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Daniel Day-Lewis),1957年4月29日出生於英國倫敦,英國演員,有一半猶太血統 。 1971年,丹尼爾·戴-劉易斯出演首部電影《血腥星期天》。1990年憑藉《我的左腳》獲得第6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08年憑藉《血色將至》獲得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2013年2月25日,丹尼爾·戴-劉易斯憑藉《林肯》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史上首位三度問鼎奧斯卡影帝的男演員 。 2017年宣布息影,不再以演員的身份進行活動 。

演藝經歷

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三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1971年,年僅13歲的丹尼爾·戴-劉易斯在英國電影《血腥星期天》中亮相,飾演一個破壞公物的小混混 。

1968年,父母把戴-劉易斯送到位於肯特郡的一所寄宿學校,他雖然不喜歡那所學校,卻在那裡發現了自己的興趣——戲劇與木工 。

15 歲時,戴-劉易斯的父親因胰腺癌過世,受到重大精神創傷的戴-劉易斯因濫用偏頭痛藥一度接受精神病專科治療,直到遇見經紀人朱利安·貝爾弗雷吉 。

1982年,他出演《甘地傳》。隨後幾年,他在《歡樂洗衣房》《看得見風景的房間》出演男配角 。

1989 年,戴-劉易斯在倫敦西區舞台上出演《哈姆雷特》時,又遭遇了精神困擾。在演哈姆雷特和父親亡魂對話時,他甚至感覺自己真的在和已故父親對話,結果不慎失足跌落舞台。此後,他再也沒登上戲劇舞台 。

在20歲之前,丹尼爾·戴-劉易斯熟稔的是莎士比亞舞台劇的表演風格,是馬丁·斯特塞西讓他意識到,他想成為一名演員——《計程車司機》是他的啟蒙電影,他在一周之內反反覆覆看了 6 遍 。

在1989年那部為他摘得第一座小金人的電影《我的左腳》中,戴-劉易斯飾演罹患先天性大腦麻痹,只有左腳能靈活自如的天才作家、畫家克利斯提·布朗 。

在1992年的影片《最後一個莫西乾人》中,丹尼爾·戴-劉易斯演繹了具有雙重身份的英雄白人豪克伊 。

丹尼爾·戴-劉易斯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丹尼爾·戴-劉易斯登上《時代周刊》封面

在2000年由斯科賽斯執導的影片《紐約黑幫》中,戴-劉易斯得以出演“屠夫”比爾 。

2008年,丹尼爾·戴-劉易斯憑藉《血色將至》第二次獲得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

2012年10月,他登上了《時代周刊》的亞洲版封面 。

2013年2月25日,丹尼爾·戴-劉易斯憑藉《林肯》獲得第8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成為史上首位三度問鼎奧斯卡影帝的男演員 。4月,他入選《時代周刊》全球一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名單 。

2014年3月,丹尼爾·戴-劉易斯作為頒獎嘉賓出席第86屆奧斯卡頒獎禮 。

2017年,主演電影《霓裳魅影》,憑藉該片獲得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

個人生活

丹尼爾·戴-劉易斯的父親是英國桂冠詩人Cecil Day-Lewis ,母親是猶太裔演員Jill Balcon 。

1989年至1994年,他曾與法國女影星伊莎貝爾·阿佳妮(Isabelle Adjani)墜入愛河,於1995年4月9日有了第一個兒子加布里埃爾-凱恩(Gabriel-Kane),但不久倆人分手。

1996年11月13日,丹尼爾與美國劇作家阿瑟·米勒的女兒麗貝卡·米勒(Rebecca Miller)結合定居在愛爾蘭,分別於1998年6月14日、2002年5月又有了二個兒子:羅南(Ronan)和卡什爾-布萊克(Cashel-Blake) 。

主要作品

參演電影

上映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合作演員
2017-12-25霓裳魅影保羅·托馬斯·安德森萊絲利·曼維爾
2012林肯Abraham Lincoln
2009Guido Contini
2007血色將至Daniel Plainview
2005傑克和羅斯的情歌Jack Slavin
2002紐約黑幫Bill 'The Butcher' Cutting
1997因愛之名Danny Flynn
1996激情年代John Proctor
1993純真年代Newland Archer
1993因父之名Gerry Conlon
1992最後一個莫希乾人Hawkeye
1989保持微笑,新澤西Dr. Fergus O'Connell
1989我的左腳Christy Brown
1988布拉格之戀Tomas
1988飛進美國Henderson Dores
1986危情關係Max
1985看得見風景的房間Cecil Vyse
1985我美麗的洗衣店Johnny
1984叛艦喋血記John Fryer
1982甘地傳Colin
1971血腥星期天Child Vandal

