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原

周家原村隸屬位於河南省靈寶市南部山區的蘇村鄉,方圓15平方公里,轄周家原、前嶺、溝西、柿樹溝、么溝、撞溝等8個自然村,24個村民組,共有居民571戶,總計2503口人。全村溝壑縱橫,坡嶺起伏,大體為“二嶺三溝五架坡”。周家原又名“周家園”、“周家塬”(第二代身份證起統一更新為周家園村),是蘇村鄉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行政村。2007年,周家原村被確定為三門峽市、靈寶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周家原蘋果

周家原村蘋果種植面積達3000餘畝,主栽品種為紅富士,年產蘋果600萬公斤,產值1000多萬元,人均果品收入4500元以上。是河南省無公害蘋果生產基地、蘋果出口基地,市無公害蘋果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和“遠山”有機蘋果生產基地,果品生產己成為該村民眾奔小康的經濟支柱。繼推廣果實套袋、樹形改造、果園生草技術後,套用生物防治病蟲害、壁蜂授粉sod蘋果和有機蘋果生產技術,使周家原村走上了高產高效的精品和綠色果品之路。周家原村的蘋果深受消費者青睞,果品行銷廣東、廣西、湖南、湖北等地。近年以來,周家原果品成功走出國門打入國際市場,多次銷往越南、泰國、荷蘭等國。

建設中的周家原

近年來,在村黨支部書記伍月星和村委會的帶領下,全村共投資200餘萬元,打旱窖1000眼,可蓄水5萬立方,可澆灌全村40%以上的土地;村兩委積極多方籌資,先後建成了1700餘平方米的高標準三層村級教學樓,建起了村衛生所、電視插轉台、安裝架設電話線路、完成高低壓用電線路改造、建成月建溝攔水壩、鋪設輸水管道1.1萬米,使全村民眾喝上了甘甜的自來水。總投資230萬元“兩原一嶺”10.9公里的鄉村柏油路建成通車,多年來困擾周家原村民眾生產生活的行路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為蘋果外運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昔日的羊腸小道被今日寬敞的公路所代替,過去手提肩扛挑水吃的情景已成為歷史,原本一窮二白的土原如今到處是果園,全村是青磚紅瓦裝飾一新的小洋樓。到去年年底,周家原村全村農業總產值達到1200萬元,村組經濟收入18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700元。如今的周家原村已是水、電、路煥然一新,教育事業出現了蒸蒸日上的局面。
周家原村先後被命名為河南省“‘五好’村黨支部”,三門峽市 “先進‘五好’村黨支部”,靈寶市“先進基層黨組織”,是三門峽市級、靈寶市級“文明村”。村文化大院被命名為“河南省示範文化大院”、三門峽市“三星級農村文化大院”。計畫生育困更難家庭搬遷扶貧工作被三門峽市人民政府授予“搬遷扶貧工作先進村”稱號。

周家原的好書記 伍月星

1980年,34歲的伍月星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30年來,他籌資1100萬元,帶領村民引水、修路、建學校、建村部,實施扶貧搬遷,將一個省級貧困村變成聞名遠近的三門峽市級新農村建設試點村。如今,村里新房成排,道路寬闊,各項基礎設施完善,村民人均年收入4000元。2009年3月,63歲的伍月星再次全票連任村黨支部書記。民眾說,俺信任這樣的好支書。
伍月星先後多次被中共三門峽市委、靈寶市委、蘇村鄉黨委命名為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支部書記、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雙強”農村黨支部書記、黨風廉政建設先進工作者, “河南省百名優秀農村科技致富帶頭人”、三門峽市“優秀農村科技帶頭人”、蘇村鄉“和諧社會建設標兵”等稱號。2009年“七一”,伍月星又被評為全省“五個好”村黨支部書記,他是靈寶市唯一獲此殊榮的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