰山歌”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娛樂價值、民俗學研究價值、實用價值。藝術價值體現在曲調的多樣化,音調的優美,音律與其它客家山歌不相同,自成一格;娛樂價值表現在它娛人娛己,自由參與,充分發揮,暢快淋漓;民俗研究價值在於可以從歌詞中發現和挖掘出當時當地的民情、民風、民貌;實用價值是通過唱詠,可以傳遞信息,其宣傳、教育功能,為其它形式所不可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