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頂鶴的鳴叫

丹頂鶴高亢、宏亮的鳴叫聲,與其特殊的發音器官有關。 《毛詩陸疏廣要》也有“鶴知夜半,其鳴高亮,聞八九里”之說。 古人也曾利用鶴鳴來報時,《淮南子》中有“鶴知夜半”的說法。

 丹頂鶴高亢、宏亮的鳴叫聲,與其特殊的發音器官有關。它的頸長,鳴管也長,長達約1米以上,是人類氣管長度的五六倍,末端捲成環狀,盤曲於胸骨之間,就像西洋樂中的銅管樂器一樣,發音時能引起強烈的共嗚,聲音可以傳到3一5公里以外。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小雅》中,就有《鶴鳴》篇:“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毛詩陸疏廣要》也有“鶴知夜半,其鳴高亮,聞八九里”之說。曾經有古老的傳說:在會稽(今江蘇東部、浙江西部)的雷門鼓內,曾有仙鶴飛入,因而洛陽都能聽到鼓聲。後來仙鶴離去,鼓聲也就傳不了多遠了。公元383年秦晉肥水之戰,秦軍大敗時,“聞風聲鶴唳皆謂晉兵之至”,可見鶴聲之宏亮。
我國古人對丹頂鶴的鳴叫聲曾賦予很多的寓意。唐朝初年,虞世南在《飛來雙白鶴》一詩中寫道:“揚景過伊洛,流聲入管弦”、“危心猶警露,哀響詎聞天。”大約200年以後,詩人章孝標在《聞雲中鶴唳》中也寫道:“翩翻索碧落,嘹唳入重雲。”這些句子都是說丹頂鶴的鳴聲嘹亮、高亢而略帶悲涼,可以直入雲霄。
我國古代管弦樂家也曾從丹頂鶴的鳴叫中得到過啟示,漢朝蔡巨在《琴操》中講述道:商陵人牧子為人所逼而出妻,妻中夜悲嘯,牧子聞而援琴唱道:“痛恩愛之永離,嘆別鶴以抒情。”這就是古曲“別鶴操”的來歷。其中好象有兩層含義,就其內容而言,丹頂鶴是象徵愛情專一的鳥類,所以是不應該離別的,而當因無奈而必須永別時,則無疑是悲痛萬分的;就其音調來說,丹頂鶴的鳴叫和人的嘯聲,都非常激越而悲涼,引入琴中,能較好地表現出悲憤的主題。古人對於音階,有宮、商、角、徽、羽五音之說,唐朝白居易在其戲作《鶴答烏》中說:“吾音中羽汝聲角,琴曲雖同調不同。”詩中尚有自註:“別鶴怨在羽調,烏夜啼在角調。”如果按五音之外再加變徽、變宮的七音計數,羽調要比角調高三個音階,由此可見反映鶴鳴的羽調,處於高音域之中。白居易在其《霓裳羽衣歌》中還有“映鶴曲終長引聲”之句,說明他曾用悠揚脫俗的鶴鳴來表現和渲染仙真佳境。
丹頂鶴鳴聲的音調和頻率因性別、年齡、行為、環境條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異。一般鳴聲成串或單一,不僅在起飛時和在空中飛翔的時候鳴叫,而且在地面上取食和棲宿時也在鳴叫。一年四季,幾乎每天每時都能聽到它的鳴聲,但以黎明前後最為頻繁。每天在破曉之前,只要有一隻率先啟鳴,便會有第二隻立即應聲作答,而後群體中就一連串地彼此呼應,歡鬧不止,直至日出。叫聲不僅是配偶間和群體成員之間的傳情和聯絡,而且也常用來表示騷動和對危險的警戒,但更重要的則是作為婚偶舞蹈的伴奏曲。
繁殖期的雄鳥在與雌鳥對鳴時,頭部朝天,雙翅頻頻振動,在一個節拍里發出一個高昂悠長的單音,雌鳥的頭部也抬向天空,但不振翅,在一個節拍里發出兩三個短促尖細的複音。這種“二重唱”不僅是對愛情的表白,也是對企圖入侵者的警告,而且還能促使雄鳥和雌鳥性行為的同步,保證繁殖的成功。雛鳥的鳴叫聲主要有索取食物,保持聯繫和也許是出於某種生理需要的使勁鳴叫等3種。1歲齡的幼鳥在離開雙親後,有保衛領地以及無目的的鳴叫。2歲以後則有齊鳴、交尾前的鳴叫。此外還有在召喚起飛和報警時的鳴叫,營巢時的鳴叫等等。古人也曾利用鶴鳴來報時,《淮南子》中有“鶴知夜半”的說法。《毛詩陸疏廣要》則說:“雞鳴時鶴亦鳴”。唐朝詩人呂岩說得更明白:“一聲鶴唳人聞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