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泰州周氏住宅
文物概述
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地處泰州海陵區稻河與草河頭之間。位於涵西街十七號。
詳細介紹
吳希彭曾開“熙余當典”、“熙記錢莊”,後任廣東監鹽大使。歸故里後購其居,將門庭拆除,改建成歪向東南的八字門。在周家原房子結構的基礎上,修建了後來的九十九間半,建築面積近兩千平方米。吳希彭約在一九二六年去世。據其後人回憶,住宅門口有石鼓,進門後有大門廳,廳的南北兩側分別是賬房和傭人住房。穿過大門廳向西進入天井,大小天井有二十多處,幾乎每個天井的四角都有一口防火水缸,有各式盆景。主人居住的套房有紅木家具,也有西式物件。老宅的西側有一個花園和蝴蝶廳,蝴蝶廳前面有一個花式水磨石平台,四周牆壁由玻璃構成,可透過玻璃直接觀賞室外的風景。老宅每一處走廊都有廊檐,下雨天也無需撐傘。由於老宅年代久遠,被分隔成若干住家後疏於維護,一些房子被改作營業用房,目前破損嚴重。但老宅的整體結構基本沒變,許多材料也沒被換掉。周氏住宅維修設計方案已通過江蘇省、泰州市文化部門的審批。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日由常熟古建園林公司開工修繕。古建修繕將儘可能發揮能工巧匠的傳統技術優勢,因地制宜、因材施策,力求保持建築的原汁原味。修繕工程工期為六個月,預計二零一零年上半年竣工。
2、南京甘熙故居
甘熙故居始建於清朝嘉慶年間,是江蘇省級文保單位,俗稱“九十九間半”,是南京現有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私人民宅,甘熙故居的建築特點基本反映了南京清中、晚期及民國初年南京的民居特色。文物概述
甘熙故居始建於清嘉慶年間,是江蘇省級文保單位,俗稱“九十九間半”,總占地21000餘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