參演電視劇

首播時間劇名扮演角色導演
1985 我的兄弟喬納森 Jonathan Dakers ----

來源

獲獎記錄

奧斯卡金像獎
  • ▪ 2018 第90屆 最佳男主角 魅影縫匠 (提名)
  • ▪ 2013 第85屆 最佳男主角 林肯 (獲獎)
  • ▪ 2008 第80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2003 第75屆 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提名)
  • ▪ 1994 第66屆 最佳男主角 因父之名 (提名)
  • ▪ 1990 第62屆 最佳男主角 我的左腳 (獲獎)
柏林國際電影節
  • ▪ 2005 第55屆 柏林攝影金獎 (獲獎)
美國金球獎
  • ▪ 2018 第75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霓裳魅影 (提名)
  • ▪ 2013 第70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林肯 (獲獎)
  • ▪ 2010 第67屆 電影類-音樂/喜劇類最佳男主角 九 (提名)
  • ▪ 2008 第65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2003 第60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提名)
  • ▪ 1998 第55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因愛之名 (提名)
  • ▪ 1994 第51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因父之名 (提名)
  • ▪ 1990 第47屆 電影類-劇情類最佳男主角 我的左腳 (提名)
歐洲電影獎
  • ▪ 1989 第2屆 最佳男演員 我的左腳 (提名)
英國電影學院獎
  • ▪ 2018 第71屆 最佳男主角 霓裳魅影 (提名)
  • ▪ 2013 第66屆 最佳男主角 林肯 (獲獎)
  • ▪ 2008 第61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2003 第56屆 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獲獎)
  • ▪ 1994 第47屆 最佳男主角 因父之名 (提名)
  • ▪ 1993 第46屆 最佳男主角 最後一個莫希乾人 (提名)
  • ▪ 1990 第43屆 最佳男主角 我的左腳 (獲獎)
MTV電影獎
  • ▪ 2013 第22屆 最佳男演員 林肯 (提名)
  • ▪ 2003 第12屆 最佳反派 紐約黑幫 (提名)
土星獎
  • ▪ 2008 第34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提名)
義大利大衛獎
  • ▪ 1994 第38屆 最佳外國男演員 因父之名 (提名)
美國演員工會獎
  • ▪ 2013 第19屆 最佳男主角 林肯 (獲獎)
  • ▪ 2013 第19屆 最佳群戲 林肯 (提名)
  • ▪ 2010 第16屆 最佳群戲 九 (提名)
  • ▪ 2008 第14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2003 第9屆 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獲獎)
美國廣播影評人協會獎
  • ▪ 2018 第23屆 最佳男主角 魅影縫匠 (提名)
  • ▪ 2013 第18屆 最佳男主角 林肯 (獲獎)
  • ▪ 2008 第13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2003 第8屆 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獲獎)
倫敦影評人協會獎
  • ▪ 2013 第33屆 年度男主角 林肯 (提名)
  • ▪ 2013 第33屆 年度英國男主角 林肯 (提名)
  • ▪ 2008 第28屆 年度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1993 第13屆 年度英國男主角 最後一個莫希乾人 (獲獎)
  • ▪ 1990 第10屆 年度男主角 我的左腳 (獲獎)
洛杉磯影評人協會獎
  • ▪ 2007 第33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2002 第28屆 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獲獎)
  • ▪ 1993 第19屆 最佳男主角 純真年代、因父之名 (提名)
  • ▪ 1989 第15屆 最佳男主角 我的左腳 (獲獎)
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
  • ▪ 1986 第58屆 最佳男配角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我美麗的洗衣店 (獲獎)
美國國家影評人協會獎
  • ▪ 2013 第47屆 最佳男主角 林肯 (獲獎)
  • ▪ 2008 第42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1994 第28屆 最佳男主角 因父之名 (提名)
  • ▪ 1990 第24屆 最佳男主角 我的左腳 (獲獎)
  • ▪ 1987 第21屆 最佳男配角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我美麗的洗衣店 (提名)
紐約影評人協會獎
  • ▪ 2012 第78屆 最佳男主角 林肯 (獲獎)
  • ▪ 2007 第73屆 最佳男主角 血色將至 (獲獎)
  • ▪ 2002 第68屆 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獲獎)
  • ▪ 1996 第62屆 最佳男主角 激情年代 (提名)
  • ▪ 1993 第59屆 最佳男主角 純真年代、因父之名 (提名)
  • ▪ 1989 第55屆 最佳男主角 我的左腳 (獲獎)
  • ▪ 1986 第52屆 最佳男配角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我美麗的洗衣店 (獲獎)
多倫多影評人協會獎
  • ▪ 2017 第21屆 最佳男主角 魅影縫匠 (獲獎)
  • ▪ 2012 第16屆 最佳男主角 林肯 (提名)
  • ▪ 2002 第6屆 最佳男主角 紐約黑幫 (提名)

來源

人物評價

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劉易斯

丹尼爾-戴-路易斯是現今好萊塢十分少見的一種人:一位年輕,堅毅的嚴肅演員。他熱情,象變色龍一樣;英俊,有著一頭黑髮;還有一雙淺藍色略帶憂傷的眼神,風靡著全球女性。

丹尼爾·戴-劉易斯有著英倫男星特有的帥氣外貌和紳士氣質,在中完美詮釋了身為英國移民後裔的林肯 。鏡頭開與否,是否身在片場,對戴·劉易斯而言都沒有區別:他會在姨媽家的聖誕晚餐時,仍然用林肯的思維和語調說話,跟桌邊的黑人小伙進行那個時代的對話——直到忍了他多年的表兄終於爆發,“禮貌”地把他請出了家門。這樣的畫面,貫穿著他的人生,輕者只是被他用林肯名義發簡訊“騷擾”的“林肯夫人”莎莉·菲爾德,重者便是他在《紐約黑幫》揮舞屠刀嚇呆的工作人員以及在《血色將至》里被一頓暴揍的合作演員 。

雖然他只主演了十餘部電影,幾乎部部經典。人稱“千面人”“變色龍”的劉易斯演什麼是什麼,執著於把自己變成角色人物的他,揣摩角色的方式可謂不瘋魔不成活 。對於影片《林肯》雖然歷史學家會有一大堆反對意見,但丹尼爾·戴-劉易斯絕對塑造出一位美國最具影響力和象徵性的角色 。 (天天新報、成都晚報、綜藝雜誌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