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口塘

九口塘隸屬湖北省黃岡市羅田縣匡河鎮的一個行政村。位於匡河鎮北部,駱家山下,西靠大龍寨村,東臨石馬山,南接黃絲鋪村、九房沖村,北連文斗河村。版圖面積7.2平方公里,共有1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586人。距離羅田縣城40公里,距離匡河鎮鎮政府5公里,這裡交通便利,山清水秀,風景秀麗,景色迷人。

交通狀況

九口塘村委會距離羅田縣城40公里,距離匡河鎮鎮政府5公里,距離石橋鋪中心4.5公里,X216縣道(石古公路)縱貫全村,區位優勢明顯。有小巴士穿梭於石橋鋪至匡河鎮之間。水泥道路暫修通村委會至八組一段,許多地方還是泥土路(如九組、十組、七組、六組至今還是土路)一到下雨無法行走。至2017年初為止,增修了河裡灣部分路段(而到河裡灣必須經過的六組沒修),另外十組伍個修通了觀音廟至伍個本灣的路,而十組的其它主幹道沒修。修路是改變落後面貌的維一方法,除政府大力投入外,民眾也應大力支持。

行政區劃

全村共有11個小隊組成。金灣,沖頂,周家灣,伍家灣,鵝包,為十隊。葉灣為九隊。薛灣,王個鋪為八隊。河裡灣為七隊,周家沖,稻屋咀,為六隊。李灣屬於第五隊。九口塘為一隊、二隊,三隊,四隊,十一隊。

人口狀況

人口2586人,以漢族為主,有葉、方、汪、李、周、呂、伍等姓氏,其中以葉姓居多占地30%,方性占25%,汪姓20%,其它姓氏占15%,80%青狀勞力外出務工,在家多為老人及留守兒童。

政治體治

村委會下設書記,副書記,村長,主任,會計等職務。

經濟概況

近年來隨著國家的發展,一些便民政策的實施,全村人民實現了勤勞致富。95%蓋有新式樓房,個別蓋有別墅,有的還買了小車。村民主要以種植業為主,大部分青年人外出務工。(水稻,小麥,油菜是主產糧)。村中有一家石粉廠,商店5家。

地理環境

境域

九口塘村為山區地帶,整體西高東低,地處東經115°06′至115°46′,北緯30°35′至31°16′之間,海拔100米至300之間,落家山之下。處於匡河與石橋鋪之間,東鄰石馬山村,南連與黃絲鋪村,九房沖村,西與大龍寨村相交,北與文斗河村相接。九口塘村山地面積占全村80%,耕地面積15%。森林覆蓋率80%,主要以馬尾松,沙樹,桐樹,香樟樹,楓樹,栗子樹等為主。板栗,柿子是其主要特產。水塘較多主要用於灌溉,養魚。

地理

山脈

九口塘山脈屬於大龍寨余脈,多以海拔不高的小山及丘陵為主,鵝包為其最高點,以鵝包為中心點,山脈自西向東綿延。其南部山脈主要是石牛山,自鵝包向下經伍個、沖頂、葉灣、王灣至黃絲鋪。其中部山脈自鵝包向下經鄂家沖綿延至河裡灣、薛灣。六組、四組、五組山脈為大龍寨叢林灣余脈,山走向自北向南。九口塘東部山脈多為石馬山綿延而下的小山。

河流

村中有三條小河穿過,從北到南由高而低,水流湍急,部份河段適合漂流。西部河流發源於十組鵝包,從西向東經九組葉灣,在黃絲鋪與主河交匯。中部河流發源於大龍寨村,經七組河裡灣及八組薛灣流入黃絲鋪主河,東部河流發源於四組,流經五組、六組匯入主河道。

土地

九口塘多以梯田為主,梯田主要以河流為中心向四周延伸,有河流的地方基本都有梯田。山裡面的梯田由於耕種起來比較吃力,無法機械化,現大多已經荒蕪。畈下的梯田水源較好,交通便利,基本實現機械化。較大面積田畈集中在九口塘東南部與黃絲鋪交界的河畈區。這裡河道縱橫,水塘遍布,土地肥沃,是九口塘的糧食主產區。

氣候

年平均氣溫17.5℃,年降水量1408毫。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冬乾(冷)夏濕,春暖秋涼,年均總日照時數2047小時,年均輻射熱量109.25千卡/平方厘米。全縣年平均氣溫16.4℃,極端最高氣溫41.6℃,極端最低氣溫-14.6℃,無霜期平均240天。年均降水量1330毫米,全年降雨多集中在5、6、7三個月,約占全年降雨量的50%左右。

