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東鼓樂
每當遇到過年過節、婚喪嫁娶的特殊日子,在鄉間,老百姓都要請上一個鼓樂班子。這個習俗延續到現在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說起丹東鼓樂,丹東市文化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吉武娓娓道來。“如此寶貴的民間藝術,不僅要加緊蒐集、整理,更要傳承下去。”
鼓樂在丹東地區流傳至少已有百年以上的歷史,在《安東縣誌·婚禮》、《鳳城縣誌·喪葬》、《鳳城縣誌·歲事》等丹東早年的各縣縣誌中,均有記載。丹東鼓樂就是老百姓所說的“鼓吹樂”,器樂名目繁多,曲牌更是豐富多樣,是一種以民族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為主的傳統器樂演奏形式,多年來一直深受民眾喜愛。
丹東鼓樂可分為以嗩吶為主奏樂器的“嗩吶樂”和以管子為主奏樂器的“笙管樂”兩大類。民間藝人吹奏的那種有半米長的低音嗩吶就屬於“嗩吶樂”中的“喇叭樂”。低音嗩吶音色粗獷、沉厚,宜於表現悲愴、哀婉的情緒。而由高音嗩吶主奏的“小喳子樂”則音色明亮、高亢,適宜表達快樂的心情,常在婚慶典禮中使用。還有一種被藝人們稱為“三不擱”的演奏形式,是由高、中、低音嗩吶同時主奏,層次分明、韻味十足,淋漓盡致地體現出節日、婚慶等喜慶活動或農閒時娛樂活動中人們的喜悅心情。值得一提的是鼓樂藝人們的“絕活”———“咔戲”。所謂“咔”,就是模擬,技藝較高的鼓樂藝人以一支嗩吶,逼真地模擬吹奏各種鳥鳴,更能把戲曲唱腔和各種感情變化以及不同人物的腔調,表現得惟妙惟肖。此外,一些鼓樂班在嗩吶、笙管主奏的演奏形式中加打擊樂器、拉弦樂器和彈撥樂器為配樂,更豐富了鼓樂隊的表現力。
丹東鼓樂的曲體結構大體上分為“堂吹曲”、“牌子曲”、“套曲”三大類。“堂吹曲”也稱“坐堂”,一般由引子、身子、尾子三部分構成。丹東鼓樂“堂吹曲”的引子是一段即興式的、長短無定的散板音調,體現出靈活性。而樂曲主要部分的“身子”就比較複雜而多變了,除了快速的流水板,散板、慢板、中板等其他幾種板式幾乎都有所表現。“堂吹曲”的“尾子”,一般人理解和“尾聲”差不多,其實“尾子”恰恰是樂曲的高潮部分。相對於“堂吹曲”的複雜,“牌子曲”就比較短小、活潑、歡快,常用於喜慶場合的演奏。
丹東鼓樂對研究丹東民間音樂發展史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現在是丹東鼓樂發展比較興盛的時期,全市比較有名氣的民間鼓樂班就有50餘支,大多活躍在縣區、鄉鎮,並且由於鼓樂的喜慶氣氛特別濃厚,現已逐漸擴展到城市。丹東鼓樂的傳承和發展,多虧了老民間藝人及其子孫後輩的堅持。東港市王廷全民間鼓樂班的老藝人王廷春現已95歲高齡,是所在鼓樂班的第六代傳人,他10歲開始學藝,至今仍未放棄,吹得一手令人讚嘆的好嗩吶,並把這一技藝傳給了王家第七代嗩吶藝人———他的兒子王樹貴,王樹貴的兒子王承軍又隨父學藝,成為王家鼓樂第八代傳人。
目前,能夠傳承丹東鼓樂技藝的老藝人已經寥寥無幾,如不加緊蒐集、整理和研究,丹東鼓樂藝術將面臨失傳的危機。這已引起丹東市文化部門的極大關注,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開始採取了相應的保護措施,地方文化專家也對丹東鼓樂進行了長期的研究,主要成果已收錄在《中國民間器樂曲集成》一書中。更可喜的是,丹東鼓樂已被列入我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