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音、釋義、出處
發 音:chéngfēngpòlàng
釋 義:船隻乘著風勢破浪前進。比喻排除困難,奮勇前進。
出 處:《宋書·宗愨傳》:“愨年少時,炳問其志,愨曰:‘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形容事業迅速發展。
示例:輪船在~,汽車在駛過原野。(茅盾《子夜》五)
近義詞:披荊斬棘、高歌猛進
英文:bravethewindandthewaves
典故
宗愨,南朝宋國南陽人,自幼習武,練就一身功夫,而且膽量過人。其兄宗泌新婚之夜,全家正在忙碌中,突然有十幾個強盜趁夜打劫。宗愨毫無畏懼,奮勇迎戰,擊退了盜匪。叔叔宗炳問宗愨:“你長大準備乾什麼?說一說志願。”宗愨應聲答道:“願乘長風,破萬里浪!”宗炳聽了,既驚異,又高興,不禁讚許說:“好孩子,志向遠大的人,正應如此!”日後宗愨果然幹了一番事業。宗文帝時,他被任命為“振武將軍”,率兵南征林邑國。這林邑國本是漢朝的日南郡象林縣。漢末,功曹區連殺縣令自立為王,宗愨率部南征時林邑已立國二百餘年。兩軍對壘,敵軍以大象打頭陣,頗難對付,一時不能取勝。宗愨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設計製作了一批模擬獅子上陣迎敵。象見巨形假獅,嚇得亂跑,敵軍潰敗,於是宗愨乘勝追擊,直取敵都城象林。打進王宮,但見珍寶不計其數,部隊卻未取一絲一毫。宗愨治軍有方,所部紀律嚴明,由此足見一斑。
唐代詩人李白的詩,未一節道:"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長風破浪"也就是"乘風破浪"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