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該行政村隸屬讕滄拉祜族自治縣謙六彝族鄉,地處謙六鄉西南邊,距鄉政府所在地30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130公里。東鄰大橋頭,南鄰和平,西鄰南嶺,北鄰東河。轄打崗、乍竜等30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823戶,有鄉村人口3528人,其中農業人口3528人,勞動力1758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12人。
全村國土面積58.36平方公里,海拔1350米,年平均氣溫20℃,年降水量1285毫米,適合種植核桃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7932.07畝,人均耕地2.1畝,林地55600.7畝。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7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26元。該村屬於絕對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為主。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沒有現通水、通電、通路。全村有623戶通自來水,有有823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100%)。有57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3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69%、41%);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71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76戶(分別占總數的8.6%和33.53%)。
該村到鄉道路為通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3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5輛,機車8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730畝,有效灌溉率為9.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25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06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6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25戶。全村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4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4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389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23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1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7932.07畝(其中:水田3869.12畝,旱地4062.95畝),人均耕地2.11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55600.7畝,其中經濟林果地118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33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2.5畝,其中養殖面積2.5畝;荒山荒地19855.9畝,其他面積4150畝。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75.5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50.4萬元,占總收入的40%;畜牧業收入49.38萬元,占總收入的1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25頭,肉牛31頭);林業收入25.5萬元,占總收入的6.8%;第二、三產業收入67.5萬元,占總收入的18%;工資性收入1萬元,占總收入的0.26%。農民人均純收入722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300人(占勞動力的15%),在省內務工223人,到省外務工77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823戶,共鄉村人口3528人,其中男性2013人,女性1515人。其中農業人口3528人,勞動力1758人。該村以漢族、彝族為主(是漢族、彝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207人,彝族917人,其他民族1404人。到2009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094人,參合率88%。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30公里。該村建有公廁2個,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23戶,占農戶總數的3%。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3所,校舍建築面積450平方米,擁有教師7人,在校學生166人,距離鄉中學3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166人,其中小學生147人,中學生19人。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55人,少數民族黨員30人,其中男黨員6人、女黨員6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打崗、芒竜等30個村民小組。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8個,共有團員63人。該村團總支2009年,被評為“先進基層團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