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式
理論思考
校本教研是教學理念與教學實踐的中間環節和聯繫紐帶,應該在先進教育理論的指導下進行。因此,把校本教研首先看作是集中學習和領悟先進教學理念的一種形式。但是怎樣有效地進行理論學習呢?如果只是讀一段教學理論方面的文章,不僅枯燥乏味,更會流於形式,失去意義。將理論學習的內容與要研究的問題有機結合起來,把理論學習融進校本教研的主題。
實例研討
每次校本教研,都要先確定主講人,但絕不是一人講大家聽,更不允許自己上課時把主講人的設計複製照搬。主講人的主要任務是提出本課設計中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組織大家進行探討。課堂觀察掌握了真實具體的課堂教學信息,為校本教研的反思總結積累了豐富的材料,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反思總結
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以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憑藉,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不斷進行反思總結。
主題研修式的校本教研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得越來越自覺,越來越緊密,提高了教研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主題式研修的校本教研已經將教學研究與日常教學工作、學習培訓融為一體,成為一種職業生活方式。
主題研修方案
科學解讀單元目標,最佳化整組教學設計
主題背景:
一、 基於對實驗教材的解讀遵循新《課標》理念編寫的人教版實驗教科書著眼於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從一下到六下,不僅有課文、口語交際、習作,還有導語、資料袋、閱讀連結、我的發現、交流平台、日積月累、趣味語文等教學資源。各部分相互聯繫,相互滲透,構成有機整體。人教社國小語文教材以專題組單元的編寫方式,為開展單元整組教學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這樣的編排體系也要求我們的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教學觀,教學要從大局著手,科學解讀單元目標,最佳化整組教學設計。 二、 基於我們區域協作組語文教學現狀的理性審視。 在教研室下發的“新課程實施中的疑難問題和困惑”中老師們提出的最大困惑是:新課程標準中教學目標的表述太籠統,太模糊,缺乏可操作性。老師們對教學目標雖然有“高屋建瓴的全局把握”,但具體落實到某個年段,某組中的某篇課文時,老師們對目標就把握不準,有時甚至憑主觀意願來把握課時目標,教學效率低下就不足為奇了。因此老師們的共同心聲:給我一個目標,讓我明白我得教會孩子們什麼,我才能思考怎么教!這個問題很現實,很重要。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是教學活動的靈魂。有效的教學始於知道希望達到的目標是什麼。 在此背景下,我們協助組的老師經過討論,確立了“科學解讀單元目標,最佳化整組教學設計”的研修主題。 目標預設: 1、 教師以整組審視的視角,立足教學目標的系統性和連線性,做到瞻前顧後,從一組教材走向對整本書的把握,從明確單元目標到真正把握學段目標,使教學目標不再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而是清清楚楚一條線。 2、 在研修的過程中,使老師們掌握單元整組備課的一般過程,幾個要點,切實提高廣大普通教師的專業素養和課堂教學能力。 該主題校本研修共分四個階段,兩個學期實施。上學期安排兩個階段:學習思辨(一)——實踐研討下學期安排三個階段:實踐研討——總結提升。 活動實施與安排 活動流程:
階段 | 月份 | 活動內容安排 |
第 一 階 段 : 學 習 思 辯 | 三 月 份 | 1、全校語文老師討論本學期研修主題。 2、區域協作組研修工作協調會議,討論研修方案。 3、區域協作組完善研修方案:把制訂的研修方案上傳至研修平台,協作組成員進行網上討論,各抒己見,集思廣益,綜合意見修改後,正式確定研修方案。 4、教研組長傳達唐懋龍老師的講座——目標導向單元整組教學研究。整理後上傳至主題研修的學習思辨欄目。 5、 40周歲以下的語文老師撰寫心得體會,並把帖子跟在講座整理稿之後。 |
第 二 階 段: 實 踐 研 討 (一) | 四 月 份 | 1、各協作組圍繞主題,結合日常研修(每人一節公開課)在組內開展實踐研討活動。 (1)上傳至日常研修一欄必須包括以下內容:單元目標制訂、課時目標(單元目標的分解落實)、一篇課文的教學設計、教後反思(包括學生對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圍繞主題的評課 2、協助組展示活動 (1)邀請名師做理論引領,進行專題講座。(待定) (2)三位老師上精品展示課。(居敬國小: 蓴湖鎮校: 爾儀國小: ) (3)備課組長對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制訂過程和磨課的經歷做簡單的介紹。 (4) 上傳資料到研修平台。 |
五 六 月 份 | 1. 繼續開展實踐研討活動。備課組長從本備課組中選出一份優秀作業上傳至主題研修欄目。 2、籌備並參加教壇新秀評比活動。 3、教研組長撰寫工作小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