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先行

“主題先行”指十年動亂期間,根據政治需要,先確定所謂的“主題”,然後再根據“主題”的要求填進“人物”和“情節”,使“主題”得以表現的一種文學創作方法。

文革時期含義

“主題先行”指十年動亂期間,根據政治需要,先確定所謂的“主題”,然後再根據“主題”的要求填進“人物”和“情節”,使“主題”得以表現的一種文學創作方法。這種方法由於以從概念出發代替從生活出發,直接違背了文學源於生活的一般創作規律,在當時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當代含義

1.

“主題先行”這個詞發展到現在,就是在沒有任何材料的情況下,先構想出一個主題,然後再根據主題去找材料,寫出文章,這樣的文章內容純粹就是附會主題。文章乾癟泛味。這是我們日常的寫作活動要避免的。我們不能在沒有任何材料準備的情況下先想出一個主題目,然後再作文章。

2.

意在筆先與主題先行區別:
意在筆先是指材料準備好之後,動筆寫作之前一定要有一個關於主題的初步構想,.因為如果在動筆寫作之前還沒有一個想法的話,文章就無從下筆,寫出的文章就是一盤散沙。文章的立意應明確。
有主題先行之嫌的名篇名作:
路遙《平凡的世界》(長篇小說);畢淑敏《我的五樣》(散文);黃建新《求求你,表揚我》(電影)等。

詞條圖冊更多圖冊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