自然資源

探明的金屬礦產:鐵礦,但含量不大。

非金屬礦產:有長石、石棉、石灰石、花崗岩、片麻岩、石英石、雲母。

種植資源:小麥、水稻、油菜、棉花、板栗、魚類、茶葉、黃豆等。

畜牧資源:以牛、羊、豬、雞等為主。

林業資源:馬尾松,香樟,木子樹、楓樹、泡桐、栗子樹等樹木為主。

特產資源:板栗是其主要特產。

旅遊景點

這裡非常適合發展特色旅遊,有較多尚未開發的自然資源。村中有三條小河穿過,從北到南由高而低,水流湍急,部份河段適合漂流。九口塘觀音廟位於十隊的沖頂,歷史悠久,香火旺盛。是傳說中觀音三姐妹中的三妹成仙之地。位觀音廟後山的沖頂山頭上可以鳥瞰整個匡河全景,還可以看到白蓮河。

千年古樹

位於周家沖有兩顆千年古樹,一顆為香樟樹(在周家沖武昌廟前,為神樹),三人都合抱不了。一顆為白果樹(現已被砍掉),也有兩人合抱那么粗。河裡灣也有一顆古樹,位於灣中石橋旁邊。

小樹岩

小樹岩,位於七隊河裡灣南部渠道邊,有一條河從懸崖飛流而下,形成一個二三十米高的瀑布,到了河水上漲的季節非常壯觀。

觀音廟

九口塘觀音廟位於九口塘村十組沖頂。據傳這裡就是觀音三姐妹之中三妹的成仙之地。距離觀音山12公里,距離匡河5公里,距離黃絲鋪村2公里。廟宇與觀音山寺同時興建於一個時期。只是名氣沒觀音山寺名氣大。千百年來一直佛道相承,香火旺盛,雖覆遭兵災匪禍,但佛音禪語不絕於世,庇佑一方百姓的平安。這裡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是旅遊的好地方。

廟宇始建於宋代,後歷代都有興建。清朝未年1864年太平天國失敗後,有部份殘匪流落到這裡,後遭清軍清剿火燒廟宇,千年古蹟毀於一旦。後又有附近鄉里出錢重新修建,至文革時期破四舊又遭毀壞。只盛廟中大石塊,新廟宇於1991年由村民捐資重新修建,現有正殿,前殿,兩邊耳房及前院廚房等組成。廟宇由石塊堆砌而成,沒有用現代化的水泥鋼筋,全部仿古化。過去廟前有兩顆千年古樹,一顆遭雷電辟死,一顆毀於文革。

著名人物

葉芝春,出生於北宋鹹平初年(公元998年),原籍江西省饒州市(舊稱江南路豫章瓦屑壩),自幼天資穎悟,其父十分鐘愛,首先送入私塾學習,其後在習武的名師舒展鵬先生處學習古代兵書理論和實戰案例,還在拳師指導下練習武功,十八樣兵器樣樣精通,武功高強。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年滿17歲葉芝春被朝廷招募入伍,選入皇帝近衛禁兵。天聖年(1023年)5月,仁宗皇帝在禁兵中舉行武功擂台大賽,葉芝春以高強的武藝力克眾多對手,奪得大賽第一名。封葉芝春任淮南路馬部軍副都指揮使,麾兵駐蘄水縣石橋鎮(現為羅田縣石橋鋪村),其家眷隨軍定居於此。慶曆二年(1042年)春,葉芝春應詔討伐西夏軍,改任涇原路行營馬步軍副都指揮使,在副都督總管葛懷敏的帶領下,與西夏軍大戰於定川寨(今寧夏固原西北)。因兵力懸殊,地域險峻,葛懷敏、葉芝春等14名將、帥在戰役中血灑沙場、盡忠報國。

歷史傳說

九口塘歷史悠久,人絕地靈。早在北宋這裡就有人類居住。位於九口塘至黃絲鋪中間的大畈過去是一片沼澤地,有九塊大小不一的沼澤,魚蝦肥美,百鳥爭鳴。一片水鄉澤國景象。有一天縣裡一位官員考察路過這裡,發現這裡是個好地脈。此官員略通風水,認為這裡是個興財旺族的好地方(位於九口塘九組葉灣與黃絲鋪橋之間有一塊地名叫“虎形地”據說這塊地是招財旺族的好地脈)。此官員是外鄉人,本不住此地,但好地不容錯過。再三考慮他便拖家帶口搬到此處,開山劈地,大興土木。將九塊沼澤地改成池塘,將池塘邊的平整地帶開闢成農田。山上栽果,水裡養魚,田裡種稻。經幾代人歷時百年的努力,幾經擴展,已是良田千傾,瓜果飄香,戶數幾十戶的大灣。至此各地百姓蜂擁而至,都來搶占虎形地。歷經千年這裡已成為人口較多的大村莊,經歷千年滄海桑田,這裡早已不是過去的模樣,水鄉澤國變成魚米之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